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学者:以色列空袭多哈,加速海湾国家向东看
Club提要:巴基斯坦信德大学国际关系学系助理教授西拉吉·尼扎马尼(Siraj Nizamani)为北京对话撰文指出,以色列空袭多哈虽未成功,却加剧地区危机并削弱卡塔尔调解作用。美国纵容,动摇其安全承诺,促使海湾国家寻求替代伙伴。中国在沙伊和解、维和及发展合作中展现稳定与务实力量,并明确反对滥用武力。此次事件不仅是军事冒险,更是地区格局拐点,为中国发挥建设性作用打开空间。
Club Briefing: Siraj Nizamani, Assistant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Sindh, recently wrote for Beijing Club for International Dialogue. He argues that Israel’s airstrike on Doha, though unsuccessful, has deepened the regional crisis and undermined Qatar’s role as mediator. U.S. indulgence has shaken confidence in its security commitments, pushing Gulf states to seek alternative partners. China, through its role in the Saudi-Iran reconciliation, peacekeeping,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has demonstrated stability and pragmatism, while firmly opposing the abuse of force. This incident is not merely a military gamble but a geopolitical turning point, opening space for China to play a more constructive role.
当地时间9月20日,卡塔尔向国际民用航空组织递交正式信函,就以色列日前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一事提出投诉。(图源:路透社)
以色列的空袭行动,有意破坏了正在进行的谈判。虽然针对哈马斯高级领导层的定点清除行动未能成功,但却传递出挑衅的信号,使本已复杂的外交努力更加艰难。
以色列关于未来可能发动进一步袭击的警告,使危机进一步加深,并直接威胁到卡塔尔作为调解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作为少数能够同时获得西方大国和巴勒斯坦派别信任的行为体之一,卡塔尔在推动敌对各方重返谈判桌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而以色列的举动,显然是对卡塔尔继续履行这一职能的直接挑战。
这一系列事件不仅反映出地区安全危机,更揭示出更深层次的地缘政治转变。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以色列若没有得到美国至少默许的支持,是不会采取如此大胆举动的。这一印象还因以下事实而被强化: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对多哈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曾亲自向卡塔尔埃米尔(国家元首)保证美国将为其提供安全保护。作为交换,华盛顿获得了可观的防务相关协议,包括卡塔尔购买波音豪华客机的合同,该机型后来甚至被考虑作为“空军一号”的候选机型。然而,这些姿态最终未能阻止华盛顿向以色列放任自流。
在此次事件中,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有所加强。然而,在塞西总统的领导下,埃及仍保持谨慎平衡。分析人士指出,塞西更倾向于由巴解组织而非哈马斯管理加沙地区,并且一贯反对将加沙民众迁移至西奈半岛。与埃及类似,约旦也坚持拒绝接纳被迫迁徙的巴勒斯坦人。两国之所以能够维持这种相对平衡的政策立场,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国提供的经济援助与军事支持。然而,随着当前局势的不断变化,它们未来的政策选择可能会发生调整,以适应新的地区动态。
这一事件凸显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美国作为海湾地区安全的“最终保障者”角色,正面临逐步削弱。美国对以色列大胆行动的纵容,无论是明示还是暗示,都削弱了其在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的公信力。这种局面也向海湾国家传递了一个信号:美国的安全承诺可能不再像过去那样可靠。对于卡塔尔而言,这意味着其必须认真考虑替代性的安全安排,以确保自身战略利益不受冲击。
当地时间2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白宫举行记者会。(图源:中新社)
在这种背景下,海湾国家可能逐步寻求与其他全球大国建立更紧密的安全与外交联系,而中国尤为突出,成为潜在的重要伙伴。北京一贯倡导通过对话和外交解决争端,而非依靠武力或胁迫手段。中国在和平缔造、冲突后重建以及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均表现出务实、稳健的态度。中国军队长期参与联合国在亚洲和非洲的维和任务,为其在国际事务中积累了重要信誉。对于日益重视稳定的海湾国家而言,中国提供的这一“稳定能力”具有重要的吸引力。
此外,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与技术影响力,使其成为海湾国家理想的合作伙伴。中国在该地区推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在人工智能和数字技术领域具备领先优势,为海湾国家提供了实现经济多元化的可行路径,也有助于降低对西方军事保护的依赖。今年年初,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与伊朗实现外交和解,充分显示了其在中东地区调解冲突、促进互信方面的独特能力。
当地时间9月19日,中国第23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多功能工兵分队成功参与由联黎部队组织的“天使救援-2025”系列演习。(图源:央视新闻)
在卡塔尔遭遇袭击事件中,中国的立场表现得尤为明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强烈谴责以色列侵犯卡塔尔主权的行为,并警告此举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地区不稳定。他强调:“武力无法为中东带来和平”,只有通过对话与谈判,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地区稳定。在联合国安理会的紧急会议上,中国再次明确表示反对滥用武力,并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争端。
这种立场并非空洞的外交辞令。过去十年,中国已在海湾地区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减贫、改善基础设施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这表明,中国不仅仅是被动的观察者,而是地区未来的重要利益攸关方。对于卡塔尔以及其他密切关注局势的海湾国家而言,这可能标志着其战略重心缓慢而深刻的转移。
因此,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不仅是一次单纯的军事事件,更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拐点。它考验了美国安全承诺的可信度,威胁到脆弱的停火谈判,并可能进一步加剧加沙地区的人道主义危机。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加快了海湾国家寻求替代性安全保障者的步伐。如果美国在维持地区稳定方面的能力继续削弱,而中国愿意承担更积极的角色,那么海湾地区的力量格局可能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9月12日,联合国大会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支持关于和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及实施“两国方案”的纽约宣言。(图源:新华社)
未来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但可以明确的是,卡塔尔能否继续发挥调解者作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局势是否进一步升级。国际社会,尤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警惕将侵犯主权行为视为长期冲突中的“可接受代价”。一个和平与繁荣的中东符合各方共同利益,而这一目标只能通过真诚的对话与谈判来实现,而非依赖空袭或军事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