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公开道歉:阿塞拜疆J28243次航班是被俄军击落,俄罗斯为啥突然“服软”了?
俄罗斯居然破天荒地道歉了!根据《参考消息》援引俄总统网站消息,当地时间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会晤。
在会晤中,普京首次当面提及了发生在2024年12月25日的、阿塞拜疆航空J28243次航班坠毁事故,并首次承认,此次事故是由俄罗斯部署在格罗兹尼的地导系统因故障发生误击、击伤阿塞拜疆客机导致的。
根据普京总统的说法,J28243次航班是在从巴库飞往车臣首府格罗兹尼、在格罗兹尼机场进近时,遭到了俄罗斯防空系统误击的。
当时,俄军发现有3架乌克兰无人机正在越境飞向格罗兹尼,防空系统正在组织拦截。同时,防空系统本身也发生了技术故障,将J28243次航班这架E190型支线客机误当成了乌克兰无人机。
当时的俄军地导指挥官发射了两枚地导予以拦截,导弹在距离客机10米远的地方发生爆炸,导致客机失去控制。
事件发生后,阿塞拜疆飞行员向俄方表示“飞机可能遭遇鸟撞”。俄罗斯空管人员一开始建议,J28243次航班飞往达吉斯坦共和国马哈奇卡拉机场备降,但是阿塞拜疆飞行员表示可以返航巴库。
但是飞了一半之后,又决定转飞哈萨克斯坦。可能是飞机操纵系统不听使唤,最终,飞机坠毁在了哈萨克斯坦西部阿克套。
此次事故造成这架航班机上人员超过一半不幸遇难。普京对阿利耶夫表示,俄方对地导误击阿塞拜疆客机事件表示歉意,对遇难者家属表示诚挚慰问。随着调查已接近尾声,真相已经被披露,俄方愿意赔偿阿方相关损失。
如何看待普京的表态
咱们第一反应,发生在2024年12月25日的J28243次航班事故,这下终于水落石出了。而且真相跟咱们在事发后第二天写的文章《俄罗斯导弹击落客机?阿塞拜疆航空J28243客机坠毁,机上居然有破片弹孔?》猜测的几乎完全一致。当时大伊万猜测,此事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天气太差,不满足盲降条件,阿塞拜疆航空的J28243次航班貌似机长还是个俄罗斯飞行员,无论是备降还是返航都会让本次航班飞亏本,于是一直在格罗兹尼机场附近盘旋,试图找机会降落。
乌克兰无人机此时正在向格罗兹尼突防,俄罗斯的地导系统正在紧张地组织拦截,这架阿塞拜疆航空的E190飞机一直在格罗兹尼机场附近兜圈子,可能在忙乱中被俄军地导营长误判为一架迷航、正在重新校准GPS的乌克兰无人机。
俄军地导敌我识别参谋按压IFF按钮、进行敌我识别,但是由于E190飞机不可能装备敌我识别应答机,因此在IFF频道上没有反应。很明显,乌克兰无人机也是一样的反应。俄军地导营长向上级询问,但可能由于通讯受到天气干扰,俄军地导又没有备用通讯手段,上级指挥所无应答,或者要求地导营长自行下达开火决心。
于是这么多因素机缘巧合、综合作用的情况下,俄军地导营长决定,不管三七二十一了,先打下来再说。按照标准的交战程序,两发地导打一个目标打了出去。导弹当即命中,把这架阿塞拜疆客机干了下来,一场空难悲剧就是这样上演的。
当然了,所谓的普京总统原话“击落客机的不是导弹,是导弹近炸的破片”,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儿避重就轻,文过饰非了,堪称斯拉夫式黑色幽默。很明显,打出去的导弹要么是铠甲-S1的57E1导弹,要么是“山毛榉”的9M317导弹,这俩玩意儿都不是直接动能杀伤战斗部,都要靠地面或者弹上引导把导弹引导到离目标很近的地方然后引爆战斗部杀伤目标。
按照普京的说法,说导弹是在离客机十米远的地方爆炸,那反而正好说明俄军地导的枪法准,末段脱靶量就10米。对于十几千克乃至数十千克的导弹战斗部来讲,这10米远引爆和1米远引爆有啥区别么?只能恰好证实J28243次航班就是被俄罗斯导弹误击击中的事实。
J28243坠毁时的画面
不过,其实无论是冷战时,还是冷战后,美苏等国都有大量的地导、或者战斗机击落民航客机的案例。
比如冷战后期两起著名的苏联国土防空军的苏-15型拦截机连续击落大韩航空民航客机的案例,连苏联飞行员都目视接触到了民航客机,甚至看到了民航客机上的舷窗灯光,还是被地面指挥所下令击落客机。
