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李显龙,新加坡就要走下坡路

500

最近新加坡的总理出来讲话了,说在中国年轻人有一种现象叫做躺平,在日本年轻人在试图当蛰居一族,连门都不想出。

 

在欧洲和美国,流行着无声的辞职,降速生活,或者大辞职浪潮,这些东西都不好,会影响到新加坡。在新加坡,新加坡政府要想方设法,竭尽所能,逆转这一全球趋势。

 

至于新加坡政府会有些什么措施,这位总理说,要从教育和就业等多方面来进行改革。打算首先在这个任期内,加强对儿童早期发展的投资、加大对弱势家庭子女的援助、修改小六会考计分方式,以及在中学全面推行科目编班制,彻底消除一考定前程的恶性循环。

 

我们知道一个年轻人有个工作,按时上班,积极学习,业余时间打打游戏,不赌博不打架不搞黄色不吸毒,这就是好青年。

 

新加坡的问题是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想要在新加坡反蛰居,这就叫痴人说梦,2015年的时候马云去香港,讲香港的年轻人因为有特殊的历史和特殊的地位,所以有全球的视野,丰富的知识,但是就是不敢创业。因为害怕问题。

 

马云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问题,我爸当时有我爸的问题,我爷爷有我爷爷的问题,创业是个勇气问题,不是说害怕问题就不存在了,问题永远存在,但是创业需要的是走出这一步的勇气。

 

同一时期的新加坡,出现了最早的尼特族,尼特是NEET, 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缩写,指的是既不愿意上班、也不愿意上学、更不愿意接受培训的年轻群体。

 

我们并不清楚新加坡总理的自信是哪里来的,新加坡的年轻人在吐槽,在抱怨,在蛰居,在辞职的时候他们无动于衷。

 

要等到全世界的年轻人都开始吐槽的时候,新加坡的政府终于发现问题了,问题是这个浪潮就是新加坡搞出来的,这个时候站出来抵制了,新加坡在2013年就出现了尼特族,甚至比马云在香港的演讲还早两年。

 

搞得好像自己很无辜,一切问题都是因为中国日本欧洲美国,跟自己毫无关系。新加坡早期的问题是盲目拉高高等教育的比例,但是本地又没有对应的工作。

 

在2013年的时候,如果是中日欧美,青年毕业了可以去别的地方,这个城市没有,那个城市有,新加坡就一个城市。

 

香港的年轻人没勇气单纯是房价太高了,年轻人只是抱怨,但是还是在努力接受培训,努力学新技能就业的,美国的年轻人在努力的转金融,欧洲的年轻人在跨国就业,外来和尚好念经。

 

新加坡控制了半天房价,不提供对应的培训,金融行业也没有大发展,没有抓住机会,也不鼓励年轻人外流去别处就业,最后创造不出来就业岗位,虽然房价低,但是工资更低,于是出现了一群觉得干啥都没有用的年轻人。

 

自己为了新加坡的教育产业多卷点钱,大肆扩张高等教育,等到年轻人就业困难后无动于衷,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浪费掉了后,现在站出来反躺平了。

 

人的脸怎么可以这么大?

 

自己把年轻人逼到无路可走,新加坡在十几年前就搞得年轻人甚至连找个工作按时上班,下班就打打游戏都做不到了,现在出来说都是世界各国影响了我们,我们要反对。

 

一边骂中国人躺平影响新加坡,一边骂美国人辞职潮影响新加坡,骂完中美还要骂欧洲和日本,好好的一个国家,怎么就开始学波兰,非要把所有人都得罪一次呢?

 

看来是新加坡发展全靠李显龙左右逢源,离开了李显龙,真就办不成事情。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