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来袭!海南为什么总是受伤?

今年第7号台风“韦帕”7月底刚刚光顾了海南。台风在岛上造成了严重损失,全省受灾人口将近8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43.83公顷,损坏房屋32间,直接经济损失达263万多元,并在海口等城市造成了严重的内涝,随后向西北方向扬长而去,再次在广东登陆。

500

目前,海南省和各受灾地区政府正在积极组织抢救抢修,安抚受灾群众。这是每年这个时候海南的常见场面——这座孤悬海外的大岛,总是饱受台风的侵扰。而年复一年的台风,也一次又一次地捶打海南人坚毅的性格。

500

隔壁的广东人民同样淡定,山竹来了也稳如泰山

(上图为网友神后期..)

前沿阵地大海南

海南岛是中国南海中的一座大岛,隔琼州海峡与对岸广东雷州半岛相望,是我国经受每年夏季热带气旋的前沿阵地。

在气象上,一般将中心进入北纬15°以北、东经114°以西的台风称为对海南有影响的台风。气旋的旋臂在这个距离上就可以开始对海南岛,尤其是其东部区域造成威胁,甚而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直接登陆海南,造成更大的损失。

据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万金红等人统计,1951~2014年间,进入这一影响区的台风共有432次,运气比较好的是2004年,没有任何台风影响到海南,其余年份平均每年都达到了6.75次。

向海南岛扑来

500

1990年以后,可能是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台风的生成数量比过去有所减少,登陆海南的自然也变少了。自90年以来,造成严重影响的台风为年均4.3次,年均登陆海南的2.7次。

但台风数量减少并不意味着灾害程度减小。自海南于80年代末建省以来,政策倾斜不断,岛上的投资热潮一个盖过一个,虽然当中出现了大量泡沫,但也确实留下了一些基建成果。再加上海南具有无可替代的旅游资源,经济建设成果越来越多,愈发经受不起台风的光顾。威力并不算大的“韦帕”过境就造成了20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就是实证。

这次的“韦帕”是从海南岛东北的文昌登陆

(图片来自http://typhoon.weather.com.cn/)

500

这还只是现代气象学对影响海南的台风的记载。在这种定义出现之前,其实海南早就已经是台风的重灾区了。当地地方志和民间记忆中有大量关于台风的记载。比如宋庆元七年1201年):“七月琼郡各州县刮飓风、 澄迈县城门毁,公廨倒,民舍崩。”“八月,飓风毁(崖州,今三亚)城门、 公署、 民舍殆尽。”

连宋代厚实的城墙城门都能催倒,可见台风在海南肆虐时的威力。所以在与台风长期进行斗争的海南各地,人们也逐渐掌握了抗击台风的特殊生存法则。

超级台风帕尔马统治下的北部湾

(图片来自NASA)

500

海南大学裴保杰研究了海南东北部乡村景观空间布局和建筑风格后发现,当地农村在房屋建设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和海南其他地方都有所不同。

这些农村所造的房屋大多为厚砖墙,厚度可达40厘米。这样一方面可以在闷热的夏季阻隔热量并透气,还能在台风季节到来时增加房屋的稳定性,以免快速损毁。当地人也不追求广厦高屋,喜欢让房子比树林矮一些,也有避风的效果。

至少不能输给他们...

500

平原地区的农村民居还会造上檐廊,这是一种延长、加粗的瓦片屋顶,能够减少雨水对墙体的腐蚀,也是淳朴的海南人为风雨中的行人提供的躲雨空间。

更重要的是,在海南东部台风区的民房上,很少能找到装饰性的结构,而且越是靠近海边,装饰性构件就越少。这是因为装饰性构件的稳定性不好,在台风季节容易被摧毁,不仅修复需要花费,更容易随风破坏其他结构,造成二次损失。

如果今年台风特别多

房子恐怕要到冬天再修了

500

因此在海南东部的村落游览,你会发现当地的民居都极为敦厚,就和它们的主人一样。

台风王中王

如果要在海南这个台风重灾区找一处超级重灾区,那么文昌必定会入选。没错,文昌不仅有鸡和航天基地,还有随时光顾的各式台风。

翻阅文献会发现,从清代到民国,文昌一地的台风报道极多,而且往往后果惨重,有时“文庙崇圣祠尽坏”;有时“商船覆没甚多”,还有“大风拔木……水涨丈余”的。气象学家根据历史记载反推,认为当时破坏力最大的台风风速可达55~62m/s,这已经超过12级风的定义了,在陆地上很少见,只有在台风降临的沿海地区会出现,是真正的超强台风。

屠佳雨等在2016年做的现代调查也发现,海南东部各城市的台风活动频次,文昌>琼海>陵水>海口>万宁>三亚。而且海南东部的最大台风风速也是在文昌出现的,高达69m/s。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风力并不会经常出现,超强台风的重现期仅在40年左右。

台风从文昌登录次数众多

(图片来自《海南台风历史之最》宣传册)

500

这背后的原因可能也会让文昌人有些绝望。

许向春等统计分析了海南岛台风路径的季节性特征,发现当地大致上有两类台风,根据季节和走向,可以分为盛夏的西-北-西向台风和晚秋的西北-北向台风。其中,盛夏台风主要发源于南海海盆北部,沿着既定风向很容易就影响到了文昌;而10月的晚秋冬季台风,则主要生成于南海海盆南部,但它的移动力比盛夏台风更强,一路向北也能抵达文昌。

