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坯与土砖房,在我们这是两种房子
【本文来自《过去农村建房用的土坯,河南人叫胡基》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土坯与土砖房,在我们这是两种房子。
土坯房,有点像3d打印或灌混泥土方式建造,用木模固定框架,从下往上一层层灌特制拌好的的泥石草灰土浆(我们这民国以前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土坯房,盖草或盖瓦,商周后稍温饱正常家庭应该是这种房子,三餐都满足不了的就是用竹子木头简易搭的棚子草房子了),灌好一层木模,像古法榨油一样,用人力拿圆木锤紧泥土,干了后,再把木模往上移,重复建造动作。建好后的泥土墙体为偏红色,建造周期相对最长,人力劳动量大,耐用(屋顶不漏水,不地震,不人为破坏,住个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没问题),冬暖夏凉,但彻底淘汰了。
土砖房,挖地基沟,往地基沟里填大石头,做木框模,加水拌加了稻草等物质的粘性大泥土,把拌好的泥土放入模,不能暴晒,要阴干。干了后,把木模一倒成土砖,然后彻土砖建房充栋盖草或盖瓦。到民国后绝大多数建的都是土砖房。比古时土坯房省工省力省时太多,强度没有土坯房大,冬暖夏凉度稍不如古时土坯房,久后由于到处有孔洞,更易易藏虫藏家蛇。
还有一种解放前的房子,城市里居多,下部填充结构半土坯或半砖,框架是长长的大木头组成,上部二楼阁楼是竹编织的糊上泥巴的墙体。
78年前,全村只有解放前是地主的家庭,有石条建的长长出水天井的连栋的左右院墙开小门的砖瓦房,上层结构是青砖,下层结构是土坯,其他村民家都是纯土坯瓦房与纯土砖瓦房。茅草盖顶的房子是建国后慢慢消失的,建国前很多村民家庭是茅草盖顶的木棚子房与土砖房子。
解放前的绝大多数老一辈建房,什么都是自己与亲人帮忙动手。只有少数山多田多的人家请的起工匠,建起好看点的甚至雕梁画栋的美丽房子。
农业文明就这样。现代影视剧里的农业文明样子,不是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是农业文明上顶层统治阶级们的生活,且画面也人为设计以现代工艺渲染了,现实绝大多数没影视剧中那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