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全球终端AI和AI Phone定义权,为什么是荣耀Magic8?

500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总把ChatGPT这类惊艳的技术突破,称作“XX界的iPhone时刻”?

你又有多久没有感受过,一部手机能像2010年的iPhone 4那样,让你脱口而出 “哇,这才是未来”的震撼?

触控智能手机的时代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产品越来越成熟,创新感也在慢慢褪色。尽管手机厂商们都在兢兢业业搞研发,但事实就是,各家能做出的差异化在变少。即使有了AI,很多人也觉得它只是让手机“多了点新功能”。

直到10月15日,荣耀带着年度旗舰Magic8系列亮相,让很多人都记住了一个词:“首款自进化AI原生手机”。通过“8大AI技术领先、8大AI体验领先、4大影像领先、8大性能领先”的“8848巅峰旗舰”底气,荣耀想给AI时代的手机行业开个新局。

500

到底什么是“自进化手机”? 它和传统手机有本质区别吗?

答案是成长。传统手机出厂那天,就是性能与体验的天花板。而荣耀自进化智能体YOYO,会用强化学习在不熟悉的领域试错、总结。自进化手机不会老去,只会越用越懂你。

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就懂了。按一下Magic8的AI键,手机能“看见”万物,这就是YOYO看见,帮你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

这个极具未来感的概念,正是荣耀对手机趋势的判断。李健在沟通会上透露,荣耀认为手机形态会从iPhone开启的智能手机时代,进入到Magic8启动的AI Phone时代,未来走向荣耀正在探索的“机器人手机ROBOT PHONE”。

再苛刻的人都得承认,自进化手机这个概念、这种产品,很不常规。而手机也确实因此有了更多可能,不再是“几年前什么样,几年后还什么样”。

这,正是我们熟悉的那个荣耀。总能把未来的技术,落地在当下的产品与软硬件细节,变成今天的日常。

在手机厂商都在谈AI的当下,荣耀Magic8系列何以不同?答案就在荣耀的“时空折叠术”。

500

荣耀Magic8系列以“AI、影像、性能三个巅峰”亮相时,大众和数码博主的目光几乎都聚焦在“2亿像素影像上桌”,荣耀CEO李健却在发布会后台抛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其实AI才是我们最强的。”

他直言不讳:“在AI方面我想谦虚一点,但是谦虚不了,影像Magic8跟最高手打平,但AI我们远远超出了其他家。”

为什么偏偏是荣耀能在AI手机赛道先跑出领先优势?

当多数厂商还在沿着渐进式创新的路线,探索手机与AI的点状结合时,荣耀已经通过系统性重构,完成了从传统手机到AI手机的跃迁。

所谓渐进式创新,是把AI作为附加功能,塞进传统智能手机的现有框架里,厂商一般不自研或弱化自研大模型,多是接入DeepSeek等第三方大模型,AI的应用也局限在点状场景,比如给相机加个AI滤镜、给语音助手加个AI翻译,再把这些功能当作AI手机的卖点。这种模式的好处是风险低,不用投入巨额资金组建专属团队,对技术研发的智力密度要求也低。短板是AI价值碎片化,消费者难以感受到这些功能与传统手机的本质区别,也不会因为这些小修小补产生换机冲动。

荣耀的平台级AI、苹果的Apple Intelligence,选择的是一条完全不同的跃迁式路径,用一套完整的技术架构来重新打造手机,包括底层芯片硬件、OS操作系统、基础模型层、上层应用等,完成一次从传统手机到AI原生手机的质变。

500

要走通这条路,需要系统性投入。据内部人士透露,荣耀专门为AI拉出2600人团队,打造了YOYO智能体与端侧+云侧模型矩阵,也让荣耀成为业内最早交付成熟AI原生产品的厂商。

两种创新路线,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都是厂商基于资源与战略的理性选择,但从AI落地的角度,荣耀的跃迁式路径,更能释放AI的真正潜力。因为AI要从“能用”变“好用”,需要全要素整合,这是渐进式创新做不到,模型厂商、芯片厂商也做不了的事。