又比如美国海军文森斯号巡洋舰击落伊朗的空客A300客机的事件也是一样,美军认为A300客机的航路和雷达信号特征与伊朗空军的F-14A型战斗机比较类似,询问无应答的情况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打下来再说。
再比如伊朗在2021年苏莱曼尼将军被暗杀后、对中东美军基地发起的报复行动,结果部署在德黑兰机场附近的Tor-M1系统将乌克兰航空的1架波音737-800型客机击落的事故。那就是纯纯因为革命卫队和伊朗空军、陆军的防空系统根本不通用,空情态势感知也不互通,大家全是各打各的导致的悲剧了。
总的来说,归根结底一句话,防空作战作为迄今为止极其复杂的作战形式,就在这一次次的误击客机事件中,证明了它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俄罗斯为何“服软”了
不过说到底,相比去年阿塞拜疆航空J28243次航班事故刚出来的时候,俄罗斯那个忸怩作态的劲儿,以及说要调查。怎么一调查就调查了一年,现在突然跟阿利耶夫说对遇难者家属表示慰问,还表示愿意赔偿啥的,这到底是咋回事?说到底,还是俄罗斯对阿塞拜疆现在有点“服软”了:
一方面,前段时间阿塞拜疆对俄罗斯的态度突然转为极为强硬。双方之间的关系,其实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有点下滑的势头,但是还保持着明面上的客气。直到今年6月底,俄罗斯联邦执法部门在叶卡捷琳堡搞一次“扫黑行动”中,抓了6个阿塞拜疆“水果商”。
俄罗斯警察那手黑起来大家都知道,结果其中两个阿塞拜疆人、还是两兄弟不知道咋回事死在了警察局里,阿塞拜疆大使赶赴现场探视后发现,两人身上全是被殴打的伤痕,送回巴库之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反俄风暴。
阿塞拜疆关闭“俄罗斯文化之家”,甚至还以间谍和非法经营等罪名抓捕卫星通讯社驻巴库记者,同时还把J28243次航班事件再度拿出来炒作。明摆着是一点不怂,而且要刚就跟俄罗斯刚到底。俄罗斯面对阿塞拜疆的强硬态度,虽然也予以了反制,但是双方关系就这样僵持着总归也不是个办法。
因此,俄罗斯现在松口,对阿塞拜疆道歉,也算是先给了一个台阶下。而阿利耶夫总统是个身段很灵活的人,见俄罗斯已经给了个台阶,也就自然而然地哧溜下来了。马上表态,祝愿俄罗斯民众一切顺遂,希望俄罗斯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关系能够逐步向好发展。
另一方面,很明显阿利耶夫对俄罗斯强硬,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毕竟,以阿利耶夫的精明程度,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对俄强硬或者柔软。最大的问题,咱们之前提过,还是赞格祖尔走廊问题。
这表示阿塞拜疆似乎有脱离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向美国输诚,最起码美国在高加索山脉以南地区的比重正在有迅速提高的趋势,这将对俄罗斯南部的地缘安全产生重大负面影响。为此,俄罗斯正在施展综合性手段,以对冲赞格祖尔走廊的影响:
其一是打击阿塞拜疆通过赞格祖尔走廊,再通过乌克兰对欧洲的里海油气资源出口,堵塞阿塞拜疆在油气出口上取代俄罗斯的如意算盘。这段时间俄罗斯一直在轰炸乌克兰的一些天然气转运站,其实就是这个意图。
其二是拉着里海周边国家集体对阿塞拜疆施压,迫使大家签署了不同意任何外部军事力量进入里海周边地区的协定,其背后可能还是在里海资源划分上对阿塞拜疆施加了战略压力。阿塞拜疆目前已经同意签署这份协定,俄罗斯试图以此堵住美国、土耳其借此向中亚渗透的势头。
其三是进一步强化和集安组织的协作,在亚美尼亚的久姆里军事基地增加兵力,形成对美国和土耳其的势力进入高加索山脉以南的对冲,说真的这还是有点用的,帕西尼扬签的这个协议,亚美尼亚还是有些顾虑的,外交部连外交公报都没发就能看出问题。
其四就是目前完成了以上所有铺垫之后,俄罗斯掉头回来,就客机被击落温和地对阿塞拜疆道歉,试图修复和阿塞拜疆之间的关系。
所以,这个事儿怎么说呢,用一句话来形容,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