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们,拿到剧本,该如何演绎呢?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在百度热搜榜上的排名还没有“大闸蟹”的热度高,前期针对小岛骚康讲大陆介选事宜,网络一时热闹,一众网友,有吐槽,有玩笑,连金灿荣教授也发出“太自作多情了,你也配”的调侃。吐槽归吐槽,玩笑归玩笑,情绪宣泄后,还是要三思的,情绪不能治乱,更不能理政。武侯祠的那幅“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的对联,对此时小两岸关系处置,还是有教益的,太把百年蓝党当回事肯定不对,太不当回事也不对,毕竟小两岸事关大两岸,处置不当也会扰动大局,回归及其治理并非“传檄而定”那么简单,还有其复杂性和长期性,处置妥当不能化腐朽为神奇,但并非不能降低治理成本,有更多精力、时间、资源腾挪出来面对大两岸,岂不更好?!
郑之胜选,多少反映出一些变化,有几个因素可关注:一是有明确的两岸政策主张,公开场合表示“台湾人就是中国人”;二是其问政犀利的形象有冲击力;三是获得军系、黄复兴党部等关键派系支持;四是年轻党员希望“世代交替”打破旧有格局。在鲍鱼之肆,多少算开了一条缝,吹了点新风,有多大多长效果,可能还需比较长的时间观察。
竞选中表态与高市早苗见面的事情,引起了波澜,也引发了疑问,随着郑的胜选,还是要有所澄清的,不能一笔带过、轻轻划过或不了了之,恰恰此事可作为一个“试金石”,其言要听,其行更要观!
这几天,已不追《沉默的荣耀》了,压在心头的石头有点沉。已知曲中味,何劳琴上音!不是于和伟、吴越、曾黎等的表演不出彩,而是真实的历史,比之艺术,其感人的力量更为强烈震撼!还是要真诚地感谢于和伟们,如此真切地把我们带入了一段尘封的历史,让我们直面了小岛曾经发生的真实一面。
有时历史的剧本已写好,并不以“演员”的意志为转移,但丝毫不能减少历史的真正主体—现实的人(即“演员”)的能动和创造,拿到剧本的郑丽文们,又该如何演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