看来是不打算放过文昌了

(首先是没放过菲律宾)

500

不过登陆文昌的台风虽多,当地台风季节的降水威胁却不是最大的。每年台风季节经常被大雨淋成落汤鸡的反而是五指山、乐东、保亭、白沙等地的居民。这就和海南岛的自然地势有关系了。

海南终不有这里最重要的两座山脉:五指山和黎母岭,山不算高,最高峰也没到2000米,但在地势低平的海南岛,已经算是奇峰了。台风气团来到山区时,会被迫抬升。海拔越高,气温就越低,混杂在台风气流中的水汽便会凝结为水滴,在迎风坡形成大规模降水。

夏季的五指山飘过一朵云

(图片来自wikipedia@Anna Frodesiak)

500

这些降水沿着山体下降,反映在位于山区河谷低地的五指山、乐东、保亭、白沙等县市,就会变成城内积水内涝。所以海南在台风季节的灾害并非只有东部迎击台风第一线的那些城市在承担。

不过相对的,当气流通过了山区,受到地面摩擦影响而强度减弱且气温上升时,降水就会明显减少。因此在今天的东方和昌江,台风季节的受灾情况一直是比较轻的,既没有风力的影响,也没有过量降水造成的内涝。

台风过境,五指山、乐东、保亭、白沙雨量惊人

而山背后的东方和昌江相对幸免

500

2014年连环灾

说起海南的台风,如果你没有一下子想起灾难级的2014年,那你肯定不是老海南。

台风打击接连而至,是台风季节受灾地区最怕的事情,往往是一次台风的救灾重建工作还没有落定,下一场台风就拍马杀到了。当年的海南,就经历了这样一次打击。

报告,菲律宾已经失守,“威马逊”即将到达海南

(图片来自wikipedia@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Satellite Services Division)

500

2014年7月18日下午,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翁田镇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了60m/s,并持续肆虐海南各地;9月16日上午,台风“海鸥”又在几乎同一地点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了40m/s。“威马逊”造成铺前湾出现罕见的特大潮灾、“海鸥”则造成海口、澄迈特大潮灾。

海南网友拍摄的威马逊来袭

(图片来自b站@我真的不是四七)

500

这就是在台风中最常见,也是造成损失最大的次生灾害——风暴潮。

发生在海南的风暴潮,是海面在热带气旋搅动下异常上涨的一种的自然现象,使得当地潮位大大超过正常值。最可怕的风暴潮,发生在台风与自然涨潮同时发生时,重叠的涨潮现象,会让水位得到双倍暴涨,普通堤坝根本无法防护,造成巨大损害。

来自台风“威马逊”的凝视

(图片来自wikipedia@NRL Monterey Marine Meteorology Division)

500

比如在“威马逊”侵袭期间,观测到的最高潮位达到了347cm,超过当地警戒潮位57cm。但这只是观测站附近的监测数据,在“威马逊”结束后,有关部门实地走访了文昌和海口交界处的登陆点,实测最高潮位达到了惊人的458cm。

风暴潮导致上位上涨水

只能往城市解压了

(图片来自youtube@hkweather)

500

巨大的潮水已经远远超过了海堤的防护能力,沿海几十个村庄几乎全部被淹没,共计6名村民死亡。而在全省范围内,12个沿海县市全部受灾,影响最大的还要数海产养殖业和捕鱼业。共计有2468艘渔船被毁,这可是渔民全部的身家。

救援人员也扛不住啊

(图片来自youtube@CNN)

500

“海鸥”也不遑多让。由于其登陆时遇上了天文高潮位,两者叠加最终创造了最高452cm的潮位,击穿了海口沿海堤坝,市内积水深达1.2米,多个居民区停水停电。其更是在全省打沉了1567艘渔船,仅澄迈一县,就损失了800多条。

天灾不可抗力,损失难以追回,我们能做的,只有不断提高科学预测的水平,准确预报台风的前进路线,尽早发出预警,组织有序的人员财产转移,尽一切可能减少损失,让海南更安全、更宜居。

参考文献

刘少军, 张京红, 何政伟, 等. 地形因子对海南岛台风降水分布影响的估算[J]. 自然災害學報, 2011, 20(2): 196-199.

甘申东, 章卫胜, 宗虎城, 等. 我国南海沿海台风风暴潮灾害分析及减灾对策[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3 (6): 51-58.

石海莹, 李文欢, 吕宇波, 等. 海南省 2014 年两次特大风暴潮比较分析[J]. 海洋预报, 2015, 32(4): 75-82.

刘少军, 张京红, 蔡大鑫, 等. 台风过程引发洪涝灾害的风险评估―以海南岛为例[J]. 自然災害學報, 2010, 19(3): 146-150.

万金红,张葆蔚,杨向权,等.海南省台风灾害特征分析[J].人民珠江,2016,37(1) :45 - 48.

屠佳雨, 高抒, 周亮, 等. 海南岛东部台风重现期及其时空分布特征[J]. 第四纪研究, 2016, 36(1): 184-195.

裴保杰. 自然地理因素对海南岛东北部乡村景观空间结构影响研究[D]. 海南大学, 2015.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