我们就从Magic8系列,深入了解一下荣耀是如何折叠时空,构建AI领导力。

500

有AI的未来生活是什么样子?当大部分人和企业还在畅想的时候,荣耀已经折叠了时间,把本属于明天的智能生活,塞进了刚刚发布的荣耀Magic8系列。

它把未来感拆解成了软件、硬件和生态三个维度,让明天的体验变成当下就能拥有的日常。

自进化软件,今天的YOYO,明天的全能搭子。

YOYO智能助手和传统AI助手最大的不同,在于生命力。传统助手的智慧能力在出厂就达到了天花板,而荣耀Magic8系列搭载行业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自进化AI智能体操作系统——荣耀MagicOS 10,其中具备自进化能力的全新AI智能体YOYO智能体,通过强化学习机制自我成长,无论是学习21点这样从未见过的游戏机制,还是日积月累了解用户的习惯,慢慢变成你的全能搭子:购物搭子、美食搭子、出游搭子、健康搭子、工作搭子……越来越懂你。

500

支撑YOYO生命力的,是荣耀在模型层面的自研硬实力。自研的荣耀魔法大模型3.0,具有端云结合的大模型矩阵,覆盖大语言、语音、多模态、视觉四大领域。在多模态理解、任务规划和工具调用等核心能力上,持续进化,紧密协同,达到比肩SOTA的业界顶尖水平。比如说,在文本任务中,端侧MagicLM-Nano可以在本地实时响应,快速理解指令,处理对话聊天、整理会议纪要等隐私敏感场景的AI任务,而生成报告模板等高计算、低敏感型任务,则可以调用云端MagicAgent-Ultra进行复杂推理。也正因如此,基于荣耀魔法大模型3.0的YOYO智能体,拿下了中国信通院L3级卓越型权威认证,代表了当前智能体泛化能力的最高水平。

500

这意味着,荣耀Magic8系列具备可持续、长期进化的自主硬实力,用户不用追着模型算法榜单跑,手里的Magic8永远能提供领先水平的AI体验,有了自进化的YOYO,相当于一直在用新手机。

自进化硬件,让今天的机器撑起未来的体验。

模型一升级,参数一扩大,AI服务就用着卡顿、耗电飞快,这就是手机硬件没有与软件能力一同升级。目前,AI大模型的scaling law规模法则并未失效,手机硬件性能也必须适度超前,才撑得起更聪明的AI。

荣耀的自进化硬件,通过端侧AI软硬件的深度结合来优化性能。荣耀没有停留在搭载顶级芯片的表层,而是和高通共建联合实验室,从芯片设计阶段就介入,所以才有了“同为骁龙、大有不同”的性能,能支持毫秒级的图像风格迁移,AI修图又快又准;游戏AI超分超帧不卡顿,玩起来丝滑又省电。本质就是把需要更先进硬件才能实现的AI体验,通过工程优化给提前落地。

500

李健打了个形象的比方,荣耀的软硬件协同优化,把硬件潜力榨到极致,就像提升得房率,可以把100平米房子的使用面积做到90平。

自进化生态,从今天开始享受无缝的全场景智能。

受限于生态、协议的壁垒,跨设备、跨品牌的联接一直困扰终端用户,也限制了AI的全局最优决策与智慧上限。荣耀的自进化生态,就提前描绘出了全场景AI的生活。

先看生态内部,在荣耀Magic8系列上,“荣耀分享”进化至“荣耀无界智联”,包括鸿蒙和iOS生态在内的全品牌、全设备,都可以加入荣耀信任环。用户不用把所有设备换成同一品牌,用Magic8和MacBook拖拽素材,手机拍的设计图直接拽进电脑;和iPhone同步验证码,不用再手动输入;甚至用Apple Watch查看荣耀手机的邮件,解决了双机党频繁切换的麻烦。

500

再看外部生态,荣耀在行业首发系统级MCP架构,接入超过100家头部应用生态,深度打通系统底层超过80%的高频场景,接入超过4000个生态MCP和生态智能体。最直观的变化是,今年7月,YOYO还只有200个可服务场景,到Magic8发布时已跃升至3000个,三个月翻了15倍,且这个数字还在加速增长。对用户来说,今天拿到手机,明天YOYO可能就学会了帮你自动整理会议纪要、推荐小众旅行路线。

《YOYO国庆服务报告》显示,刚刚过去的黄金周,11万用户用YOYO定制出行攻略,370万用户靠YOYO问屏、YOYO视频通话解锁景点冷知识,46万张照片被YOYO 一键拯救,把YOYO当作最懂自己的旅行搭子。

