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蒙着白布在吃啥?钓鱼佬为啥怕“死鱼正口”?
【科学新闻】
韩国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新的痘痘贴,7天完全消痘。
在2个月前发表的一篇小型研究中,韩国的研究团队表示开发出了一种新型痘痘贴。这种新的痘痘贴采用特制的微小尖刺阵列,有助于将祛痘化合物输送到皮下。在贴的时候,这种痘痘贴也不会轻易移动,从而避免引起皮肤刺激。
新型痘痘贴,图源:参考资料[2]
痘痘贴,或称祛痘贴,通常是一种半透明的圆形胶贴,适合在痘痘出现脓包、有组织液或皮脂分泌时贴上,可以吸取痘痘中的脓液和其他分泌物,形成一个湿润密封的伤口愈合环境,从而帮助痘痘快速愈合,并防止外界细菌污染和二次感染。
当然,这是使用痘痘贴的理想情况。事实上对大多数人而言,痘痘贴的使用效果似乎都比较一般,既不会有很好的改善效果,也不会加重“痘”情。而对一些对粘合剂敏感或过敏的人而言,痘痘贴还可能造成一些皮肤损伤。
图源:universe.roboflow
在这次韩国团队的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3D打印制作了带有微小尖刺的微阵列,其制作材料为常见的护肤成分——透明质酸,还混有抗菌剂或抗炎剂。牢固覆盖住痘痘之后,贴片上微小的尖刺会将抗菌或抗炎化合物直接输送到皮下。
在临床试验中,20名实验参与者先用抗菌贴,再换上消炎贴。一周后,参与者们接受治疗的痘痘完全消失,而且,皮脂(一种保护皮肤但分泌过多也会让人长痘的物质)分泌也显著减少。
研究人员正在争取今年秋季在韩国和美国推出这种新型痘痘贴。
在药物输送和伤口敷料中,自锁微阵列可以提供更好的附着力。图源:参考资料[1]
【大开眼界】
钓鱼佬最怕的“死鱼正口”怎么回事?
钓鱼佬天不怕地不怕只怕“死鱼正口”——也就是碰到死鱼正好咬钩。
这种情况不仅容易和超自然事件联系,而且有说法是遇到了就再也钓不到正常鱼了,必须打道回府。也就是“死鱼正口、收杆就走”。
其科学解释如下:
首先,鱼临死前张大嘴,最可能解释是水中缺氧或水质恶化导致鱼感到窒息,由于肌肉痉挛和尸僵死后也会保持这个状态。
水缺氧意味着鱼的密度可能过大,所以在这里下钩自然更容易钓上来沉底死鱼,水质恶化自然也更容易钓上来其他品相不好的鱼。
死鱼正口 图源:网络
其次,死鱼本身会引来其他水生动物来啃食,钓鱼人下杆前都会观察下水面状况,看起来隐约有鱼的地方更可能下杆。钓鱼人心里可能还美滋滋地想省了打窝了,但其实钓到死鱼的几率自然也随之增大。
还有一种情况是鱼是属于濒死状态,虽然钓上来一动不动无力挣扎,但在水底下还是会有微弱的呼吸,可能会把鱼钩吸进去。
最后是结构与水流的巧合:鱼嘴具有刚性结构,源于坚硬骨骼或层状软骨,不易腐烂且易挂钩。
常见的几种鱼类颌骨,大多带有坚硬的角质蛋白 图源:floridamuseum
水下暗流可能会使鱼钩不停摆动过鱼的全身,最终卡入嘴中——看似“正口”,实则是水流与物体特性共同作用的概率事件。
总之,死鱼正口是个和超自然毫无关系的概率事件,和拖鞋、塑料袋之类被钓上来没有本质区别。
【大开眼界】
这些人蒙着白布在吃什么?
图源:电影《法式火锅》截图
上图是法国人在吃一种禁忌食物。用白布盖头,是因为他们自己也觉得吃这种东西是恶魔行为,盖块布可以“躲避上帝”。
也有说法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香气和风味。
他们吃的,就是一种流传自古罗马的美食:烤圃鹀!
圃鹀属于雀形目鹀科,无论是颜色还是大小,乍一看好像是在cos麻雀。但是鹀科很多鸟的命运都比麻雀悲惨,因为据说它们太好吃了。比如说我们熟悉的禾花雀,学名就是黄胸鹀,已经被吃成了“极危”状态。
撰文丨科学新闻-Cloud、大开眼界-乌其多
参考资料:
新型痘痘贴
[1] Park J, Kim J, Shayan Fakhraei Lahiji, Kim YH. Dual-Phase Antibacterial and Anti-inflammatory Self-Locking Microarray Patches for the Effective Treatment of Acne Vulgaris.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Published online July 31, 2025. doi:https://doi.org/10.1021/acsami.5c07718
[2] Clear skin in a week with this breakthrough acne patch. ScienceDaily. Published 2025. Accessed September 29, 2025.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9/25091908525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