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察”第44期|新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中俄关系对话
9月1日,北京对话举办第44期“洞察(Insights from Insiders)”系列讲座。本期讲座以“新地缘政治格局下的中俄关系”为主题,邀请莫斯科国立大学教授,俄罗斯特命全权大使弗拉基米尔·雅库宁(Vladimir Yakunin)主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前副所长丁一凡主评。
亚库宁在发言中指出,世界正经历一场系统性、根本性的全球变革。传统的西方主导国际秩序正在崩塌,美元体系、联盟政治和价值观冲突加剧了当前国际关系的不稳定性。他强调,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西方现代性模式的系统危机。在这一背景下,俄罗斯与中国致力于推动国际秩序多极化,并通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等平台促进文明间对话与经济再全球化。
亚库宁回顾了俄罗斯在历史不同阶段与西方关系的变化。他指出,从彼得大帝时代起,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始终伴随对先进技术和发展模式的学习与引进,但这并不意味着俄罗斯完全“西方化”。相反,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的独立文明体,拥有自身独特的发展逻辑和国家利益。在当前阶段,俄罗斯推行的“向东看”政策和对华合作,是基于对国际格局变化的战略回应,而非短期策略。
他强调,中俄合作不仅局限于政府层面,更应拓展至社会、学术、科技与青年交流等多个维度,从而夯实两国关系的民意基础。他呼吁两国智库和学术界应加强联合研究,共同构建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理论框架和价值观工具。
中方专家围绕俄罗斯国内外政策动机、远东合作、中美俄三边关系、文明认同与现代化路径等议题,与俄方专家展开深入交流。专家一致认为,中俄关系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双方需增强战略互信,走出传统地缘博弈思维,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本期讲座专家还包括:中央外办原副主任陈小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前副所长丁一凡,北京对话发起人兼秘书长韩桦,弗拉基米尔·雅库宁博士私人助理伊戈尔·舍斯托帕洛夫(Igor Shestopalov),中国前驻斯洛伐克、乌兹别克斯坦大使孙立杰,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系主任唐晓阳,莫斯科国立大学公共政策系副主任马克西姆·维利索夫(Maksim Vilisov),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经济室主任徐坡岭,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于洪君。
“洞察(Insights from Insiders)”讲座是北京对话的品牌活动之一,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国际关系、中国和世界经济、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重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交流。以小型闭门会方式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