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创板改革激活科创动能 易方达ETF领跑规模赛道
来源|中访网
责编|刘佳琪
在政策东风与产业升级的双重驱动下,我国科技创新领域正迎来资本市场的深度赋能。今年以来,科创板与创业板"两创板"行情强势启动,截至9月30日,科创板50、创业板指、科创创业指数年内涨幅均突破50%,其中科创创业指数更是飙升63%。行情回暖推动资金加速集聚,科创板相关ETF合计规模超3000亿元,创业板相关ETF规模突破2000亿元,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的枢纽作用愈发凸显。
政策层面的持续发力为两创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证监会9月底召开的"十五五"资本市场规划座谈会明确提出,以两创板改革为抓手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提升市场包容性与竞争力。这一部署与2025年陆家嘴论坛上吴清主席的表态形成呼应,其提出的"支持编制更多科技创新指数、开发更多科创主题公募基金产品",为资本流向科创领域指明了方向。从市场实践看,政策红利正加速落地:科创板"1+6"改革举措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将人工智能、商业航天等前沿领域纳入支持;创业板启用第三套上市标准,首单未盈利企业IPO申请顺利受理,制度包容性显著提升。
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的深化,推动两创板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上交所数据显示,科创板增设科创成长层后,已吸引四川腾盾科创、蓝箭航天等一批优质科技企业启动IPO辅导;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合指数后,高新技术企业权重占比达92%,战略性新兴产业权重占比79%,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等重点领域企业占比74%,充分彰显服务科创的定位。南开大学田利辉教授指出,本轮改革直击科技企业"轻资产、长周期、高风险"痛点,通过差异化制度设计为硬科技企业开辟融资"高速通道",推动资本市场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核心力量,在服务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目前两创板相关指数产品已覆盖宽基、行业主题、风格因子等多个细分类别,形成全方位布局体系。其中易方达基金凭借前瞻性布局与多元化产品矩阵脱颖而出,旗下创业板ETF(159915)、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创业ETF(159781)规模分别达1102亿、768亿、122亿,均位居同标的产品首位,合计规模超2000亿元,领跑行业赛道。
易方达的领先地位源于其精准的产品策略与深厚的投研积淀。公司构建了覆盖不同市值规模、行业主题与策略风格的产品体系:既有跟踪主流宽基指数的旗舰产品,也有聚焦小盘硬科技的科创200ETF等特色工具,其中科创200ETF跟踪的指数近一年年化收益率达23.24%,电子、医药生物等硬科技行业占比超60%。在运作管理上,通过完全复制法构建投资组合,运用指数复制技术降低冲击成本,力求跟踪误差最小化,凸显工具型产品的专业优势。其创业板ETF以日均29.55亿元的成交额与0.01%-0.03%的买卖价差,成为机构资金大额配置的优选标的,彰显市场认可度。
资金的持续流入与产品的规模优势,正转化为科技创新的实际动力。两创板ETF的发展不仅为普通投资者提供了分享科创成长红利的便捷渠道,更通过汇聚社会资金形成"耐心资本",助力科技企业跨越研发周期。数据显示,自6月两创板改革举措密集落地以来,沪深北交易所受理上市申请的134家企业中,两创板与北交所占比达88.81%,其中5家为未盈利科技企业,资本对科创的支撑效应显著。同时,股债联动机制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与权益类基金形成协同效应,覆盖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
展望未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循环将持续深化。随着科创板"1+6"改革与创业板深化举措的落地见效,并购重组"绿色通道"、多元估值方法等机制创新将加速推进,为科技企业整合资源、突破瓶颈提供支撑。在政策引导下,公募基金有望进一步丰富科创产品供给,易方达等头部机构或将凭借规模与经验优势,持续引领两创板投资潮流。
从全球竞争格局看,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撑能力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创板的崛起与ETF等产品的蓬勃发展,正是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实践。随着更多中长期资金通过专业化工具进入科创领域,资本市场将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功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资本动能,助力我国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