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女子请育儿假遭拒,上司还嘲讽她该看精神医生!日本网友:这次站公司…
作者 | Akio小虾饺
来源 | 东京新青年
近年来,日本和巴西都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抚养照顾”リボーンベビー(reborn重生婴儿)。
所谓“重生婴儿”,也称“超仿真婴儿”。他们并非为市面上普通的婴儿玩具,而是具备血管、头发、皱纹等人体细节,皮肤细腻逼真,触感与真实婴儿别无二致,其仿真程度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这种重生婴儿的价格低至1万3000日元,最高级别的接近12万日元。
日本有不少生产这种重生婴儿的公司,大部分都用作影视剧中的婴儿道具。
但事实上也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将母性寄情于这些重生婴儿身上。将这些玩具当成真的婴儿来照料,并在社交平台上建立社群、彼此像宝妈那样分享照料经验。
据悉,这些重生婴儿每天都需要精心照料,比如要用洗发水洗头、换衣服、安抚“心情”、哄“睡觉”。
也有“妈妈”会推着婴儿车,带这些重生婴儿出门散步。即使会引来路人侧目,但并不能阻挡这些“妈妈”们的热情。
今年4月,巴西圣保罗市一大群“妈妈”自发举办了“重生婴儿妈妈”的线下聚会。
更有甚者在极力为这些重生婴儿争取与真实婴儿相同的福利待遇。
今年5月,巴西一名32岁的女子为了照顾自己的重生婴儿,申请育儿假。
她这一举动,不但遭到公司拒绝,而且被上司嘲讽要求其看精神科医生。
女子表示这个重生婴儿是她的“亲生女儿”,公司拒假,不仅损害了她的名誉和精神,也否定了她长期以来对于重生婴儿贯注的母性与爱。于是她一怒之下起诉公司、并要求赔偿。
公司解释拒绝批育儿假的原因:这并非真实存在的孩子,当事人需要的不是福利待遇而是精神科医生。
然而根据巴西地方法院公开的文件显示,该女子在起诉仅两天后就撤回了诉讼。因为没有进行审理,法院免除了女子诉讼费。
对此,大部分日本网友直呼这种行为太癫!
“用自己的带薪假期是可以的,但是申请育儿假是很荒唐的吧。毕竟这根本就不是育儿。但是她将超仿真婴儿当成自己的孩子并申请休育儿假的话,我认为她的精神的确是有点问题吧。希望她能以其他原因休息一下比较好。”
“我曾经因为失去过一位一个月大孩子,好几年都处于抑郁状态。因此用超仿真婴儿来治愈、缓解痛苦,是可以理解的。但这种请育儿假的行为,属实让人大吃一惊。”
上世纪90年代,重生婴儿正式面世,其初衷是为了治愈那些失去孩子、不能生育的父母。
因此这种重生婴儿基本上都被制作成柔软细腻,拥有小天使般的纯真,让人能够感到治愈的力量。
后来重生婴儿也成为了心理疗法中的“人偶疗法”,作为老年人护理、痴呆症护理、流产等护理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像上述的32岁巴西女子那样,选择将重生婴儿当成自己“无痛当爸妈”的工具。
这些人认为,重生婴儿就是个艺术品。喜欢小奶娃,但不代表一定要自己生育。享受照顾小奶娃,满足父性、母性的扮演感。与此同时并不希望娃娃长大,因为不想承受随着孩子长大而来的各种压力。
对于他们而言,“抚养照顾”重生婴儿的经济压力低。毕竟养大一个孩子需要的后续费用,是难以计算的。
同时能免去生育带来的健康风险,更加无须牺牲自己的时间和自由、承担社会和家庭的压力。
即便如此,日本网友认为,重生婴儿并非真实的婴儿,就算不照顾也不会出问题,因此利用重生婴儿申请育儿假,存在滥用社会福利的嫌疑。毕竟,育儿假设置的初衷,就是为了家长能够安心抚养、照顾小孩。
