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爆卖47万辆,比亚迪出海杀疯了

500

来源 | Tech星球

文 | 王琳

去年还被人嘲笑“在德国一个月销量不到100台,出海就是个笑话”的比亚迪,今年彻底打了个翻身仗——目前已经连续3个月(6月、7月、8月)海外销量超过8万台,今年有可能冲击百万销量,在欧洲市场超过了特斯拉。

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足迹遍布六大洲,110个国家和地区,甚至出现在巴巴多斯——西印度群岛最东端的岛屿。在这里,消费者支付35万元就可以获得一台ATTO 3(元PLUS的海外版),价格是国内的2倍还多。作为海外最畅销的车型之一,比亚迪在泰国还掀起过元PLUS抢购潮。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共卖了214万辆车,是全球唯一一家销量超过200万的中国车企,但这离其年初定下的550万辆的销量目标依然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国内的销量情况并不符合投资者预期。

自2007年进军汽车行业以来,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目标就是在2025年超越丰田,成为全球第一车企,他已经在2023年超越一汽大众,2024年超越大众中国。

想要实现这个目标,比亚迪必须在全球市场发力。

巴西卖最多,欧洲成新秀

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出海从2021年开始筹备,其中巴西是重中之重。

巴西是比亚迪汽车销量最高的国家,2025年上半年,在巴西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7万辆,同比增长45%,相当于第二至第十名总和的两倍以上,持续占据巴西新能源汽车市场80%以上份额。

比亚迪在当地建厂,借此辐射拉美市场,工厂今年7月已经投入运营,其总统的座驾是一台红色的比亚迪唐。在巴西第一大城市和港口圣保罗的比亚迪门店,曾创造过单日销量过100台的记录。

一位小米汽车销售对Tech星球表示,小米SU7上市时,因为门店还比较少,加上爆款新车型上市带来的热度,自己所在的门店一晚上有400-500个订单。考虑到巴西私家车保有量仅为中国的五分之一,100台的销量基本上算Top水平。

和国内大部分车企一样,比亚迪出海另外两个重要目的地便是东南亚和欧洲。前者因为接壤便利,后者拥有全球第二大新能源市场。

在东南亚,比亚迪重点突破的市场则是泰国,泰国也是比亚迪全球销量第二的国家。上半年在泰国的销量达到2.8万辆,是特斯拉的近10倍, ATTO 3 (元PLUS海外版)成为当地畅销车型之一。在泰国首都曼谷的街道上,随处可见比亚迪投放的广告。

欧洲市场是比亚迪今年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地区。

一开始,比亚迪和特斯拉一样,推出纯电车型,但销量并不好。除去特斯拉充电桩,欧洲市场的基建不成熟,基本只剩家用充电桩。并且,欧洲的电价很贵,约1度电0.5欧元。一位知乎博主称,按冬季百公里20度电计算,欧洲电车每公里成本需要7毛钱,而国内每公里成本仅需要1毛钱左右。

今年,比亚迪出口欧洲的车型从纯电为主变,为超过一半是混动,这样欧洲用户家用充电桩满足通勤需求,而油则满足远距离出行。产品策略改变后,销量发生了变化。

今年在欧洲仅仅前四个月,就超过了去年全年之和,而英国前四个月的销量已经大幅度超越去年全年之和。今年上半年,英国成为了欧洲市场的销量冠军,上半年累计销量1.9万辆。上半年在欧洲市场,Seal U(宋PLUS冠军本版车型)海外版销量同比增长3727.54%。

500

图注:数据来源于比亚迪官方,制图:Tech星球。

另外两个销量排名在前五位的国家分别是土耳其和澳大利亚。在土耳其,比亚迪上半年的销量有2.5万辆,是全球销量第三的国家。澳大利亚上半年销量为2.3万辆,是全球销量第四的国家。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推出了电式混合动力皮卡Shark 6(鲨鱼)。这款车在上半年卖了10424万台,接近澳大利亚整体销量一半。

澳大利亚政府支持电车发展。一位当地消费者称,自己朋友买Shark 6贷款利率是1.99%,而其他燃油车的车是8%。根据比价平台Compare the Market的报告,选择纯电动汽车(以比亚迪Sealion 7为例)相比传统汽油车,每年在用车成本上最高可节省近1500澳元。

