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馋死了泡泡玛特,但TOP TOY学不会

500

作者 |刘杰

编辑 | 魏晓

叶国富的潮玩梦离实现又近了一步。

近日,名创优品集团旗下潮玩品牌TOP TOY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引发市场关注。

2021年初,叶国富在接受专访时曾激动的表示,“泡泡玛特这条路走对了,95后、00后追求精神层面,产品要有情感投入。”

兴趣消费一直是叶国富最关注的,就算每天再忙,他都要刷一遍小红书,看看年轻人喜欢什么。而泡泡玛特深受Z世代的追捧,让其羡慕不已,其一直想试图复制泡泡玛特的成功。

就在泡泡玛特上市当年,叶国富孵化出了潮玩品牌TOP TOY。

此前,其曾放话要让TOP TOY单独上市,如今终于迈出第一步。

历经5年沉淀,叶国富创办的TOP TOY已成为销售额仅次于泡泡玛特的国产潮玩品牌。数据显示,2024年,二者市场份额分别为12.3%,2.2%。

然而,数字的背后,是两者之间依然悬殊的体量差距。

从业绩来看,2024年、2025年上半年,TOP TOY实现营收19.09亿元、13.60亿元,净利润2.94亿元、1.80亿元,盈利能力仅为泡泡玛特的十分之一。

不过,叶国富打造的潮玩品牌更像是一款“名创优品版本”的泡泡玛特,不管是渠道、IP管理、运营模式,都难逃“零售”标签。

因此,本次TOP TOY上市,更像是叶国富以“渠道商模式”向“IP运营商模式”发起的挑战。

用零售效率打一场IP突围战

潮玩赛道,得IP者得天下。

然而,在IP这一核心战场上,叶国富打造的TOP TOY与泡泡玛特存在显著差距。

据招股书披露,TOP TOY目前拥有43个授权IP(如迪士尼、三丽鸥、漫威、高达)与17个自有IP(如糯米儿、大力招财猫等),另有600余个外采IP作为产品补充。

尽管IP数量庞大,TOP TOY却始终缺乏一个真正现象级的爆款自有IP。

500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除了常青树的元老级IP外,还拥有SKULLPANDA(食梦动物)、THE MONSTERS(怪兽团)等当红IP,更凭借Labubu的社交出圈与Lisa带货引发全球抢购,甚至催生了海外Lafufu的赝品市场。

在这一维度上,TOP TOY的存在感逊色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为何TOP TOY难造爆款IP?

从用户端反馈来看,资深玩家小爱表示,“他家不火是因为盲盒炒不起来,一个系列几乎都是同一个表情,买的多了都看腻了。但泡泡玛特的细节很多,这些细闪角度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就很耐看。”

更深层的原因还在于,作为后发者,孵化自有IP不仅是门慢生意,前期还很烧钱。

早在十年前,当泡泡玛特为了长线孵化自有IP而资金窘迫时,其创始人王宁为了筹钱甚至去参加“创客中国”栏目,公开拉投资。

而同期,因名创优品门店陷入扩张瓶颈,开始做“IP”转型的叶国富,却选择了和国际顶级IP联名,走一条更稳妥的快速路。

如今,叶国富孵化潮玩品牌,走的还是老路子。

据招股书显示,TOP TOY主要靠借力国际知名IP,以“二创”模式快速切入市场。像迪士尼、三丽鸥一直是其杀手锏,报告期内,其增速最快的大单品就是三丽鸥的搪胶毛绒产品,创下超1.68亿元销售额。

同时,其以“广度”换“精度”,凭借及600余个外采IP做起了“潮玩界的沃尔玛”,主打总有一款你喜欢。

与“潮玩界的苹果”泡泡玛特倾力打造和运营自己的“iOS生态系统”(自有IP)不同,叶国富打造潮玩品牌走的是“安卓”路线。

数据也支撑这一模式:2022至2025年上半年,TOP TOY外采产品收入占比始终在50%左右,成为公司营收的支柱。

然而,依赖外部IP的代价同样高昂。

2024年、2025年上半年,TOP TOY授权费高达3278万元、1971.1万元,约占各期净利润的10%。

对于自有IP的软肋,叶国富选择的破局之道是“资本+流量”,通过收购整合与明星代言,走一条“用钱买时间”的路。

今年五月,TOP TOY完成了对HiTOY海创的控股收购,获得了其旗下“糯米儿”在内的多个IP。

但目前自有IP收入仍甚微。据招股书披露,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该部分收入分别仅为680万元与610万元,占整体营收比例不足1%。

