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真谞“九冠”与中韩围棋话语权之争
首届最高棋士战结束了,世界第一人申真谞在决赛三番棋中先输后赢,2-1击败中国新锐屠晓宇拿到冠军。
由于这是一个新比赛,对这个比赛的性质就存在很多不一样的看法。它到底是否该算一个新的世界大赛(韩国方面称“大满贯”)?而申真谞的这个冠军,又是否如韩国宣传那样是他的第九个世界冠军呢?
客观来说,这一比赛由于申真谞九冠王定义问题更具争议,更因为年初LG杯柯洁离奇错失9冠王而更让人难以接受。
关于一项比赛的含金量和性质,一般由比赛的历史、规模、奖金和赛制决定。而最高棋士战实际上是个新比赛,9人参赛,冠军奖金为2亿韩元,赛制为9人下循环赛后循环前两名进行三番棋决赛,用时规则为基础用时每方1小时每步加30秒。
因为是新举办的比赛,最高棋士战的含金量自然会受一点影响,像应氏杯、三星杯、LG杯这些历史悠久稳定举办的比赛看起来含金量会稍高一些,但很明显,这对于判定一个比赛是不是围棋世界大赛不是决定性因素。南洋杯和北海新绎杯是两个在2024年新举办的比赛,由于它们在规模赛制奖金等方面符合要求,它们很轻松被公认为世界大赛。
换句话说,一些比赛新被举办,本就是为了让它成为世界大赛而产生的。
今年上半年结束的南洋杯,申真谞夺冠,这也被认为是申真谞的第八个世界冠军
需要注意的事,围棋并不像足篮球这些热门项目,大部分比赛都不是很稳定,所以一个举办一个比赛,只要默认中日韩棋手均可参加,其比赛就可以被认为是世界比赛,而像LG杯这样的比赛,今年第30届中方罢赛前自然可以算世界大赛,之后则不太可能承认其世界大赛性质。
第30届LG杯,一共17名韩国棋手,5名日本棋手,2个中国台湾棋手
不过世界大赛还存在比赛规模的问题,这与参赛人数相关。如果一项比赛的参赛人数过少,涵盖的人员不够多,顶尖高手不能都有权利参加,其含金量会有损害。目前公认的8项世界大赛中,本赛参赛人数最少的是LG杯和春兰杯,均为24人。
而这次新办的最高棋士战的参赛人数仅为9人,在这一点上最高棋士战肯定会被攻击。
世界最高棋士决定战,此前叫最高棋士决定战,是韩国国内比赛
由于围棋不存在世界协会,因此围棋比赛的参赛权从来都是由主办方决定。虽然目前已经有一些世界大赛(如三星杯、烂柯杯)开始使用综合预选即非种子选手通过主办方官方的选拔赛决定参赛资格,但传统的世界大赛参赛资格分配还是直接给到各国棋协由他们自行决定。
所以,由韩国举办的最高棋士战,韩国的名额必然更多(4个),而日本和中国台湾各有一个名额,即使算上外卡,留给中国的名额最多也只有3个了。目前世界围棋的格局是一超多强,大量中国顶尖高手围剿申真谞一人,按粗略的goratings等级分排名世界前十有8人来自中国(除申真谞外的另一人也是日本的一力辽)。而又由于这个比赛人数过少,所以世界顶尖棋手的人数有疑问,但在围棋现有生态下,这也不算太反常。
不过虽然这个比赛人数很少,但9个人要下循环赛,想夺冠要下10盘棋。与大部分本赛在24人或32人只有决赛是番棋的世界大赛相比,这个比赛的盘数并不少,甚至比春兰杯等比赛更多。
但也有观点认为,最高棋士战以循环赛作为主体赛制(实际上在这个比赛还在韩国国内时就是打循环赛),是因为在目前的世界围棋格局下,申真谞在更大样本的循环赛下更容易稳定发挥,而在常规世界大赛的淘汰赛赛制中会受到偶然性的更大影响,因此这堪称是韩国为申真谞量身定做的比赛,结果最终申真谞也确实拿到了冠军。
接下来看奖金,最高棋士战的冠军奖金为2亿韩元,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数字。在现存所有世界大赛中,冠军奖金最少的是春兰杯,为15万美元。按照这项比赛宣布办赛时的情况(2024年初),15万美元折合约为1.96亿韩元(2024年1月8日汇率),这一比赛的冠军奖金是高于世界大赛地板春兰杯的,也可以看出当时韩国方面对这个比赛绝对是有期待的。
然而到了第一届比赛决出冠军的当日,情况却发生了变化。按照2025年9月12日申真谞夺冠当天的汇率,15万美元折合约为2.07亿韩元,这样最高棋士战的冠军奖金就严格低于任何一项世界大赛了。对于这样一项在其他方面指标都存在不小疑问的比赛来说,冠军奖金低于春兰杯堪称致命。要知道除春兰杯外,冠军奖金最低的世界大赛也是有25万新元(约为2.71亿韩元)的南洋杯。
有韩国网友认为,当年日本举办的富士通杯冠军在00年代中后期奖金仅为1500万日元,明显低于这一次的最高棋士战。但富士通杯早在2011年就停办了,用一个已经停办的比赛来证明新举办的一个比赛的含金量有失偏颇,况且这十几年间其实各项比赛的奖金也都在稳步提高。
最后要谈到用时规则了。现行的8项世界大赛的用时大体上来说都可以认为是慢棋,基础用时大约都在每方2小时到3小时之间(个别如应氏杯决赛是3个半小时),而本次最高棋士战为每方1小时。另外,围棋比赛一般都采用基础用时+读秒制,最高棋士战则采用基础用时+加秒制。
