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调的“深圳芯巨头”,抢了台积电的风头

500

500

最近,用一个词形容中国半导体,就是:提气。

前段时间英伟达痛失中国大单,黄仁勋直言“中国市场份额从95%降到了0%。”不是卖的贵了,不是态度不真诚,一切还是因为另有新欢。

比如最近国产芯片杀出重磅消息,清华有团队成功研制出全球首款亚埃米级快照光谱成像芯片“玉衡”。

500

无独有偶,在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这个半导体黑马更是成为所有从业者的新晋“白月光”。

它就是新凯来。作为最出圈的人气王,上午9点公司展位就已经人山人海,“我们特地赶早来的”“你们的光刻机在哪里?”“我们想跟公司聊一下投资”,类似的讨论数不胜数。

500

更早几个月前,它也是一夜刷屏,只因在展上一口气直接亮出了30多个硬核尖端技术,很多外国同行现场惊呼没想到,没有一个是凑数的。

更让人想不到,一般的半导体科技企业,研发技术动辄就得10年起步,新凯来仅仅成立3年时间就做到如此地步,的确超乎很多人想象。

很多人可能并没有听过新凯来,但是一提到“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的title,还有实打实的赚钱能力,有媒体报道订单超百亿这个含金量也是不言而喻。

500

毕竟,哪怕不是行业内的人,也知道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痛点——过去,相关的设备发展是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但随着新凯来的出现,这个难题或有望打破。

作为国内最亮眼的半导体“全村的希望”,新凯来到底是什么来头?

500

最低调的“华为系”黑马,看懵台积电

500

新凯来,在商业世界里几乎是“最隐形”的企业没有之一。可以说在它身上“三无”法则体现地淋漓尽致:

没有发布会、没有媒体宣传、没有一个抛头露面的创始人。

但现实证明,酒香也不怕巷子深。很多人不知道,令人无法忽视的黑马新凯来,诞生最早的渊源还要从美国那场制裁说起。

500

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任正非,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华为2012实验室,成为公司攻克核心技术的研发组织。2018年特朗普打响贸易战和科技战后,华为从2012实验室抽调精锐,启动半导体设备自研项目,代号“星光工程”。

为什么叫星光?其寓意是“没有人能遮住满天的星光”。任正非对星光工程寄予厚望,他曾表示:“星光工程旨在解决芯片制造设备问题,关乎华为生存。”

500

这个星光部也开始逐渐扩大,从开始负责华为精密装备的设计、开发,到了2022年,在深圳市政府资金的支持下,为了应对半导体设备卡脖子的问题正式独立,也就是新凯来。

它还立下了个大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品类的半导体设备100%国产化。有数据显示,新凯来技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5亿,由深圳市深芯恒科技投资有限公司100%持股,股权穿透后,由深圳市国资委全资控股。

500

可以看到,它天然就堆满双重buff:既有华为的技术基因,又有国家队的稳定支持,也让它有了更强的助攻和得天独厚的资源实力。从成立开始,就不断闷声搞事:

比如国内数一数二的光学研究机构中科院长春光机所,2021年新凯来跟中科院长春光机所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长光集智光学科技有限公司,光刻机设备供货等领域,专注于高性能超精密光学系统的研发与制造。

2024年3月,新凯来还与华为共同申请一项先进半导体制造方法的专利。

500

不过这些还是前戏,真正让新凯来出圈的,还是今年3月放出的重磅大杀器。

今年3月,一个之前名不见经传的展台,被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得水泄不通,它一口气发布了6大类31款半导体设备,覆盖工艺装备与量检测装备两大系列,从扩散、薄膜、刻蚀到检测、量测、物理与X射线量测,主打一个“我全都要”。

500

因为技术够领先,这些产品发布意味着,它以“全流程国产装备”的布局,切入长期由国际巨头主导的赛道。

网友说,中国半导体的日子,终于也是好起来了。

500

一夜出圈背后,选了两条最狠的路

500

今年5月,英伟达CEO黄仁勋曾在采访中直言,“中国在AI领域并不落后于美国,两国在该领域的差距很小。”

