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心想管理一个学生,那是为了他好,只要手段适度,适当的体罚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文由“梅溪居士”推荐,来自《“育英中学教师体罚学生”,济南通报调查结果》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初一时我闺女考入了他们初中的培优班,每天早晨7点到校,晚上8:30离校,中午休息两个小时。由于跟小学比学习压力一下子大了很多倍,孩子们一时适应不了成绩起伏不定。特别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在底下爱说小话,老师头天晚上要求背的东西,晚上因作业量大背诵不积极,第2天背不下来。班主任和代课老师想了很多方法,但是成效不大。后来商量说要不要背不下来或者上课时说话就打手心,有的老师害怕家长告状,就表示反对。后来班主任决定把这个事情跟家长们商量商量。如果哪个家长反对,那么他的孩子就不接受这项体罚。我和大多数家长同意了这种做法,有个别家长表示了反对。随后班级上就按此进行了执行,经过一段时间发现确实效果比较明显。咱们上课的注意力上去了,背诵的效果也好起来了。可能逐步的孩子们也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慢慢的这项规定就逐步的消失了。我闺女也挨过几次打,我问我闺女老师到底打的疼不疼,她说刚开始打的比较狠,后来越打越轻了,就变成象征性的。我认为小孩子心性不定,有时候自控能力是比较差,相应的体罚措施是应该有的,只要跟家长孩子沟通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一般孩子们是易于接受,家长也能理解的。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因为他们学校重点班培优班和普通班成绩学生品性差别巨大,学校为了让普通学生不影响到重点班和培优班,专门把这些培优班和重点班及一般学生分到不同的楼上,分别进行管理。这样把对愿意学习的学生不良影响降到了最低。我闺女他们初中普通班也有对学生进行霸凌的,甚至发生过学生为了反抗霸凌把对方捅成重伤的情况发生。但我闺女他们一直被保护的比较好,这些霸凌现象从来没有在他们这些学生身上发生过,我闺女从而顺利的完成了初中学业,考上了我们市最好的高中。
我觉得老师如果真心想管理一个学生,那是为了他好,只要手段适度,适当的体罚也是可以接受的,如果老师真的放弃了对一个学生的管理,对学生,特别是一个初中生来说才是真正的灾难。初中是一个孩子心理身体成长发育的非常快速变化的一个阶段,孩子受外界的影响,从德智体各方面往好的方面发展,需要家长和老师同时付出巨大的心血。但是往坏的方面滑下去速度确可以非常的快。如果能遇到一个愿意管理的好老师,有时真是人生中的一种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