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把消失的底商带回来

500

长三角MOMO

互联网到底该如何与人间烟火和谐相处?不应该是剥夺,而是赋能,人间之所以是人间,是因为人,人需要烟火,互联网需要把人带回烟火之间。

我从北京的海淀四季青地区,搬到杭州的未来科技城,我最大的一个感悟就是,底商似乎一下子消失了,在这座新城里,崭新的社区,很多都没有底商,吃饭便成了我最大的问题,直到我后来发现,开车去往不远的老余杭,那里有很多美食。

现在的城市,在我看来,有两种生存状态。

一种是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有自己生存法则的老城区,道路逼仄,人流熙攘,贩夫走卒往返于街道两边的商铺之中,街坊邻居热情地打着招呼;还有一种则是高楼林立的新城区,这里的道路宽阔,一切都秩序井然,小区用一圈又一圈的铁栅栏保护起来,人与人之间,脸上写满了陌生,人们热衷于吃喝拉撒都用互联网来完成。

互联网的存在,到底是让人类的一切生活都被移植到网上,彻底失去烟火气,还是作为一个工具,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合理,赋能烟火气。

这是我作为一个跑了接近二十年互联网科技报道的老媒体人的思考,在过去十年的时间里,移动互联网跑马圈地,彻底改变了我们社会的运行法则,我们的社会,相比全球其他国家,都要更加赛博朋克化。

今天,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依旧痴迷于自己的营收、规模、用户时长,恨不得人们可以在他们的软件里过完一生,这样选择的弊端,也在逐渐产生,人们不愿意出门,一切都用最简单的生存法则替代,年轻人下班后,躺在家里刷短视频、吃外卖,对于美好的追求越来越弱,人与人的联系越来越弱,如何把烟火气还给社会?这是每一个对人类社会有责任心的互联网企业,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

絮絮叨叨地啰嗦后,这个问题的核心就是:互联网的存在,应该是加持人间烟火,而不是剥夺。

高德最近推出的扫街榜,让我看到了一丝丝希望,互联网与人间烟火和谐相处的一丝丝希望,而在此之前,我最喜欢的互联网产品则是大众点评,这是我在此之前,探索人间烟火为数不多的软件之一。

在我看来,一款互联网产品,如果真正想赋能人间烟火,最重要的几个要素如下。

第一,有没有一个可靠的评价体系。

第二,有没有很低的准入门槛。

第三,有没有可持续的分润标准。

为什么说评价体系很重要?

因为这是一个造假门槛很低的时代,几乎所有的商人都知道数据作假,直播刷量,带货刷订单,商铺刷好评,很多好的商业模式和初心,最终都毁于假数据,不解决这个问题,劣币就会驱逐良币,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做产品的餐饮店老板,可能已经七老八十,努力工作了一辈子,哪里可能会跟年轻的餐饮店老板去竞争,苍蝇馆子越来越少,但是网红店越来越多,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高德扫街榜,引入了支付宝芝麻信用体系搭建的评价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这一点,这样一来,哪怕有作假的空间,成本也会非常非常高,大部分投机取巧的商户,就不愿意再去投入,确保大家在一个公平的评价体系里做生意,这才是核心。

我之前在安徽宏村吃过一家非常好吃的馄饨店,但是在线上的评分体系中,一直分很低,老板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我问她为什么不做做线上评价,她说不懂,无所谓,不靠这个做生意。

一部分人,会在店里利用各种好处制造好评,一部分人,从来不在意评分体系,这就造成了两种局面,到底是把饭菜做好重要,还是把评分做好重要,这成了两种经营思路。

为什么说准入门槛很重要?

一个城市里,米其林在哪里,黑珍珠在哪里,这几乎是人人想知道就立刻可以知道的事情,但是好吃的苍蝇馆子在哪里,好吃的家常菜在哪里,这才是一个大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其实需要更多的客流量,来成全平民化的米其林和黑珍珠,毕竟在米其林遍地的日本,其实有很多餐厅,价格并不贵。

互联网服务人间烟火,首先一点就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为张三有实力,广告投得多,你就把流量全给张三,把餐饮体系做成一个广告系统,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因为大部分的小餐饮店从业者,都是规模很小很小的生存状态,利润很薄,个人互联网素质很低,并不具备线上运营能力,甚至入驻平台都是困难题,准入门槛就是一个大问题。

前几天,高德扫街榜发布全国top100,就很有意思,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人均不过百的榜单,榜单第一名是位于广西北海的“越乡小厨”,老板的“获奖感言”也非常朴素:我就是在小地方做点小生意。

如何让人均人均7元的糖水铺,胡同深处的小面馆,小镇小村里的农家餐馆,被更多的人看见,让真正的平民美食爱好者能够发现这些地方,这才是餐饮生意“小而美”的本质。

为什么说可持续性的分润标准重要?

中国大部分的小餐饮店,都是夫妻老婆店的模式,最多雇佣一两个人,每个月的利润,看起来比例不低,但是最终算下来,也仅仅只够几个人的工资,然后算到自己头上,也就一个辛苦钱,在没有线上流量平台进来之前,大家无非就是最好三公里以内的口碑,并没有人进来分钱,但是线上平台进来之后,尤其外卖市场爆发后,每个餐厅的覆盖面积可以达到了十公里,甚至更远,这直接导致了原有的生意体系崩塌,原本一个人的生意,突然多出来一个平台分钱,而且客流也掌握在别人手里,做产品的心思,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产品以外的地方。

当年,360能在杀毒软件市场迅速杀出重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免费”,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一书中,举了大量的案例,什么地方可以用免费,什么地方不可以用免费,免费如何带动生态,最终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循环,高德CEO郭宁说,高德扫街榜永远都不会商业化,潜台词就是,这份榜单不会接入广告,会免费服务大家,免费既保障了评价体系的公平,也保障了商户的承受能力。

从口碑到高德扫街榜,阿里多年以来,其实一直没有放弃线上线下打通问题,在多次失败之后,这一次看来,取得一定成果的可能性很大,这里面有两个势能,我们必须看到。

第一个势能,餐饮行业多年以来的积怨已久,格局一直没有变过,大家想要打破现在局面的动力是有的,有一个免费的解决方案,起码基础数据方面,就不用担心,能够做到数据量拉平。

第二个势能,从AI到淘宝闪购,再到高德扫街榜,阿里整个体系的业务,今年重新回归高速增长的状态,股价今年累计增长了120%,团队内部动能足够,业务从之前的混乱状态,一下子变得清晰明了。

但是,作为一个用户来说,目前高德扫街榜体验下来,感觉虽然解决了很多问题,但是如果能在趣味性和交互性上加强一些属性,就会有更大的机会,很多用户现在喜欢在小红书分享自己探索人间烟火的心得,如何在小红书和大众点评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份榜单的价值,才会持续下去。

比如,人人都说杭州是美食荒漠,但是你仔细去看一看高德全国TOP100的餐厅榜单,就会发现,杭州竟然有4家,超过常理美食很多的广州,广州仅仅只有2家。

这就是新的变化,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区别。

500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