500

把技术和产业链资源,融入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未来感的AI体验变成当下的日常,这就是荣耀的时间折叠。

500

很多用户觉得AI用不起来、用不好,有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手机有AI功能。就算知道,也常常因为步骤太多而放弃尝试。比如想让AI翻译图片,可能要先打开相机、切换“AI翻译”模式、对准画面、等待加载,一套操作下来,还不如直接用手机打字查词典快。

荣耀的AI领导力,不仅体现在技术的先进性,还体现在与用户的深度贴近,消除AI与大众用户之间的隔阂,荣耀采用了至少三种空间折叠:

一个按键,折叠复杂交互。

此次Magic8系列,荣耀给AI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入口,就是AI实体键。需要多步操作的AI功能,现在只需按一下就能唤起。比如到酒店,按一下就能唤醒YOYO扫Wi-Fi牌自动连网,不用拍照输密码;逛街时遇到喜欢的物品,按一下YOYO实时查全网低价,想买就能下单;开会收到纸质文件,按一下就能让YOYO看见转文字,手机修改更方便。正如李健所说,这个AI键背后是交互方式的巨大突破。的确,让繁琐操作隐形,AI与人的距离,便只剩下这轻轻一按。

500

一个池子,折叠沟通链路。

要向手机厂商反映一个产品问题,总共分几步?光是寻找客服入口,就能拦住不少意见。不畅通的反馈路径,也导致手机AI功能的研发迭代失去坐标,越改越难用。

在荣耀看来,最伟大的自进化,是与用户共同完成的。为此,荣耀极尽全力打通了用户的反馈链路。通过“YOYO许愿池”和“MagicOS月月焕新计划”,用户可以直接向YOYO提需求。比如“希望拍照有构图引导”“想要跨设备传文件更方便”,这些建议会直达产品核心团队,只要被采纳,就能通过月度OTA快速落地。

500

N个实体店,折叠物理空间。

虚拟的算法始终是抽象的,荣耀没把AI局限在手机里,还把AI体验搬进了线下,比如在深圳湾的荣耀阿尔法全球旗舰店,用户不用靠想象,能亲自感受全场景服务,也更能理解自进化手机不是空洞的概念,是真正能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智能搭子。

500

通过折叠交互步骤、反馈链路与物理空间,荣耀让AI与人的距离不再遥远。这正是荣耀AI领导力的另一个侧面:再强的技术,只有离用户够近,才有用。

500

用一个词来形容AI领导力对荣耀的意义,应该是:跃迁式突围。

今天,基础大模型正陷入同质化,模型不再是终端的稀缺品,这时候荣耀所展现出的AI领导力,以五年100亿美元投入、2600人AI团队、与高通共建实验室等的长期布局,跳出了依赖第三方模型的浅层AI路线和同质化功能赛跑,构建起了具有独特性的全栈AI技术体系。

现在再回头看李健“AI我们一定领先”的话,就懂了荣耀的底气。荣耀的AI领导力,是跃迁式创新路线的必然结果。

2025年MWC上,荣耀发布的“阿尔法战略”,从智能手机制造商,转型为全球领先的AI终端生态公司,战略层面的提前布局,为荣耀手机的AI跃迁埋下了伏笔。Magic8系列的发布,则是荣耀把AI领导力“折叠”到手机中的产品落地。

从芯片调度到用户需求的全链路把控,正是李健强调的“系统性优势”,让荣耀成为AI终端和终端AI的定义者,开启了手机自进化时代。

500

交付出“智能生命体”的荣耀,让大众心中有了AI Phone的完整形象。也就是说,从Magic8系列开始,荣耀AI与同行的差距,不再是多一个服务或少一个功能那么片面,已经拉开了一个产品代际的差距。

而这种对技术和品类的定义权,也将转化为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与全球话语权。举个例子,当苹果或谷歌想要打造系统级AI能力的手机,全球能借鉴和对标的厂商并不多,或许只有荣耀。也许不远的未来,我们会说GPT-N是AI界的“荣耀时刻”。

AI领导力,不仅让荣耀成为自进化手机时代的开局者,更推动全球终端产业从西方定义迈向中国定义的新阶段。这场以系统性创新引领未来的行业跃迁,值得我们从此刻开始关注。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