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之前,不再看就没排片了
作者 | 我是影小妹
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同事在上班途中意外撞见100万美金,周围空无一人,你会怎么做?
是选择报警归还,还是抱着侥幸心理私吞?
这个问题,最终都在最近的新电影里出现了——
《逃离抢钱镇》
这部豆瓣评分7.5的小成本犯罪悬疑片,没有宏大的特效场面,却用环环相扣的剧情和黑色幽默的风格,把“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道理剖开在观众眼前。
故事发生在一个名叫天意镇的小镇,这里看似安静到无聊,最多只有酒吧打架、偷船这类小麻烦,实则暗流涌动。
男主泰瑞是镇上的老警察,已经在这里任职十六年。
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早就没了刚当警察时的理想,活成了职场“老油条”。
上班时带着新人闲逛,传授“喝免费咖啡”的小技巧,借着职务便利揩油,甚至还和一位已婚华人女性有私情,经常趁对方丈夫不在家时上门“深入交流”。
而新来的警察威尔,则和泰瑞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是他警校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来这个偏僻小镇的原因很简单:怀孕的妻子佩姬想换个安静的环境待产。
按照队长莫非的安排,泰瑞负责带威尔熟悉环境,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带新人”的任务,会把两人拖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班第一天,泰瑞就带着威尔“实践”起了自己的工作日常。
他把车停在情人家门口,让威尔在车里把风,自己则进去“休息”。
威尔虽然对这种工作态度不满,但初来乍到的他只能忍下。
可没过多久,威尔就接到了局里的紧急通知,要处理一起编号为11-15的案件。
在美国不同地区案件编号不同,威尔之前生活的城市里,11-15代表“入室盗窃”,情况紧急。
他在车外疯狂敲门,想叫泰瑞一起出警,可正在屋内翻云覆雨的泰瑞压根没听见。
更不巧的是,情人的丈夫突然回来,威尔没办法,只能独自赶往报案人家里。
抵达报案地址后,威尔发现一楼大门敞开,他一边大喊“警察”威慑可能存在的盗贼,一边小心翼翼地往里走,可回应他的只有寂静。
等他紧张地走上二楼,却看到了让他意外的一幕:所谓的“受害者”切洛特太太(小镇首富华勒斯的妻子)正戴着耳机榨果蔬汁,一副岁月静好的样子,根本没有什么盗贼。
原来这是一场误会,没人真的报案。
可此时的威尔已经高度紧张,当弯腰捡东西的切洛特拿着菜刀突然站起来时,他下意识扣动了扳机。
万幸的是,子弹没有射中切洛特,但却彻底激怒了这位彪悍的女人。
作为首富的妻子,切洛特根本不给威尔解释的机会,两人很快扭打在一起。
切洛特力气极大,甚至对威尔使出了锁喉,就在威尔感觉天旋地转时,意外发生了:切洛特的头不小心撞上了餐桌,当场死亡。
威尔彻底慌了,第一天上班就闹出人命,他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算是完了。
随后赶来的泰瑞勘察完现场,刚想上报,突然意识到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案发时他正在情人家里,一旦上级追查,他必然会因玩忽职守被开除,甚至可能失去退休金。
愤怒的泰瑞对着威尔破口大骂,还发泄似的踢倒了沙发边的一个篮子,可下一秒,两人都愣住了:篮子里洒出来的,是整整一百万美金。
这笔天降横财,瞬间改变了两人的想法。
泰瑞率先冷静下来,他看着这笔钱,眼中满是贪婪与算计,开始劝说威尔。
威尔一开始还在犹豫,试图坚守警察的原则,可一想到即将出生的孩子和拮据的生活,对改变现状的渴望最终压倒了良知。
两人达成共识:伪造案发现场,把这起意外死亡伪装成入室抢劫杀人,再找机会把钱藏起来,等风头过后平分。