500

他这句话并不是谦虚,实际上,如今的中国半导体早已不再是过去的样子。

曾经还有美国官员在峰会上口出狂言,说中国就应该老老实实做衬衫,别想碰高端产业,放言美国搞芯片、造飞机,中国缝衬衫、拧螺丝,印度越南负责组装手机壳。

然而,这种刻板印象终于要被打破。美国的反应也很快,表现很嘴硬,身体却很诚实,早在三个多月前,就把新凯来拉进黑名单。

500

不过,现在的拉黑显然对新凯来也没什么威慑力。不怕外国施压的背后,是新凯来选择从两条最难的路杀出来。

第一条路,是自己人下狠手突破“无人区”,在行业命脉精准下刀。

设计软件上,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也打破了过去“软件设计权掌握在美国”的局面。

硬件更不会放过,比如示波器作为测量工具,必须比商业产品精度领先一个数量级,研发、制造难度非常大。过去一直被海外的泰克、力科以及是德科技三巨头牢牢掌握。新凯来入局后,发布的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将国产示波器性能提升500%,超越众多西方厂商,直接位居全球第二。

这是什么水平?老科学家们都相当激动,临近退休之际,终于第一次用上中国自己的高端测量仪器。

500

能屡屡突破无人区背后,全靠自己人下狠手。据行业人士透露,管理层常年工作至凌晨两点,就为了突破某些技术难关。

值得一提的是,命名也是相当有意思。新凯来30余款设备均用我国各大名山命名,包括武夷山、峨眉山、三清山、普陀山、长白山、阿里山、天门山、沂蒙山等,一切都要国产原创。

第二条路,是零星产品不如产业链攻关。

新凯来也很清楚,零星攻关不如系统布局。产业链本地化是长期主义,不会因一款设备一蹴而就。

长期以来,全球高端半导体设备市场被少数几家欧美日企业垄断,尤其以荷兰阿斯麦最为典型,如何才能弯道超车?新凯来则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用小切口突破。

500

目前虽然还没有制造出完整的光刻机,但它在其他潜导设备领域实现了另一层意义上的全面突破,造出一个全新的替代性产业链。

毕竟单一依赖某个国外厂商的供应链模式总有风险。正如现在华为用鸿蒙系统替代安卓一样,新凯莱也将为世界提供一个不同于阿斯麦的第二个选择。

500

科技战升级,全靠一群人的all in

500

有人说,如今的芯片,中国的短板正在被一块块补上。

就在几年前,中国的半导体行业还是至暗时刻:光刻机进不来、高端芯片买不到,但如今,虽然还是一样被限制的局面,但心态都完全不一样了。

500

有人乐观,认为这是国产设备走向成熟的信号链;有人谨慎,担忧国产半导体进程与世界发达水平还差距甚远。

的确,就市场占有率而言,国产设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荷兰ASML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光刻机市场,在EUV光刻机中更是独一份。

500

台积电更是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量产2nm芯片,光从制程来看国内厂商还差了几代。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想要整个产业崛起,显然不能光靠一个新凯来,或者一个摩尔线程。

半导体不是普通的产业,更是大国科技的话语权比拼。对于中国企业而言,显然也不是干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或者个人英雄,而是齐心合力,一群人为了目标all in。在关键的RDL、TSV、电镀、凸块制程环节,要集体相当默契地齐头并进。

对内,是一己之力“能独当一面”。

比如北方华创,企业自己就涉及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清洗设备、热处理设备等多条产品线。

在8英寸集成电路领域,公司已经能够提供一整套设备及工艺解决方案。“将多个设备都进行国产化,用国产化设备的相互适配,是打破海外设备‘系统性垄断’的一种方式。”

对外,是形成相互抱团的“集团军”。

比如深圳近年来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制造—设备—材料—软件”等领域主打多条腿走路。

近年来,加速投资落地了多个芯片制造项目,中芯国际、华润微、鹏芯微、方正微电子等这些大家熟知的企业,都在深圳拿地建设集成电路相关产线。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深圳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就高达1424亿。

500

海思、睿思芯科、方正微等企业也实现NPU、CPU、车规级碳化硅芯片等高端芯片的国产化替代,相互之间打好配合,共同做大蛋糕。

总之,把时间拉长看,中国半导体产业在每一个环节实现显著进步。最关键的是,随着新凯来每一次新产品的发布,这种希望越来越被放大。有业内人士袒露,以当前速度,追赶国际芯片先进技术水平,可能就是五到十年的事。

500

核心就在于,这不是一场短跑,而是一场需要资金、人才和产业链配套长期投入的马拉松。

少点口号,多点实干,对于所有投入其中的玩家,也是一种共赢。

越是科技高压战,越考验企业的生存智慧与极限挑战实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The End

点击「金错刀」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