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遏制”转向“本土优先”:美国战略收缩背后藏着多少无奈?
.
据《联合早报》转载《日经新闻》10月5日的报道,美国政府计划于10月公布国家防务报告,将对美国防务战略作出重大调整。五角大楼早在今年8月底就已完成这份新战略的草案,目前草案正在政府内部传阅审核。相较于2018年版的防务战略,这份新草案的核心导向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明确把“保卫美国本土”置于优先位置,一改过往把对抗中国、俄罗斯等主要对手作为战略重点的做法。这一转变意义重大,标志着美国正从过去“全球警察”的角色,正式转向“选择性介入”的战略收缩阶段。
.
在当前形势下,美国做出如此重大的“战略收缩”决策,并不是白宫和五角大楼突然变得理智,而是多重压力交织下的无奈之举,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方面原因。
.
首先,特朗普的“美国优先”理念,是美国战略调整的重要推手。特朗普一直把“美国优先”当成核心原则,这一理念深深影响着美国的战略走向。在他看来,美国长期承担的世界义务、对盟友的安全承诺,让美国陷入了“付出太多、回报太少”的困境。从经济层面看,美国为维护全球秩序、保障盟友安全投入了巨额资金,但这些投入并未带来与之匹配的经济回报,反而加重了财政负担。以北约为例,美国长期承担着北约大部分军费,可部分盟友在国防投入上却不太积极,这让特朗普觉得美国是在“替别人买单”。从政治角度讲,特朗普认为美国在全球事务中管得太多,分散了精力,反而忽略了国内问题的解决。他主张把资源集中到国内建设上,提升美国自身的竞争力,所以才推动美国退出一些国际组织和协议,减少对全球事务的参与,不愿再承担那些他认为对美国利益关联不大的世界义务和对盟友的安全承诺,试图通过“战略收缩”来实现美国的“自我救赎”。
.
其次,美国自身实力下降与国内矛盾激化,是促使它做出战略调整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美国自身实力不断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经济领域,美国面临着产业空心化、债务高企等问题。制造业的外迁导致美国国内就业机会减少,经济结构失衡。同时,美国债务规模不断攀升,已突破37万亿美元大关,高额的债务利息支出挤压了政府在其他领域的投入空间。在军事领域,虽然美国仍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与其他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部分领域甚至被超越。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军事技术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缩小了与美国的代差。例如,中国在高超音速武器、航母建造、第五代战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对美国的军事优势构成了强大挑战。
.
与此同时,美国国内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分裂加剧,种族矛盾、贫富差距等问题日益突出。政治极化现象严重,两党之间的争斗导致政府决策效率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国内治理策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再平衡,将资源向国内倾斜。特朗普的战略构想是,先在本土和西半球筑牢安全屏障,通过加强边境管控、提升国内反恐能力等措施,保障美国本土的安全。在亚太地区,则依靠技术竞争和盟友体系来牵制中国。美国加大对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试图通过技术优势来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同时,强化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盟友的军事合作,构建盟友体系,以分担美国的军事压力。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减少非核心领域的投入,将资源集中到关键领域,如太空、网络等,以应对新兴领域的挑战。
.
最后,中国综合实力以惊人的速度持续增长,是美国“战略退缩”的重要外部因素。这些年,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庞大的国内市场不仅为自身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也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强大动力。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如5G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中国已走在世界前列,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这无疑对美国长期主导的全球经济秩序形成了有力挑战。在军事领域,中国现代化建设成果斐然。先进战机不断列装,航母编队逐步形成战斗力,高超音速武器等尖端装备的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在周边海域和空域,中国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防御与反击体系,对美国的区域拒止能力持续增强。中国先进的防空系统、反舰导弹以及潜艇部队,犹如一道道坚固的屏障,让美国的海上和空中力量不敢轻举妄动。特别是中国具备对美国本土进行战略威慑的毁灭性能力,这一巨大转变彻底打破了亚太地区原有的战略平衡,迫使美国重新审视在亚太的军事战略,考虑调整兵力部署和作战方式,以适应新的战略环境。
.
特朗普政府的“战略收缩”,虽在短期内可以缓解美国战略透支的压力,但无法从根本上扭转美国霸权逐渐衰落的态势。这一变化,将加速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进程,为新兴国家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赋予其更多话语权,推动国际格局朝着更加均衡的方向演变。对中国而言,美国战略收缩是重大机遇,有助于减轻我国面临的地缘政治压力,妥善处理东海、南海等问题。美国只顾自身、不顾盟友的退缩行为,也将瓦解西方联盟的信任,为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创造条件。在台海方向,美国战略收缩意味着其对“台独”势力的支持力度会减弱,从而大大降低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外部干扰,为两岸统一提供新的契机。当然,挑战也客观存在。美国战略收缩后,一些地区暂时会形成“大国真空”局面,导致权力真空和局势动荡。中国在海外的利益,如投资项目、贸易通道等,可能会因此受到波及,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和风险。同时,恐怖主义活动也可能在这样的动荡环境中有所抬头,给中国的国家安全带来威胁。不过,中国有底气、有能力化挑战为动力,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中,以坚定步伐迈向民族复兴,书写大国崛起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