“因流产或者不能怀孕而导致抑郁,若是因为这些的话,也是可以理解当事人的心情,但建议当事人还是寻求精神上的专业慰藉。即便如此,这些超仿真婴儿就算放任不管也不会死亡的,更不会发生任何变化。为了这种‘东西’去申请育儿假,实在是无法理解。虽然能理解当事人依恋的心情,但将此当作现实生命并寻求育儿假,会不会有点太癫了?如果这个都被允许的话,这种超仿真婴儿就会变成‘育儿假’的工具,衍生出各种与原意大相径庭的转卖。”
“这种社会风气看起来似乎是过于尊重人的主观选择了。不管是玩偶还是别的东西,我认为每个人都有自由选择对其注入非一般的感情。不过无论是在社会层面上还是具体物质事实上看,超仿真婴儿只是玩偶。因为不是真实的婴儿,就算未被照顾既不会死、也不会坏掉。
如果照顾超仿真婴儿都能被允许请育儿假的话,那么是否会要求给这个虚拟的孩子支付儿童津贴?那么和初音未来结婚了,是不是也能受理结婚登记?现在过度的主观社会化就是这样,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将明显不合理的个人要求粗暴社会化的话,社会上就会发生各种荒谬和摩擦。即便每个人都可自由追求自己所选的,拥有相同价值观的小团体也是如此,但这不代表要强迫别人认同。”
也有日本网友坦言,如果超仿真婴儿都能休育儿假的话,那么家有爱宠、将爱宠视如己出的人是否也能休育儿假?
“如果我是当事人的上司,我也不可能批育儿假。在现实中,即便很疼家里的孩子都很申请育儿假,希望日后能够更好完善带薪休假制度。在这种大背景下,这种类似精神病人式的发言很有可能会造成麻烦。现在很多人都将家里的猫猫狗狗当成家人来对待、宠爱,这样看来的话,将超仿真婴儿当成家人,那也是个人自由的选择,没什么好稀奇的。但从未听说过有人会以家中的爱宠为由申请育儿假。感觉还是得好好区分现实和虚拟吧。”
部分人对于重生婴儿的痴迷程度,的确会混淆现实与虚拟的界限。
2022年,国外曾有某位网友分享了她“生下”重生婴儿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
今年6月6日,巴西一名男子击打了一个年仅4个月大的婴儿头部。
事后他声称自己混淆了真实与虚拟,将这个真婴儿当成了重生婴儿玩具。
也有网友直言,照顾真实的婴儿并不是那么简单,这并非玩具所能比较的。
“本来以为照顾孩子就像玩玩偶那样轻松,但实际上的困难程度是地狱级别的。哄小孩睡觉他不睡,睡醒后就开始哭闹,不爱洗澡、也不好好穿衣服。想做家务也分身乏术。小孩根本就不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出牌。晚上不睡觉,有时直到早上都并不能好好睡觉。这种生活要是持续很多年的话,就连精气神都会被夺走。”
为了避免有人利用重生婴儿滥用社会福利、公共服务优先权,今年5月15日,巴西联邦下院提出法案,拟禁止那些抱着仿真婴儿的人、非法利用老弱病残、孕妇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优先权。违者将可能被罚超过3万雷亚尔罚款(约4万人民币)。
小编认为,“抚养照顾”重生婴儿属于个人自由选择,他人无法干涉。但利用重生婴儿申请育儿假,的确存在滥用社会福利的嫌疑。毕竟自由并非个体的随心所欲,如果开了先例,将会破坏社会秩序。
素材来源
リアルな赤ちゃん人形「リボーンベビー」の世話のために育休申請 却下した会社訴える テレビ朝日系(ANN)
《ブラジル》〝人形〟理由に育児休暇申請=リボーンベビー現象が波紋呼ぶ ブラジ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