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首发高开低走,瑞立科密疑似后劲不足,汽车供应链概念不香了?

瑞立科密的上市首发表现似乎差强人意。

9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瑞立科密正式登陆深交所,并收涨49%。然而,这一涨幅比开盘时超100%的涨幅已明显收窄;此后至今两个交易日,更是连续低开低走。

作为新股,其走势显然并不强势,甚至略显疲态。

资料显示,瑞立科密全称为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创立,是一家专注于汽车零部件供应的企业,尤其在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具备领先优势,有着“主动安全系统龙头”之称。

500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从2014年至2023年,瑞立科密的气压ABS产品产销量连续十年位居行业第一;2021年至2023年,其气压电控制动系统市场占有率也稳居行业首位。旗下核心品牌“科密(Kormee)”已成为商用车领域的一线品牌。

那么,瑞立科密的真实实力究竟如何?

用技术说话:车企巨头的“安全搭档”

瑞立科密是一家专业从事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相关核心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总部位于广州。

历经20余年的技术深耕与沉淀,截至当下,瑞立科密已成长为员工数量近2500人的规模企业;并获取授权专利459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以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3项,并形成了22项与公司主营业务和产品密切相关的核心技术。

凭借这些技术专利矩阵,瑞立科密成功渗透至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执行器等核心部件,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链路100%自主可控;其自主研发的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协调防抱死控制技术、高安全多级异构冗余分布式系统架构控制技术等核心成果,成功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在这些技术支撑下,瑞立科密成为国内少数具备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EBS)、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电控空气悬架系统(ECAS)等主动安全系统正向开发能力的企业。其核心产品覆盖气压制动、液压制动、电控制动及线控制动等主流技术路线,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和摩托车等领域。

众多整车企业的认可印证了其强产品力。目前,瑞立科密的产品已配套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东风集团、北汽福田、陕汽集团、宇通客车、金龙客车、中通客车、中集车辆、奇瑞、吉利、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等国内主流车企,并出口至欧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瑞立科密直言,这在全球市场充分彰显“中国智造”的力量。

企业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和对科研人才的重视是取得上述成绩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瑞立科密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372.91万元、9678.97万元和1.16亿元。虽然绝对规模在行业内不算突出,但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三年分别为7.07%、5.50%和5.86%。

截至2024年底,其研发人员总数占总员工数的15.37%,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4.17%。

双核驱动,瑞立科密稳居上升通道

具体业务上,其核心业务板块主要有两个,分别为机动车安全主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业务,两大业务板块常年占据公司总营收的96%以上。

招股书显示,瑞立科密2022年、2023年、2024年营收分别为13.26亿元、17.6亿元、19.77亿元;整体规模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属于中等偏下的水平,并不具备强势的稀缺价值投资属性,或者这是也此番上市其市值表现并不凸显的主要原因。好在其业绩趋势长期是明显向好的。

期间来自铝合金精密压铸业务的营收分别为3.25亿元、2.9亿元、3.14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24.54%、16.47%、15.9%。机动车安全主动系统营收分别为9.64亿元、14.22亿元、16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72.71%、80.8%、80.92%。

纵向对比两大业务近三年的年度表现,不难看出,其铝合金精密压铸业务相对增长乏力,而机动车安全主动系统增长更凸显,营收占比也越来越高,符合当下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

盈利层面来看,其盈利能力也同比随着业绩规模的扩张得到明显提升。报告期内,其净利对应分别为1.05亿、2.39亿、2.75亿;扣非后净利分别为8069.95万元、2.29亿元、2.57亿元。

展望2025年前三季,瑞立科密预计营收为15.5亿至17.3亿元,同比增长13.82%至27.04%;净利润预计为1.99亿至2.23亿元,增幅为10.97%至24.36%;扣非净利润预计为1.84亿至2.08亿元,增幅为9.01%至23.23%。

可见,在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平稳增长、国产供应链实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瑞立科密仍处于明确的上升通道。

需要注意的是,汽车产业链话语权分层明显,整车厂和电池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中上游供应商普遍面临货款结算周期长、资金被占用等问题,尤其在行业价格战期间,下游常将成本压力向上传导。

工信部曾明确指出行业痛点:"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不成熟,延期支付直接影响企业投入"。

报告期各期末,瑞立科密年度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22亿元、5.76亿元和6亿元,占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7.49%、21.95%和21.11%,占比并不低。

为缓解这一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于9月15日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提出“80%预付条款”解决方案:即在价格未达成一致时,整车厂需按最近合同价的80%或开发定点价的50%先行支付货款。

短期看,该条款可为瑞立科密等中小供应商提供现金流保障,起到“止血”作用;长期而言,有助于推动产业合作模式从“零和博弈”转向“风险共担”,逐步构建工信部所倡导的“协作共赢供应链生态”。

智能化时代,瑞立科密需重新筑牢“技术立身”人设

瑞立科密是一家典型的以技术立身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已入选工信部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并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等荣誉,显示官方权威机构对其技术创新实力的认可。

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作为汽车电子控制的关键子系统,是制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过去,该领域的核心技术长期被采埃孚、克诺尔、博世、大陆等国际巨头垄断,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化进程。

瑞立科密早期正是窥探到这一竟况,并成功先发攻克技术难题而成长起来的。该公司于1999年实现气压ABS系统的小批量生产,到2001年完成大规模量产与市场配套,成为国内首家实现ABS批量生产的本土企业,逐步突破技术壁垒。

然而,随着汽车智能化产业趋势的自然演绎,瑞立科密想要在业内维护技术立身的“人设”,并筑牢其市场地位,显然需要拿出更多贴合未来需求的技术实力。

其此番上市募集资金的安排也透露了这点。根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大湾区汽车智能电控系统研发智造总部”建设、研发中心升级与信息化体系完善等项目。

瑞立科密直言,这些项目的推进,将有助于公司在线控制动、智能驾驶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进一步突破,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持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