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美健康上半年营收净利润大幅下滑:高管离职,递表前收警示函

500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北交所向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衡美健康)下发审核问询函,公司的上市进程持续推进中。据了解,2025年6月,衡美健康的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2025年3月4日,衡美健康在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挂牌,证券简称为衡美健康,证券代码为874251。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为全国股转系统创新层挂牌公司。

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双位数下滑

天眼查显示,衡美健康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专业从事营养功能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品牌商客户提供综合性研发生产服务。

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营养功能食品,系指添加具有营养价值或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有益的成分,用于非婴幼儿及非特定疾病状态人群的食品,其无需特殊的上市前审批,不得进行产品的功能声称。

按照产品或服务分类,衡美健康的主营业务收入包括体重管理系列产品、运动营养系列产品、美丽营养系列产品和其他产品。

从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来自体重管理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92亿元、5.04亿元和5.17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50.93%、52.21%和48.76%;来自运动营养系列产品的销售收入分别为2.25亿元、3.35亿元和4亿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39.25%、34.64%和37.73%。两者合计贡献收入占当期衡美健康主营业务收入的85%以上。

具体销售指标方面,报告期内,体重管理系列产品的销量分别为434.63万kg、952.22万kg和892.95万kg,销售单价分别为67.25元/kg、52.97元/kg、57.94元/kg。2023年,体重管理系列产品的销售单价同比下滑21.23%,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6.22%。

运动营养领域,报告期内实现销量分别为266.3万kg、529.18万kg和525.36万kg,销售单价分别为84.59元/kg、63.23元/kg和76.21元/kg。2023年,运动营养系列产品销售单价同比下滑25.25%,2024年销量同比下滑0.72%。

衡美健康表示,报告期内,公司运动营养系列产品销售收入持续增长,产品销售单价受主要原材料蛋白类原料的价格有所波动,2023年度随着蛋白类原料价格的走低有所下降,2024年度则有所回升。

整体销售收入层面,报告期内,衡美健康实现营收分别为5.87亿元、9.79亿元和10.7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3983.79万元、9743.57万元和1.03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675.94万元、8517.82万元和8802.37万元。最近三年,衡美健康收入表现较为稳定。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2.06%、21.86%及22.58%,其中运动营养系列产品的毛利率分别为17.04%、9.22%及15.54%,存在较大波动。

北交所关注到,2025年1-3月,衡美健康经审阅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14%,归母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3.78%。公司期后营收与净利出现了双双下滑的情况。对此,北交所要求衡美健康结合最新在手订单、主要原材料价格变动周期、成本加成利润空间等,分析发行人产品是否容易被快速模仿、复制、迭代、替换,说明发行人经营是否稳定可持续,是否存在持续下滑风险,并进行重大事项提示及风险揭示。

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6月,衡美健康实现营收4.65亿元,同比下滑21.84%;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05.76万元,同比下滑41.78%;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405.5万元,同比下滑49.66%;毛利率22.59%,上年同期为25.28%。公司期后业绩持续下滑。

应收账款及存货攀升,偿债能力弱于同行

在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带动应收账款及存货增加。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3683.83万元、5057.4万元和5583.25万元,占同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8.38%、9.67%和8.55%;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3950.21万元、5327.34万元和5879.89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88%、5.51%及5.54%。

同一时期,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94亿元、9409.21万元和1.0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4.04%、18.00%和16.65%;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1595.36万元、466.29万元和425.25万元。

其他财务数据方面,报告期各期末,衡美健康的应付票据分别为7372.07万元、4715.66万元和8115.88万元,占当期期末负债总额份额26.85%、17.11%和22.44%;应付账款分别为8836.41万元、5509.75万元和7326.52万元,占当期期末负债总额份额的32.18%、20%和20.25%;流动负债合计分别为2.46亿元、2.51亿元和3.38亿元,当期期末负债总额份额的89.69%、91.15%和93.45%。

账面情况,截至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3658.72万元、1.51亿元和1.44亿元,货币资金余额分别为1.78亿元、3.35亿元及2.45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分别为1.67亿元、3.27亿元和2.36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末,衡美健康新增定期存单1.52亿元,系公司当年购买了较大金额的定期存单,作为其他流动资产列示。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指出,应收账款与存货畸高,可能从财务、运营及战略等层面冲击企业。一方面,资金被占用导致现金流紧张,企业可能通过债务融资缓解压力,但债务依赖度提升会加剧偿债风险,甚至引发利润虚增或存货跌价损失。另一方面,存货积压反映供应链管理失控,资源浪费严重,增加运营不确定性。

