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巢宣布计划裁员 16000人昨股价上涨 9%,“非人工智能”式裁员更值得关注
雀巢宣布计划裁员 16000人昨股价上涨 9%,“非人工智能”式裁员更值得关注。中美凭借IT优势,向全球发起效率冲击,人工智能作用被夸大。
1. 雀巢宣布将在未来两年全球裁员约16000人,占员工总数约6%,并计划到2027年底实现年均10亿瑞士法郎的成本节约。这个计划受到市场欢迎,股价上涨9%。值得注意的是,雀巢并不是因为流行的“AI换人”逻辑来裁员。是新任CEO上来搞事,提升业绩,裁员是一个提升利润的办法。
2. 马斯克把推特的人裁掉了85%,并不是AI有多厉害,而是运营真的不需要那么多人。这就是许多全球公司的真相,人浮于事,效率很低。当新的管理者上台时,就可能动手大裁员,这种危机远比人工智能威胁要大。这个过程中,自动化很有帮助,但不一定是人工智能,而是IT。人手整理表格,不如电脑数据库自动生成报表。
3. 欧美公司业务还喜欢发邮件“留痕”,把事情拖得很慢也要留下法律证据。而中国公司往往注重高效沟通,拉群就干活。这种借助IT的效率提升,在过去多年已经得到证明,在AI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IT就深深嵌入了全球公司的运营体系中。但是,有的国家利用IT大幅提升运营效率,有的却不积极。
4. 全球经济里,有多少活必须是靠那么多人来干的?如果进行高效优化,即使不靠预期中神通广大的AI,靠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的自动化机器,也能缩减掉非常多。例如农业,不少落后国家从事农业的人数极多,从生产力角度完全没必要,但这些人缺少别的谋生办法。印度和美国正在就此争吵,如印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后果可怕。
5. 再如中国公司TEMU,在欧洲8个人就赚了1.2亿美元,让欧洲人破防了。Temu只做平台,而囤货、发货,仓储、物流、客服全部外包给中国供应链和海外第三方服务商。系统是自动化的,商品上架、定价、订单分发、结算、广告投放高度算法化,人工只负责招商、合规与重大运营决策。
6. 这些高效的运营办法,远比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冲击要大。美国自动化农业冲击印度农业,中国高效运营冲击欧洲市场。美国和中国借助IT优势,在全球还在发起很多冲击。如美国对全球广告市场的冲击,在线广告效率极高。虽然得到AI帮助后,进一步提高了广告投放效率,但基础是前期高效的IT运营打下的。
7. 现在一个问题是,全球IT巨头将效率提升归结为AI的成果,如几大巨头这两年营收和利润增长不错。这里面有AI的功劳,但主要原因还是原来的IT架构优化潜力大,减员增效很容易做。不少巨头公司和雀巢一样裁员,只高价招收少数AI高手。实际上AI还在大花钱的阶段,并未创造利润,全球巨头裁员让利润更好看,支撑股价。例如把和AI无关的研发项目都砍掉,就能裁掉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