不过加秒制并非最高棋士战首创,中国和新加坡去年合力开办的南洋杯也采用加秒制。虽然加秒制本身比读秒制会稍微慢一点,但毫无疑问,最高棋士战是一个有些太快的棋,这样的棋作为世界大赛来考虑在很多人看来是很有疑问的。尤其是在这项比赛的规模、奖金、赛制三项都有很大疑问的情况下,这一比赛是否会被认定为世界大赛肯定存在讨论空间。
计时中读秒是包干制,规定时间内下规定步数,没下够判负,而加秒制是每下一步多加一定时间
我们前面介绍了是否是世界大赛的一些基本共识,但事实上,一项比赛是否是世界大赛的唯一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是中国围棋协会、韩国棋院、日本棋院三方共同认定其性质。如第一届应氏杯、最后一届百灵杯等人数只有16人,东洋证券杯和第一届BC信用卡杯等基础用时也只有1小时,但这些比赛还是被公认为世界大赛。
作为韩国方面举办的比赛,韩国各路媒体已经开始大肆宣传申真谞拿到第九冠,但韩国棋院至今没有明确说明,韩网友也在韩国记者的帖子下面询问韩国棋院的明确态度。
一些韩国新闻下的评论(谷歌机翻)
中国围棋协会对最高棋士战的态度也并不清晰。从国内网友的普遍共识来看,大家倾向认为最高棋士战是高规格B类世界赛,比亚洲杯电视快棋赛、国手山脉杯等稍好,但称不上“世界大赛”,我本人也比较认可这样的看法。
无独有偶,在最高棋士战这样1小时的棋被质疑的同时,韩国又推出了一项新的世界比赛——新韩银行杯世界棋仙战。该比赛冠军奖金为4亿韩元,是仅次于应氏杯的一项超高奖金赛事,32人参加本赛,采用基础用时每方40分钟、每步加30秒的用时规则。这项比赛还没有举办,但由于其超高的冠军奖金,它几乎必然被认为是一项新的世界大赛。
这项比赛的第一个问题是其名额分配为韩国14人,而中国居然和日本一样都为7人,与最高棋士战相比,中国棋手相对数量更低,与目前世界围棋格局更为不符。但由于这是韩国举办的比赛,因此虽然韩国方面的名额分配有些奇怪,中方作为单纯参赛拿奖金的一方也很难提出太多异议,而这项比赛更明显的问题就在于它的用时规则。
这里需要强调的地方是,为什么韩国一直在致力于推动快棋高规格世界大赛?
这可能与韩国目前国内的围棋环境相关。韩国现在国内的各种比赛目前的用时都非常短,40分钟、1小时的基础用时已经堪称慢棋,韩国围棋联赛目前的用时则是基础用时每方1分钟,每步加10秒的超快棋。这使得韩国棋手平时在比赛中大部分下的都是快棋,普遍缺乏高质量的慢棋实战比赛。
与此同时,又因为年初的LG杯事件导致今年中国围甲不再邀请海外棋手参赛,韩国顶尖棋手少有的每年十几盘慢棋实战比赛也不再存在,而现行的各种世界大赛无论是中方还是韩方举办,全部都是基础用时至少2小时的慢棋,韩国棋手既然缺乏这方面的实战,在这样的比赛中必然吃亏。
韩国棋院对此的办法就是举办高奖金高规格的快棋世界比赛,让这样的比赛被承认为是世界大赛,让韩国棋手能在世界大赛中感到更舒适。
从根本上,这是韩国围棋的一条自救之路,也是与中国围棋争夺世界围棋主导权的必然之举。
这里的原因说穿了也不复杂,就是关注度、收视率、广告、赞助商和钱。韩国围棋需要高观赏性的快棋留住观众,观众也确实很难一直看一盘进行5-6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慢棋。
为了让比赛能办下去,让棋院能活下去,韩国方面选择了缩短比赛用时,让收视率提升,让广告商和赞助商愿意进入围棋这个行业。
而对于中国围棋来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一条道路。无论是中国举办的世界大赛还是围甲的赞助商,很多时候是源自政府(烂柯杯、北海新驿杯)、国企(春兰杯)行为,也有少数是源自民营企业家自身对围棋事业的热爱(梦百合杯),这些比赛和赞助并不完全与观众收视等挂钩,是一种更脱离商业化的行为,因此有更能保证围棋所谓的纯粹。
今年梦百合杯因为赞助商梦百合床垫的老板倪张根要抵制卞相壹,使得无法和棋院达成一致,已经可以说是事实上停摆
然而,事物本来就是不断发展的。在80年代末围棋世界大赛产生时,围棋比赛的时间相比之前常见的每方5小时乃至两日制本就有一个巨大的缩短,这就是围棋为了适应当时商业化发展的改动。
到了今天,这样一项大家热爱却又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传统体育运动,自然也有跟随时代进行自我革新的可能性与必要。只不过由于中韩两国自身围棋发展方式尤其是资金来源的极大不同,两国在一些更显性的与围棋相关的部分正在产生冲突。
想要围棋更长久更良好的发展,无论如何需要更多的资金注入这个已经有些老态龙钟的项目。基于自身情况的不同,中韩两个围棋大国都走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但要想让围棋真的继续好下去,双方还是需要更多合作共赢,才能得到更美好的未来。
马晓春在知乎怒斥LG杯
但在LG杯事件余威犹在的今天,由于双方立场的巨大差异,世界围棋究竟会去向何方,没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