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水乡泽国为何成为水荒之国下-孟加拉国的水资源危机怎么解决?

孟加拉国工农业、饮用水都高度依赖地下水,马上就产生了地下水超采问题。

  它的地下水超采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就开始了。全国的地下水水位目前以每年0.5至3米的惊人速度下降。在旱季末期,一些地区的水位可以下降到地下50至80米甚至更深,而在几十年前,只要10米就可以打到地下水。

而在达卡市和西北部拉杰沙希等超采核心区,已经形成了大范围的地下水漏斗。

500

按此趋势下去,未来局部地区的含水层会被抽干。

伴随着地下水超采的有两个后果。首先是可怕的地下幽灵-砷污染。

孟加拉国是全球范围内地下水砷污染最严重、波及人口最广的国家。其情况被世界卫生组织描述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人群中毒事件。

我们所熟知的剧毒物质砒霜的成分就是砷化合物。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于2012年将砷列入一类致癌物清单。此外,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将砷含量限定为10微克/升。

长期饮用高砷地下水(>10微克/升)会使人体出现皮肤色素异常、角质化、乌脚病等慢性砷中毒病,甚至引起皮肤癌、膀胱癌等重大疾病。

孟加拉国不少人嘴唇发黑、手掌和脚掌出现角质化斑点,皮肤变厚、颜色加深,这与长期饮用砷污染的地下水有非常直接的关系,是慢性砷中毒的典型外部症状。

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调查报告,目前全球范围内7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高砷地下水分布,其影响的人口达2.2亿。其中90%位于南亚的孟加拉国和印度的西孟加拉邦。

500

孟加拉国人口聚集区在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这里近55%的地下水被认为既不适合饮用,也不适合农业生产。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在砷污染危机的高峰期,约有3500万至7700万孟加拉国人的饮用水源受到砷污染威胁,约占当时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到一半。经过多年治理,仍有1800万至2200万孟加拉国人的饮用水砷含量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安全标准。

500

孟加拉国含砷地区分布

孟加拉国的地下水砷污染是好心办成坏事的典型。

历史上,它的地表水如河流、池塘是霍乱、腹泻等水媒疾病的来源地。为了饮用水安全,上世纪70至90年代,在国外资助下,它大规模打了很多深层管井。霍乱这些水媒传染病的发病率确实下降了。

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科学家震惊地发现,大量深层地下水含有高浓度的砷。这场旨在拯救生命的运动,成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砷中毒事件。

那么为何孟加拉国的地下水会含有高浓度的砷呢?

喜马拉雅山脉的岩石中含有微量的砷。被风化后,从原生矿物中转移到地层内含量丰富的铁氧化物中。接着,富砷铁氧化物被雨水搬运至下游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的地下水中。

500

富砷铁氧化物是无毒的。地下水中的微生物和富砷铁氧化物发生反应,让原来被吸附的砷被释放并以离子形式进入地下水中。且主要以毒性很强的三价砷形式存在。砒霜即三氧化二砷中的砷也是三价砷。

500

砷还原释放概念模型

而孟加拉国发展农业和解决饮用水抽取地下水的行动,把将地表如来自池塘、稻田的富含有机质的水带入更深的地下水层。这位地下水中的微生物提供了新的食物,加剧了富砷铁氧化物被吸附的砷释放到地下水中的速度。

这就是孟加拉国开采地下水为何会产生如此严重的砷污染的原理。

要想减少砷污染的情况,可以打更深的井。通常最严重的砷污染发生在地下10到50米的浅层和中层含水层。更深的含水层如大于150米,通常含砷量较低。但这也可能把砷污染带到更深的地下水中。

其二是咸水入侵。

沿海地区的地下含水层通常与海洋相连。在自然状态下,地下淡水会流向海洋,有个天然水压,阻止海水入侵。但在地下水超采的情况下,地下水对海水的水压下降,海水随之侵入以填补被抽走的淡水留下的空隙。

此外,孟加拉国的水污染也特别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

  纺织和皮革工业是孟加拉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极其耗水。其需水量相当于孟加拉国6000万人一年的用水量。

  不仅如此,大量工厂还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废水中含有高浓度的有毒染料、重金属如铬、铅、汞、碱液、过氧化氢和其他化学溶剂。这些物质不仅使河水变色,更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构成致命威胁。