他们清理了现场痕迹,伪造了盗贼闯入的假象,还特意为彼此制造了不在场证明,随后才以“出警警察”的身份再次回到现场。
死者的丈夫华勒斯赶到后,表现得悲痛欲绝,诉说着妻子生前的种种优点,还发誓要让凶手付出代价。
可在初步调查中,泰瑞和威尔发现了第一个疑点:华勒斯说家里什么都没丢,完全没提那100万美金。
难道华勒斯不知道这笔钱的存在?答案是否定的。
这笔钱本就是他为杀手准备的。
表面上是小镇海鲜大亨的华勒斯,其实早已负债累累,还和秘书搞在了一起。
为了摆脱困境、和秘书开启新生活,他早就策划了一场“杀妻骗保”:先给切洛特买了巨额保险,再雇佣杀手,约定杀手得手后拿走这100万作为报酬。
所以当华勒斯回家看到妻子的尸体和空篮子时,第一反应是杀手“拿钱办事”,可当他联系杀手时,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说法:杀手赶到时,切洛特已经死了,钱也不见了。
杀手声称自己特意空出一整天,却什么都没得到,于是给了华勒斯48小时期限,要么拿出钱,要么拿命抵。
华勒斯没办法,只能开始追查钱的去向,第一个怀疑对象就是妻子的按摩师。
原来华勒斯早就知道妻子和按摩师有不正当关系,在接受警察询问时,他还故意把嫌疑引向按摩师,想借警察的手除掉这个“情敌”。
可华勒斯没想到,按摩师不仅没被他算计,反而掌握了更致命的秘密。
事发当天,按摩师其实就在切洛特家的楼上,楼下的动静让他起了疑心。
他躲在楼梯口偷窥,正好看到了泰瑞和威尔伪造现场的全过程,也听到了两人商量藏钱的对话,甚至知道了钱的藏匿地点。
按摩师没有选择报警,而是打起了这笔钱的主意。
他计划着偷偷把钱拿走,然后带着老母亲远走高飞。
可还没等他动手,华勒斯就带着秘书找上了门。
双方一言不合就爆发了火拼,最终伤亡惨重。
躲在暗处的威尔看到这场“大屠杀”,不仅没有害怕,反而暗自开心。
他觉得这会让所有人都以为切洛特的死是三角恋引发的仇杀,正好能掩盖他们的罪行,等风头过去,他和泰瑞就能安心分赃。
可威尔不知道的是,他的妻子佩姬已经先一步动了手脚。
早在威尔回家后,他就因为顶不住内心的压力,违背了和泰瑞的约定,把凶杀案和100万美金的事告诉了佩姬。
但威尔刻意隐瞒了自己才是导致切洛特死亡的“真凶”,反而把责任都推到了泰瑞身上。
佩姬得知有这笔巨款时,第一反应是兴奋。
孩子快要出生了,家里正需要钱。
可当她听说要和泰瑞平分时,又开始担心泰瑞会独吞,于是决定试探泰瑞的为人。
可泰瑞也不是好惹的,他察觉到了佩姬的心思,还用自己的方式警告了她。
佩姬意识到自己可能有危险,便决定先下手为强,悄悄把钱拿走了。
可以说,接下来的剧情,所有人都被贪婪裹挟着走向毁灭。
没有人成为最后的赢家,这笔100万美金,最终成了所有人的“催命符”。
《贪婪的人》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用多线叙事的手法把故事讲得杂而不乱,剧情环环相扣,每一个伏笔都在后续得到了呼应。
影片没有刻意塑造“好人”或“坏人”,而是用黑色幽默的风格,展现了普通人在金钱诱惑面前的真实反应:
泰瑞从“老油条”变成贪婪的同谋,威尔从坚守原则到放弃良知,佩姬从期待安稳生活到被欲望吞噬,华勒斯为了私欲策划杀妻,按摩师为了钱选择隐瞒真相……
他们原本都是生活里的普通人,却因为一笔意外之财,露出了贪婪的獠牙,最终被自己的欲望吞噬。
泰瑞贪的是退休金和不劳而获的财富,威尔贪的是安稳的生活和逃避责任的机会,佩姬贪的是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华勒斯贪的是摆脱困境和新的感情,按摩师贪的是带着母亲离开的资本。
这些看似微小的“欲望”,如果不加以克制,就可能像电影里的100万美金一样,慢慢侵蚀我们的良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正轨。
《贪婪的人》没有给我们讲大道理,却用一个残酷的故事告诉我们:人生没有捷径,贪婪终会付出代价。
与其被欲望操控,不如学会知足。
我们或许不能拥有一切,但却能在坚守底线中,拥有安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