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舘長對張亞中的專訪,能了解他熱切期盼國民黨改革的理想

看了舘長對張亞中的專訪。

你應該感受到張亞中對國民黨深沉的感情。

也了解他熱切期盼國民黨改革的理想。

這樣的一個人。

才能代表從辛亥革命以來的孫中山精神。

不過,他在國民黨內是受到排擠傷害的。

有些人扣他紅統的帽子,還揚言用紅統把他一棒打死。

也有些人說他太書生氣,太理想化,其實洪秀柱在中常會一鳴驚人的演講稿,就是他寫的。

可是後來他選黨主席,最關鍵時刻,洪秀柱選擇了朱立倫,批評了他。

現在更有些人指他是破壞國民黨團結的人,只因為他批評了國民黨內醬缸文化、宮廷作風、私相授受。,

還有在大罷免時,不是他不參與活動,而是有人刻意排斥了他。

我一直為他感到不平。

郝龍斌不參加中天第一場辯論的理由是「來不及準備」。

但為參選黨主席,準備最充分的,就是他張亞中。

從1995年開始,我便認識張亞中。

那時我們常在 TVBS李濤主持的節目𥚃公開辯論。

我代表林洋港郝柏村,張亞中代表陳履安,我們共同反對的對象是李登輝。

時間一晃過去了三十年,我們都老了。我選擇退休,他卻仍堅持的在為理想奮鬥到底。

張亞中上屆黨主席選舉,差點就贏了朱立倫。

這屆他陷入更大的苦戰。

苦戰是他預期的,但對他的攻擊卻超過了預期。

保守力量視他如仇敵,趙少康甚至呼籲黨員別把票投給他。

改革力量則把萬千寵愛都給了鄭麗文。

張亞中就像當年在戰場上孤獨前行的辛棄疾。

沒有組織力挺,沒有金主挹注,沒有大老支持,而整體的大環境也不利他。

我意外的是他的堅強鬥志。

他把握住每一個機會,侃侃而談,其他人只是談笑用兵,他卻用一生的心血在吶喊。

別讓一個俠客在孤獨的道路上踽踽前行,多給他一點掌聲。

畢竟這才是最質樸的改革理想,也是國民黨最迫切需要的改革動力。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