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管制再升级!从资源到技术全面锁死,美国难解“心脏衰竭”...
作者 | 尧风
01 稀土管制再升级!
10月9日,中国商务部公布最新对稀土相关技术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根据《出口管制法》新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乃至二次回收的全链条技术,未经许可不得对外转移 —— 连中国工程师境外提供技术支持都纳入监管。
这绝非普通政策调整。要知道,中国掌控全球60%稀土供应、91%钕铁硼磁体产能,而美国100%依赖进口的钇元素中,93%来自中国。当加州Mountain Pass矿山的稀土原矿还在等待运往中国冶炼时,中国已彻底关上技术输出的大门。
而且,对比今年4月的《出口管制法》,管控核心从7种中重稀土物项(钐、铽等)到全链条技术(含人才服务);限制方式从出口配额收紧到许可制 + 法律追责;漏洞封堵从未覆盖间接转移到禁止合资、顾问等曲线输出;市场影响也从价格单日涨3%到伦敦现货价飙涨7%+美股科技股震荡。这就好比先断了西方国家的粮食,再拆了西方国家的灶台。美国曾寄望于“买矿自炼”,但现实却给了美国一记响亮的耳光,那就是没有中国的分离技术,稀土矿不过是一堆泥土。
02 从资源到技术全面锁死,美国难解“心脏衰竭”
特朗普政府2025年推出“大而美法案”,砸1000亿美元信贷补贴关键矿产,却难掩政策连贯性缺失的硬伤。美国虽储备稀土金属,却连从矿石到磁体的基础加工线都没有,2022年紧急拨款3500万美元建磁铁供应链,至今仍未投产。
最重要的还是美国的技术代差与人才断层。中国通过20年攻关,将稀土分离成本降至美国的1/3,掌握重稀土精炼全部核心专利,而美国企业单吨加工成本高出30%-40%,且完全不具备重稀土提纯能力。此外,美国高校稀土专业学生数量较80年代下降40%,行业工程师平均年龄超55岁,“技术无人传承”已成定局。更何况,美国牵头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早已名存实亡。加拿大优先保障本土电动车产业,澳大利亚不愿放弃中国市场,刚果(金)拒绝让渡钴矿权,印尼逼美国企业就地建厂。美乌5月签署的矿产协议更显滑稽, 乌克兰矿品位低、成本是中国5倍,且位于冲突前线,2030年能满足美国多少矿产需求?
03 结语
当中国亮出稀土王牌时,美国2025年关税政策正变成自残工具。
今年5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对钴、钨加征25%关税,8月锂电池税率飙至173%,但美国稀土加工产能为零,加税直接转嫁给本土企业。福特汽车测算,每辆电动车成本增加1.2万美元,5月更因磁体短缺暂停SUV生产一周;雷神公司承认导弹制导系统产能下降30%,“没有中国技术,造不出合格磁体”。
即便美国将稀土对外依赖度从100%降至80%,仍有70%进口来自中国。更讽刺的是,“临时豁免”的稀土原矿运到中国加工后,美国企业还要花高价买回成品,等于给中国交了“加工费+关税”双重成本。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警告,若中国断供90天,78%美国国防承包商将停产,F-35战机生产线首当其冲。
从镓锗到稀土技术,中国正从“资源供应者” 变为 “技术守门人”。美国曾靠技术垄断全球产业链,如今却在稀土分离、永磁制造等领域沦为 “学徒”。
美国用关税筑起的壁垒,最终困住了自己的产业链;中国用技术实力确立的规则,正在重塑全球产业格局。霸权可以嚣张一时,但永远赢不了技术与时间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