偿债能力方面,截至报告期各期末,衡美健康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44.96%、38.45%和42.37%,流动比率分别为1.79、2.08及1.93,公司速动比率分别为1.00、1.71及1.61。

同一时期,同行可比公司资产负债率均值分别为25.26%、29.58%和30.2%,流动比率均值分别为4.67、3.94和3.97,速动比率分别为3.97、3.25和3.33。衡美健康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原因系同行业可比公司均为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较广,而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融资渠道较为受限。

递表前被出具警示函,高管离职引关注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冯魏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公司78.10%的表决权,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此次IPO,衡美健康计划募资5.01亿元,其中2.49亿元用于年产5780吨营养食品项目;1.46亿元用于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07亿元用于数智化建设项目。

产能消化上,报告期内,衡美健康粉剂类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8.48%、139.58%和111.3%,液体类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45.61%、104.62%和55.81%,棒类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8.79%、97.03%和69.9%,糖果类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1.16%、141.2%和93.93%,烘焙类产能利用率分别为12.23%、15.4%和11.97%。就最近完整一年的产能数据来看,除了粉剂类、糖果类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外,其他产品的产能利用率相对偏低。

2024年10月,恒美健康以2024年年6月30日的总股本50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按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2元(含税),不送红股,不以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本次现金分红总额为人民币6000万元(含税)。根据持股比例,实控人冯魏通过此次分红至少4686万元落袋为安。

需要指出的是,在衡美健康过往增资及股权转让过程中,部分投资人股东与控股股东衡美企管、实际控制人冯魏曾在相关协议中约定特殊权利条款。

2024年10月15日,健欣合盈与衡美企管签订《关于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健欣合盈将其持有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衡美企管,同时确认自股份转让交割日起,健欣合盈放弃就在先协议享有的任何特殊权利,且衡美企管不承继健欣合盈享有的任何特殊权利,在先协议中关于健欣合盈享有的特殊权利的任何约定其效力均终止,健欣合盈不会就在先协议向衡美企管、衡美健康或衡美健康其他股东提出任何权利主张。

同时,衡美健康也补充关于特殊权利条款解除情况。根据公司、冯魏、郑雅丹、杨鹏等主体与达晨创鸿、财智创赢、衡德美康、GLYARD及健欣合盈分别签署的补充协议,以及公司与现有全体股东签署的《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东协议》,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在历次股权转让及增资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特殊股东权利条款效力均已终止,并应当视为自始无效,且不附任何恢复条款。

在此次下发的审核问询函中,衡美健康股权转让价格公允性及对赌协议解除也受到监管层多重关注。北交所要求衡美健康说明:特殊投资条款是否依规真实解除,是否存在纠纷或潜在纠纷和其他未披露特殊条款等。

内控方面,自挂牌以来,公司存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出具警示函的情形。

详细而言,2025年6月19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简称“浙江证监局”)出具了《关于对浙江衡美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人员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决定》,由于公司存在公开转让说明书中的特殊投资条款解除情况披露不准确的情形,根据《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浙江证监局决定对公司及冯魏、郑雅丹、王凯峰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衡美健康表示,出具警示函属于中国证监会规章规定的监督管理措施,不属于行政处罚。对前述违规事项,公司已经完成整改,履行了相关信息披露义务。该等被采取自律监管措施的情形不属于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构成本次发行上市的实质性障碍。

2023年4月,衡美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2024年6月,公司董事杨鹏因个人原因辞任副总经理。2025年3月,副总经理陈娴因个人原因辞任副总经理。

据悉,杨鹏直接持有衡美健康1.95%的股份,并通过衡美企管(杨鹏持股12.50%)间接持有衡美健康7.42%的股份,合计持股9.37%。杨鹏辞职后解除与冯魏、郑雅丹的一致行动关系。衡美健康表示,杨鹏将依其自身意愿独立行使表决权。

对此,北交所要求衡美健康说明:如杨鹏离职,对公司生产经营及业绩是否构成重大不利影响;杨鹏及其亲属控制企业的具体情况,是否与公司存在经营和资金往来、客户重叠以及潜在竞争。

财经评论员屈放表示,衡美健康的多位高管离职中,相对来说情况属于正常。不会像其他上市公司在上市后出现集体离职,它有自身经营的正常的人事变动。不过高管频繁离职,对投资者而言,肯定会影响到公司的稳定性,但是从目前所披露到的这些消息来看,衡美健康的高管离职并不因此会影响公司实际经营。(港湾财经出品)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