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小米,忙碌的雷军!

500

每出现一次车祸、每发生一起事故,汽车品牌就要跟着上一次乃至多次热搜,连带着品牌车主都被无差别攻击……放眼整个人类汽车工业史,可能都是破天荒的独一份!

01,媒体应是创新生态守护者

连日来,互联网上充斥着大量关于小米的内容,不乏自媒体和普通网友,更有媒体“自规军”,诸如“成都小米SU7事故车门为何无法打开”等话题悉数冲上热搜,引爆热议。

媒体们援引的实例,都是指向最近的一起交通事故,而在10月13日,官方权威蓝底白字通报给定性为“酒驾事故,致1人死亡”,也就是这是驾驶人主观过失酿成的悲剧。

500

可还有很多媒体及自媒体却纷纷把矛头指向小米,微博平台,有不少大V就此事发表了观点和看法,有认为媒体敢说真话勇气可嘉的,也有认为媒体们“为黑而黑”的。

500500

针对突发事故,包括普通网友在内,都有表达看法的自由,但是,在并非或目前无法判断为汽车本身质量安全原因导致的事故下面,向品牌持续开炮,有失偏颇!

以及更为大跌眼镜的是,长期以来,大量无辜的品牌车主们遭遇到的网暴和人身攻击……

10月17日上午,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发布了一则动态中,提及到的一组数据,头一次让大家对于小米汽车车主们长期以来遭遇的网暴、人身攻击的严重程度,有了一个具象化的感知:

“截至10月15日24:00,共有6032人参与了小米官方为车主们提供的《遭网络攻击专项援助信息收集表》,其中480人提供了相关证据信息,目前338名车主需要提供固定证据指导服务,301名车主需要发布律师函,245名车主需要诉讼支持服务……”

500

小米能积极主动为车主提供专业法律援助,是一个非常暖心的行为。

小米针对那些实施网暴恶意攻击车主的自媒体、素人网友,或许还能依法来维权,可是面对有互联网新闻报道资质的正规媒体,小米多数时候也是无奈的。

很多媒体实际上都是报社旗下的,有的报业是事业单位,虽然整体基调不会跑偏,但是具体到某个报社旗下媒体报道的板块,其实跟诸多商业公司的新媒体一样,都是有着很高的自主性或曰自由度的。

尤其商业性媒体,天然是有着商业化的合理诉求,一旦商业化成绩关乎到公司的营收,跟采编团队的工资与奖金相挂钩,那就必然会出现一个媒体“自媒体化”的结果,即为了达成KPI,基本是选题到标题到文风,都是怎么吸睛怎么有流量怎么来。

这也是为何很多媒体的文章都出现标题党的原因,部分地方媒体偏好拿小米做文章,有没有商业利益方面的诉求我们不知道,但有没有基于流量的考量?

比如微博上李斌谈到的内容本来跟小米,尤其跟事故没有一点关联,可是通过微博编辑纪录不难发现,媒体在发布约半小时左右,还是把热搜上的带小米的词条添加上去了。

500

如果拉长观测周期,你就会发现这绝非个例,一个突发事件或者与小米并不直接相关的内容,媒体往往话题里带上小米,就容易冲上热搜,赚足了流量,媒体和自媒体的KPI是达成了,可水也被搅浑了……

幸好,我们还有正规媒体,能秉持公允、中肯的角度,去看待热点突发事件,比如贺州日报就一针见血指出了媒体的职责——“既是舆论监督,更应是创新生态的守护者,面对小米发展中的问题,部分报道放大争议却忽视其进步……”

500

我们再次回到“车门”问题,来听听行业专家的分析:

10月 14日,据澎湃新闻记者采访透露,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安全专家分析称:“遇到类似事故,车门无法打开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常见现象,并不局限于小米,如果遭遇如此剧烈的撞击,大部分车辆可能都会出现车门无法打开的情况传统燃油车也包括在内,此前已经有多次类似事故出现。

10月17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要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安全沙盒监管制度,进一步规范虚假、夸大宣传和非理性竞争等问题的监管。

所以,有理由相信,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些非理性竞争等乱象,会得到有效扼制,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会不断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02,一往无前的高端征程!

与小米汽车一出事故,很多媒体、自媒体都跟着“狂欢”相比,我们发现还是有诸如贺州日报这样的地方媒体始终坚守住了本心与底线,以及还有香港文汇报这样的地方媒体,无比期盼着小米带来的惊喜——

“小米智驾研发团队规模超过1800人,并联合清华大学、香港大学等顶级院校进行前瞻科研的协同创新,让我们敬请期待。”

500

无独有偶,谈到小米的创新,就在10月17日,人民网《交锋栏目》发布了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做客的专访视频,并用#从小米转型看中国智造升级#给予小米极高的评价,以及给无数中国科技企业带来无比的信心!

500

这其实就是天花板级别的央媒在释放讯号——你真干实事、真搞研发创新、真赋能产业链,那我们会在背后默默支持你!

人民网是什么咖位?据公开资料,它是世界十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发布平台,是国家级重点新闻网站,作为“网上的人民日报”,具有独特的政治价值、传播价值、科技价值、平台价值、投资价值等五大价值优势!

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是大家俗称的三大央媒,当这三巨头都在持续力挺小米,为小米的创新成绩呐喊时,我想,一定是小米做对了什么。

比如10月5日国庆黄金周之际,央视新闻报道的《国产手机带动国庆科技消费》新闻里,就特别强调了“小米17系列凭独特的妙享背屏创新、影像能力等,成为消费者新宠……”

500500

今年早些时候,小米首发3nm自研芯片之际,“国社”更发布了重磅雄文,诸如其中“新长征第一步”“必由之路”等表述,明确了玄戒O1对国产半导体产业链的突破性意义。从十年研发的“冷板凳”到日均千万投入的魄力,再到与DeepSeek、人形机器人并列“科技三叉戟”等皆能看出,新华社对小米的力挺!

500

小米创办至今,雷军把手机、汽车、大家电、IoT、互联网等各大板块业务做成了各自赛道的佼佼者,本身就开创了奇迹,并且在芯片、AI和OS方面也屡有建树,从曾经的“组装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多栖巨头。

截至2024年底,小米研发人员21190名,占员工总数的48.5%,全球专利储备突破4.2万件。据小米总裁卢伟冰最新透露,小米今年的研发投入预计会达到300亿规模(去年为240亿)。

稍早前的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表示:“未来5年,小米研发投入规划为2000亿!”

放眼全球,对于任何一个科技巨头,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都不可能一帆风顺,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出了问题,解决就好,不能上来就“一棍子打死”,否定其一切努力与贡献,这样的氛围,谁敢创新?

相信央媒等媒体的有温度、有格局、有指导价值的发声,会最终扫清笼罩在小米上空的乌云。

参考资料:

微博热搜、官媒报道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