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宗馥莉一上热搜,叔叔宗泽后就踩着点来刷存在感,严重怀疑他蹭流量有瘾

500

自己先做个人吧。

作者: 魔鬼斯基 微信公众号:老斯基财经

500

干啥啥不行,拱火第一名。

侄女宗馥莉一上热搜,叔叔宗泽后就踩着点来刷存在感,斯基严重怀疑他蹭流量有瘾。

没见过哪家豪门闹恩怨,家里的叔叔这么出来上蹿下跳,背后捅刀子的。

关键作为家里男性长辈,这位叔叔还挺能装无辜小白兔的,一副大伙都去找他吃瓜,他才被迫出来主持公道一样。

斯基真看不得堂堂七尺男儿搁那出演《甄嬛传》,一个局外人强行给自己加这么多戏。

这次宗馥莉辞职,他还把脏水泼到网友身上:

上一次她辞职,我说过上面这段话,那时她听进去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结局。尽管网友或者水军把我骂翻天,但事实上都是这些人害了她,使她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了。

500

搞得非议斯基都看不下去了,替网友鸣不平,说出了网友们的内心OS:

说来说去最后怪到我头上来了咯。

其实觊觎宗馥莉手上那些财富和筹码的,怎么可能是沾不到半点好处的网友呢?

这位叔叔不仅嘴上拆台,背后还搞了一系列小动作,想趁乱推出自己的品牌。

宗馥莉推出品牌“娃小宗”,他就推了一个“娃小智”,还搞什么叔侄对决:

宗泽后VS宗馥莉,娃小智VS娃小宗。

“娃小宗”这个品牌能不能做起来,斯基不知道;但“娃小智”要是能做起来,斯基可以表演倒立。

咱可以去翻翻这位宗泽后先生的过往,这人为娃哈哈做了多少贡献不清楚,但败娃哈哈好感的事倒是被报道过好几次。

500

2021年,宗泽后在贵州搞了一家做刺梨产品的公司,叫贵州宗盛刺梨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搞个刺梨还给自己戴一顶高帽子:

打造民族大品牌。

这家公司跟娃哈哈关系不大,但在各种宣传中,恨不得把“娃哈哈”几个字到处打在公屏上。

学到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精髓。

根据《钛媒体》报道,这家公司以“振兴民族企业”为名招募投资,投资人转账后可以得到合伙人海报和证书。

海报和证书,还声称是由娃哈哈和宗盛商业・刺梨产业联合颁发的。

这家公司在2024年底被安顺市有关部门罚了80万,原因是使用“娃哈哈”标识,误导消费者。

宗泽后还做过一款“贵州娃茅酒”,用的手段也差不多,就是——

捆绑娃哈哈,消费娃哈哈。

这么捆绑,给娃哈哈长脸加分也算报恩了,但他把酒的外包装整得跟飞天茅台差不多。

硬生生给“娃哈哈”这个民族品牌,裹上了一种不伦不类的山寨气质。

搞得娃哈哈只能亲自下场撇清关系。

500

那几年,宗泽后给娃哈哈惹的麻烦还不止这几桩。

他在2020年推出了一个“小蓝罐”的品牌,这个品牌碰瓷娃哈哈更直接,在它的展台和海报上到处挂着“娃哈哈”的logo。

招商推荐的时候,直接用的名头是——

娃哈哈新品。

招商成功后,由一家叫“中亚创投”的公司跟各个经销商签合同,给出的承诺也捆绑了娃哈哈的利益,包括:

加入娃哈哈快销网,利用娃哈哈渠道去铺货,给合作方65%的返点,还会赠送一辆货车。

但这家“中亚创投”的公司收了钱之后,又履行不了发货承诺,把10多家经销商坑了进去。

这些经销商涉及的合同金额有近1000万。

搞得娃哈哈又只能下场撇清关系,发布公告称:

小蓝罐系宗盛科技旗下产品,其相关经济纠纷与我司无关。

虽然娃哈哈每次都公开撇清跟宗盛的关系,但几次纠纷之后,大伙儿也会怀疑娃哈哈是不是——

品牌授权成瘾?

500

这种品牌上的伤害,不是区区几千万就能止损的,毕竟评估机构给“娃哈哈”品牌估值高达900亿。

500

宗泽后教训起侄女来倒是头头是道的,挺像是一个知小节存大义的人,实际上干的那些事可能还不如小辈呢。

还说宗馥莉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了解太少,要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

斯基奉劝这位叔叔,少扯中国文化,中国文化可没教您这么理解“德艺双修”这四个字的。

这位叔叔现在又要拿“娃小智”PK“娃小宗”了,昨天还举办了“全国招商会暨产品首发盛典”。

只要出10万元,合作方就可以获得区县代理资格、10万等值娃小智产品、2万星店联合平台积分。

还给这个体系套上了“新消费”“平台化”“生态化”“数字驱动”等概念。

真是啥概念听着洋气,就把什么往上堆。

500

斯基看了那些长篇大论,反正没看明白这些概念体现在哪里,倒是看出了一些“宗盛刺梨”“小蓝罐”“娃茅”的影子。

“娃小智”还主打“宗氏家族新锐饮料品牌”的概念。

结合盛典上流出的一些产品图片,斯基硬是找不到一丝“新锐”的痕迹,连说它复古都很勉强,只能称得上返祖。

别误会,斯基并不觉得“娃小宗”能赢,或者“娃小宗”就能取代娃哈哈。

斯基只是单纯看不上这种在小辈背后捅刀子的行为。

顺便,给153家签约的客户提个醒儿。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