“都怪尼克松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此话竞出自美国总统之口

500

特朗普接受福克斯采访 

当地时间10月17日福克斯商业新闻网播出了对特朗普的采访,采访中这位美国总统围绕主持人玛丽亚·巴蒂罗姆(Maria Bartiromo)提出的一系列有关中美贸易、对华关税的问题作出回答。

对于关税,这位总统说了一段令人瞠目结舌的话。特朗普认为目前美国面临困局的“始作俑者”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

特朗普说,“你知道的,理查德·尼克松,他允许这一切发生了。他就是那个打开中国大门的人,......他(尼克松)释放出这股力量(指中国),”于是“我们拥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敌手(very strong adversary),而且他们只尊重实力(only respect strength)。”

如此无智的语言竟出自一个美国总统之口,着实令人惊讶!难道一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是某个人打开大门决定的。难道尼克松不打开中美关系的大门,中国就还停留在上世纪的七十年代?

一位总统,而且还是如此一个大国一个强国的总统居然说如此无智的话,真是美国的悲哀呀!不过,特朗普还是诚实的,至少他让世人看清了美国部分政治精英们的本能逻辑。

第一,典型的“救世主心态”

这种论调隐含的逻辑是:美国的行为是决定其他国家命运的关键。这是一种极度傲慢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观。特朗普(当然,不仅限于特朗普)将中国几十年的辉煌成就,简单地归因于美国某个总统的“恩赐”,完全无视中国人民的主体性和历史的客观规律。

中国现今的成就是中国人民“接力奋斗”的结果?不是某个外部力量“打开大门”的恩赐。 中国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才是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根本动力。

第二,美国相当一部分政治精英对历史、对中国的无知到了何种程度

朝鲜战争时期,当时一穷二白的中国,面对世界上最强大的以美国为首的国家集团,毅然出兵,那时的中国是认实力还是认公理?应该是只认公理不认实力吧?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赢得了尊重,也向世界宣告: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本身就证明,中国的命运已经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国的原子弹(1964年)、氢弹(1967年)、人造卫星(1970年)成功时,美国不仅没有打开中国的大门,而且在中国的周边进行军事围堵、经济封锁。 中国的成就是在美国的围堵、封锁、孤立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依靠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的奇迹。正因为这些成就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才为中国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尼克松访华是在1972年,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与他毫无关系。恰恰相反,正是中国拥有了这些“杀手锏”,才使得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并尊重这个东方大国,从而为“打开大门”创造了可能。是中国的强大促使了“开门”,而不是“开门”带来了中国的强大。

特朗普可以大嘴,但我们可不能大嘴。美国政治精英们的这种论调背后有着更危险的逻辑陷阱:好像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就是中国学习西方体系的结果。我们的学术界、理论界就有相当数量的人持这种论调。事实上,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从来就没有放弃自己的道路和选择,现在我们更加坚定了自己选择的正确性。

即使从纯经济角度看,1972年中美接触时,中国工业体系的完备度已位列全球第六。即便没有尼克松访华,大庆油田的钻机仍在轰鸣,南京长江大桥的列车依旧飞驰。就像三峡大坝的混凝土不会因为白宫的掌声而凝固,北斗卫星的轨道也不会随着华盛顿的态度而改变。再说尼克松的访华也不是为了“恩赐”中国什么,而是因为美苏争斗中美国处于战略被动地位,不得已而进行战略调整,这才有了尼克松访华。 

   三十年间中美实力的此消彼长,恰恰证明了真正需要"打开大门"的是美国政治精英们的封闭认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始终不愿承认,一个文明的复兴从来都是取决于自身文明基因与韧性,中华民族的复兴历史是由我们自己书写。

总统先生,该醒醒了!无知的无畏是需要代价的。如果你真想为美国人民负责,那就请你选择一条正确的与中国的相处之道吧。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