均价17.9万,爆卖47万辆

从2023开始,比亚迪海外年销量几乎每年都翻倍,甚至更多。2022年,海外销量只有5.6万台,2023年就超过了24万台,2024年全年卖了41.7万台,而今年上半年就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水平。这让比亚迪海外汽车销量的整体占比从去年的7%,飙升至今年的20%,相当于每卖出去5辆车,就有一辆是海外用户购买的。

在泰国曼谷,如果打网约车,很有可能来接你的是比亚迪ATTO 3。在巴西,一位当地居民称,比亚迪的4S店每天都爆满。

一位澳大利亚经销商门店的员工称,自己所在的地方是个小城市,但因为销量火爆,今年要和旁边更大更豪华的日产尼桑门店交换店面。在澳洲,电式混合动力皮卡Shark 6(鲨鱼)甚至出现了一车难求的程度,开售当天,网站甚至瘫痪。

一位当地消费者称,比亚迪3月、4月卖得很好,但5月有明显下降,是因为卖脱销了,没有车,需要等国内滚装船送过来,但是滚装船上的车也已经都卖出去。

不同于国内,比亚迪在海外的售价明显更贵一些。在巴西,一台比亚迪汉旗舰版,需要接近70万元。在泰国,购买一台海豚需要11万元左右。在欧洲,购买一台Seal U将近40万元。

最夸张的是新加坡,因为拥车证的存在,购买一台当地最受关注的主力车型比亚迪ATTO 3 (元PLUS海外版),落地需要接近100万元。

500

图注:数据来源于比亚迪官方,制图:Tech星球。

海外价格更贵,这一点在财报中也有体现。根据比亚迪公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汽车及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为83.1亿元,考虑到汽车出口零部件金额较低,可以将83亿元全部计为整车收入,据此估算其海外单车均价为17.6万元。

2025年上半年财报,比亚迪并未单独公布整车销售整体收入,可以2024年为参考。2024年年报显示,比亚迪乘用车和商用车,既整车销售收入为5333亿元。2024年境外汽车及及汽车相关产品及其他产品收入为1004亿元,借此推算2024年,比亚迪国内乘用车及商用车销售收入为4329亿元,单车均价为10.5万元。

在海外,最抢手的车型便是比亚迪“宋”系列。比亚迪今年一季度26.9万辆销量中,海外销量达8.85万辆,占总销量3成还多。尤其在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新加坡、泰国等市场,“宋”系列销量已经超越特斯拉。

销量上升的另外一个原因,是比亚迪提高了交付效率,自营8艘滚装船可以源源不断地将国内生产的比亚迪运送到海外。

持久战才刚刚开始

放眼全球,比亚迪依然是新能源汽车的扛把子选手,但从增速来看,今年下半年开始,增速突然降低,其中7月增速为0.6%,8月增速为0.1%,基本仅能够与去年持平,而9月则同比下滑5.5%。

相比于国内市场,海外是目前比亚迪最亮眼的叙事。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对海外也非常重视。他曾多次奔赴海外,和当地经销商沟通,并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预计今年海外数据会非常好。

不同于上汽、奇瑞、长城、吉利等品牌,出海车型几乎都是油车为主,比亚迪从2022年3月就停止了生产燃油车,完全进入了新能源时代。海外市场,即便对新能源市场最支持的欧洲,新能源渗透率也只有20%,而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接近60%。

这意味着,比亚迪需要支付巨大的市场教育成本。为了打开海外市场,比亚迪在去年分别赞助了欧洲杯和美洲杯,这让其营销费用上升至240.85亿元,同比增长56.7%。不出意外,这种大幅度的营销支出很可能继续。

另外一方面是产能。比亚迪正通过多地建厂来解决这个问题,建厂对于主机厂来说是巨大的资源投入。汽车如果不能卖出去更多车,前期建厂造成的产能闲置会带来巨大浪费。

海外建厂的另外一个好处是,可以通过本地化生产模式规避关税风险,但成本很高,据摩根大通预测,每座30万年产能的海外工厂需耗资78亿港元。

500

海外售后体系的搭建,也需要非常长的时间。不同于国内许多汽车配件一周内就可以送达,海外很多地方需要3-4周,甚至更长时间。

在澳洲,由于经销商服务质量堪忧,比亚迪已经换掉了当地服务商,但是澳洲人力成本高,建立自身的售后运营网络成本极高。一个典型的服务中心运营成本可能接近500多万元人民币。而特斯拉花了多年,才让其直营体系在澳洲达到可持续规模。

更深次的,依然是文化问题。海外市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理念,即便是本土化运营,也要加深理念融合。这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