例如首都达卡附近的布里甘加河已被宣布为生物学上的死亡河流。在旱季,河水溶解氧含量极低,几乎没有任何水生生物能够存活。河水常常呈现黑色或深褐色,并散发出恶臭。

孟加拉国的水危机给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

  例如于2024年发生的水危机。这一年异常高温少雨,导致许多小型河流、池塘和水渠干涸。由于河流流量的减少,恒河三角洲出现了咸潮。海水沿河道侵入内陆,最远可达100公里以上,污染了河流和沿岸的地下水,导致饮用水和灌溉用水源变咸。

超过2000万人面临严重的饮用水短缺。在西南部地区,人们不得不长途跋涉数公里寻找淡水,或者被迫购买高价水车运来的水,这对贫困家庭构成了沉重负担。

有些地区,一罐约1000升的水,价格从平时的200至300塔卡暴涨至2000塔卡甚至更高,涨幅高达10倍。

纺织和服装业、皮革、制浆造纸、食品加工等耗水高的行业,有不少工厂被迫停产。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孟加拉国的水荒呢?

 常见的方法有收集雨水、海水淡化、河流和池塘等地表水污染治理、发展节水灌溉、发展雨季水稻种植、地下水回灌等。

其中收集雨水,只能部分缓解生活用水需求。而目前的海水淡化技术并不成熟,价格昂贵,没有大规模推广的可能。

而地表水污染治理、节水灌溉、地下水回灌等需要花海量的钱。

孟加拉国很难拿出这笔钱,而且这与很多行业的实际利益相冲突。

例如地表水污染治理,目前创汇大户成衣制造业就是工业污染大户。

它是全球第二大服装出口国,仅次于中国。服装出口占其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80%以上。

500

服装厂是高耗水、高污染的产业。孟加拉国要求所有出口型服装厂必须建设污水处理厂。许多大型工厂明面上照做。

但实际情况是,污水处理厂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因为运行成本如电费、化学品、维护费用很高。它只在检查时开启。平时则把污水直接偷排到河流中。

而且即便运行,污水处理厂也只能处理常规污染物如悬浮物、部分有机物。对纺织废水中的持久性化学物质,如重金属、偶氮染料、全氟化合物等难以有效去除。

而且还有大量的小厂根本没财力建设污水处理厂,也很难监管。

另外,更现实的问题是,谁来掏这笔钱?

近些年来,全球纺织产能转移到孟加拉国,是因为这里是成本洼地。这里的人工成本低廉,还有环保阻力小。

国际资本在这里建立服装厂,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做慈善。至于工厂产生的水污染,就被当地的老百姓给承担了。至于这些污染给当地老百姓造成什么危害,这不是国际资本该考虑的事情。

出现在孟加拉国身上的水资源危机,其实是发展中国家的常态。

节水灌溉、现代化污水处理厂、地下水回灌工程等都需要海量的资金。对于孟加拉国来说,它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做这些事情。

孟加拉国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成衣制造业,又耗水又高污染。但是它现在还必须做这个成衣制造业,不然国家会更穷。但一旦做这个产业,又加剧了河流污染和地下水超采。而孟加拉国要治理环境的钱,还来自于这些产业创造的财富。

这是一个很让人头疼的悖论。

而对于孟加拉国来说,水污染治理这种长期才能见效的事情,往往被迫延后。因为它的预算优先项是扶贫、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如道路、电力等更直接关乎民生和经济增长的事情。

所以这些问题,短期内很难解决。

而我们常提到的很多国家发展过程中先污染后治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多的是不得已的无奈选择。

孟加拉国正是一个在要经济增长还是要环境保护间艰难挣扎的国家。

而在未来,孟加拉国要抓紧时间解决水资源危机。

由于未来孟加拉国的人口增加,对于粮食需求还会加大。为了养活国民,孟加拉国还会加大地下水开采力度,这很可能让地下水中的砷被激活,形成新的污染。

另外,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会上升,这会让地形低洼的孟加拉国的咸水入侵现象更严重。这会让可用的淡水变得更少。

最后,还是祝愿孟加拉国好运,能早日解决这些问题。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