长期来看,若不能突破自有IP的瓶颈,TOP TOY将难以摆脱“渠道商”的定位。

渠道王者,难破情绪生意

潮玩生意的分野,已成情感溢价与渠道效率之争。

从用户群体来看,叶国富打造的TOP TOY吸引了一群“杂食党”和被泡泡玛特长期“背刺”的用户。

潮玩用户微微表示,“我是各个IP都会买,只是其他家没有泡泡玛特家买的多罢了,自己喜欢才是重要的管他火不火。”

不过她也客观比较:“TOP TOY的做工细节、精致程度确实和泡泡玛特有差距,后者明显整体质感更好。”

而对很多玩家来说,转向TOP TOY的理由很现实:“抢不到”。

“我买了泡泡玛特家SP的两只,都蛮喜欢,但问题是,要能买到啊!像之前新品预售,我提前五分钟就守着,手指悬在购买键上,开售瞬间立即点击,结果还是显示库存不足。”一位玩家无奈表示,“真的心累了。”

相比之下,TOP TOY的购买体验友好得多:“不用蹲直播间抢货,不用高价吃现,不用等预售,走进店里随时都能买。”

至此,潮玩市场路径已然分明,泡泡玛特将IP奉上神坛,制造稀缺,而叶国富则倾向于将潮玩日常化。

不过,TOP TOY的创始人孙元文曾指出:潮玩本质是“基于情绪价值的炫耀性消费”。

泡泡玛将这一逻辑发挥到极致,维持着超50%的会员复购率,并在二级市场享有高溢价,形成了品牌护城河。

而叶国富想走的“高性价比”潮玩路线却面临着价值质疑。

不少潮玩用户表示,虽然喜欢TOP TOY的IP设计,但仍持谨慎态度。一位用户直言:“一来根本不保值,二手直接‘骨折价’;二来价格体系崩坏,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又会打折。”

TOP TOY、泡泡玛特主流盲盒的价格区间分别在39元-59元、59元-79元,前者显然更平价。

且与泡泡玛特坚持“保值”甚至“增值”的策略不同,TOP TOY会频繁地搞活动和降价。

譬如,当某个系列的热度过去或库存较多时,其就会推出“买一送一”或“第二件半价”;节假日期间,有“指定产品7折/8折”;年末大清仓时,还会将一些已知的滞销款或旧款随机组合成一个福袋,以远低于原价的价格出售(如“199元福袋,价值超500元”)。

以今年六一儿童节为例,TOP TOY门店就推出了满261元可使用6.1元抵61元的活动。

500

促销活动是TOP TOY高效运营、快速周转的手段,该模式与名创优品赖以成功的“性价比”效率模型相似,可见,叶国富把那套百货的逻辑搬到了潮玩领域。

但这似乎在潮玩领域行不通了。

潮玩卖的是“情感账”,当消费者为情绪价值付费时,过于强调“便宜”,反而会让品牌显得掉价,等于主动放弃了情感溢价空间。

此外,叶国富还大力铺设渠道,通过“渠道效率模式”与“情感溢价模式”的泡泡玛特厮杀。

截至2025年上半年,TOP TOY共拥有293家门店,包括38家直营店、250家合伙人门店及5家海外代理门店。

其在今年3月提出“百国千店”口号,具体为:未来五年内,覆盖全球100个国家的核心商圈,开设超1000家TOP TOY门店。

此外,TOP TOY尚离不开名创优品7000家庞大的线下网络支撑。据招股书显示,其超50%的销售收入来自线下经销商,其中,最大的经销商则是名创优品,独立运营能力备受质疑。

然而,潮玩本质上是一门情绪生意,是一场关于情感认同的战争。

这正是叶国富必须直面的事实:渠道可以快速复制,但用户的情感连接,还需要时间慢慢培养。

Lanmeih/今日话题

你看好叶国富打造的潮玩品牌TOP TOY吗?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