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与鸦片,英美“习相近”

历史总是很有相似之处,虽然人们总是希望,历史不会重复,也不会重演,但是却阻挡不了有的人总是想“重现”历史。

现在的历史,就是几百年来历史的回光返照:二百年前的世界第一经济体英国,利用鸦片,对当时同属经济强国的中国展开了精心策划的,持久的贸易战,贸易的核心产品是鸦片及其衍生产品。这是一场有案可查的西方对中国的“生化战”,利用鸦片涣散和瓦解中国的生产力,特别是大众的意志与创新能力。后来的历史发展,大家已经清楚,当鸦片贸易受到中国全民族的奋力抵制之后,英国就开始利用舰炮直接轰开中国的大门,为英国等西方列强大肆掠夺中国资源提供了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英国对中国大举进行鸦片贸易,企图振兴英国经济的时候,英国的经济恰恰处于经济衰退的前夕,它的“鸦片战略”并没有能够挽救英国日益衰败的颓势。这是很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据有关国际专家研究,英国的经济正是在1860年之后逐步让位于美国。

按人均购买力计算,美国在1860年已经超过英国,到1890年美国的名义GDP以然超越英国。英国在这几十年中,没有继续原来工业革命创新的劲头,而是把精力放在对外无序扩张上,浪费了太多的金钱和智商,结果在技术革新领域被美国后来居上,最后被反超,让出了世界第一强国的交椅。

此乃昏昏然,忽忽然,历史的必然也。

美国现在似乎在步英国的后尘,方式有异,宗旨未变:英美习相近,都是在千方百计的挤压中国,让中国成为他们实现现代化的垫脚石,跳板和资源供应商,如此而已,没有其它。

美国现在想用“关税”这个最简单,又最粗鲁,或许最直接的产品,在短期内,获得最大利润。有人总认为你,特朗普的想法是为了减少国债压力,或者是减少通货膨胀的威胁,其实不完全如此。因为,特朗普心里想到没有那么复杂,他关心的他他个人权力的界线在哪里,他的个人财富的边界在何处,以及他能否因为他的“异想天开”和“造反派”角色而青史留名。至于什么国债,到达36万亿美元,不是他一人之功(或过),无需他多操心。“债多不压身”,债越多,他反而会觉得“债多一身轻”,因为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同一伙人没有美国政客在乎或在意美国究竟负债多少,那些都是“未来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他特朗普犯不上奋不顾身的去救债:特朗普的关注点是他的私人金库,特别是稳定币的法律地位和其价值,那个比美国债要紧得多。

特朗普要用“关税”这根稻草压垮中国,显然是犯下了“最幼稚”的计算错误。他幻想把“关税”变“鸦片”,逼迫中国永远处在为美国打工还债的地位。美国前任政府曾经想用“芯片”当“鸦片”,麻倒中国,结果让美国企业受害不浅。如今特朗普政府指望用“关税”当成财富收割机,搜刮全球财富,有点赌徒的心态,给美国造成危害极大。

特朗普把“关税”当成最大生产力,恰恰破坏了美国自身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美国的发达主要源于以往开放的“移民政策”,因为移民精英为美国创造了70%以上的技术和财富。现在美国已经变成“疑民基地”,对来自各国的精益的打击巨大。不用很长时间,美国将自食其果。

现在美国处于当年英国所处的环境:明知不可为,偏要强为之。明明无法阻止自身下坠的趋势,但是不那么甘心。美国与中国的竞争有点像“攀岩”,中国已经开始领先,美国自然不甘被中国拉开距离,就开始想一些歪门邪道,搞些小动作。“关税”就是美国给中国增加的重力,以为可以有效阻止中国继续“攀登”的能力。

美国发现中国的经济体量已经接近美国,他们不太爽快的承认这一点,还寄希望最后拼搏一下。当年美国是在英国已经确认没有还手翻盘之际,完成了替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地位更替。现在的美国当然不希望这个历史场景重现,而且还是它被其它力量替换。

在这里,美国似乎不了解中国发展的真正意图和目标,中国绝对不是,也不想替代美国,当世界老大。因为,中国始终坚持的祖训就是“不干涉其它国家内部事物”,一切通过联合国进行落实。这个哲学或政策,决定了中国不会成为美国那样的世界事物的“干涉者”,和“破坏者”。

美国对中国的担心,主要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表现而已。

然而,中国的发展已然度过最困难的疲劳期,现在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平缓的过度期。这个时期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供应侧和需求侧都需要进入保养阶段,不用再急于求快,不用急于求成,一切都按计划,按战略部署推进发展就可以了。

中国现在需要在经济上“减肥”,“降脂”,在科技领域 “增肌”,“强体”。因为,我们必须永远做好最坏的准备:

如果美国看到“关税战”,没有让中国屈服,在科技领域没有让中国退缩,那么会不会孤注一掷,采用极端手段(包括突袭)遏制中国。

不久前美国召集的全球“八百壮士(美国将军)”开会,外界看热闹,认为美国战争部长不务正业,只谈将军身材,健康问题,如果真的这么简单就好了。问题在于,他们没有底下,私下说“悄悄话”吗?没有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争部署吗?别忘了,这是“战争部”啊!他们召集全球将军开会,正是掩饰了真正的关注点。试想,如果只召集太平洋军事将领,或只召中东地区将领,或只召美洲地区将领开会,岂不是告诉世界美国的下一步重点在哪里了吗?所以,我们不可以麻痹大意,不可高枕无忧,不可懈怠警惕。时刻准备应对突发事件,唯有如此,中国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