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和印度人口问题的简单科普
关于人口的问题我已经科普过好几次,我现在不介意再科普一次。
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人口红利,所谓的人口红利就是参与劳动的成年人很多,不参与劳动的老人和孩子很少。在一个人口萎缩的社会,老人很多,青壮年很少,孩子更少;但是在一个人口快速增长的社会,孩子很多,青壮年很少,老人更少。这两种人口结构都是劳动力不足,而印度在过去的几十年内就是后一种情况,所以长期劳动力不足。中国的特殊之处在于:在人口老龄化之前,通过政策的方式人为地大幅度降低了出生率,创造了一种老人很少,小孩也很少,青壮年很多的社会形态,这就是人口红利。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计划生育就没有人口红利,改开之后我们持续了近四十年的超高速发展,计划生育在里面要占一半的功劳。
衡量“人口红利”的概念有一个专门的数据叫做“社会抚养比”。2021年,印度65岁以上人口占比约7%。15岁以下约26%,两者合计33%;而同时中国是13%和18%,合计31%。因此,一个颇为反直觉的事实出现了:中国直到2021年时的抚养比仍然低于印度,也就是说中国直到2021年时的“人口红利”仍然高于印度。所以,关于“人口红利”这个词,不要想当然,不要人云亦云。我们的人口有问题,是因为我们把人口问题当成问题来看待。其他国家不把人口问题当问题,所以他们就没有人口问题。
第二个问题经济转型与就业。我国大概在2015年前后开始经济转型,那么经济转型面对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呢?是就业。得天之幸,我国在2013年左右,发生了一件人口史上重大的转折点性的事件。那就是我国的劳动力供应从增长转为下降 。如果在2013年前后我国仍然处于劳动力供应快速增长的阶段,那么不要说什么经济转型了,我们连保证经济稳定运行都是很困难的,更谈不上跟美国打贸易战了。面对现在的就业压力,我们中国人应该庆幸,二十多年前出生的人口真的不算多,如果没有计划生育,我们现在会增加多少待业青年人口?印度在最近的十年同样面临他们的转型问题,也就是说他们要完成初步的工业化。这个工业化的过程需要将大量劳动力从农业转向工业,这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解决巨量人口的就业问题。莫迪搞了十年的工业化事实上失败了,巨大的劳动力无处安置,不仅没有出现劳动力向工业大规模富集的情况,反而出现了农业劳动快速增长的情况。于是莫迪开始搞神仙化。实际上印度的青壮年人口跟中国差不多(如果有人觉得反直觉请看第一个问题),但是他们统计出来的劳动力比我们少两亿人。那么这两亿事实存在但又没有被统计为劳动力的青壮年在干什么呢?没人说得清楚。也就是多亏了印度文化的稳定性,要放在中国早就爆炸了。
第三个问题人口的老龄化。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下降包含了政策因素和社会发展因素两个方面,幸运的是,这两个方面的因素起作用的时间相互错开,使我们的老龄化走出了一个相对平缓的发展曲线。关于如何衡量人口的老龄化是有一个标准的参数的,那就是65岁以上老人在人口结构中的占比,一般以7%作为老龄化标准。印度大概在2022年刚刚越过这个线,如果不知道印度已经是老龄化国家就趁早不要再吹什么印度人口问题了。我国的老龄化在7%左右时每年大概增长0.13到0.14个百分点,而印度大概增长 0.2到0.22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印度的老龄化速度比我们要快很多,他们的老龄化问题大概用十年时间就可以走完我们15年的历程。那么,印度打算如何解决这个巨大的问题呢?抱歉得很,他们不承认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他们还在吹嘘自己的人口结构有“巨大优势”,然后很多人真的相信。
以上说的都是中国人口问题的基本常识,但绝大多数的所谓“人口专家”不具备这样的基本常识,甚至大多数连第一个问题:人口结构越年轻,劳动力越短缺。这样显而易见的常识都说不清楚。他们对人口问题的所谓思考和批判,建立在主观臆想的基础之上。以下关于中印人口的基本数据是在谈论人口问题之前必须掌握的:
1、印度的15岁以下人口和65岁以上人口比例都大致相当于我国的2001年。当时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到2013年就发生了劳动力供应逆转。但是印度的工业产值在世界上的比重还不到我国1990年的水平。因此,印度就是“未富先老”的最典型案例。
2、中印青壮年人口总量相差无几。实际上印度的人口红利是最近几年才赶上我国的,之前的半个多世纪一直处在劳动力严重不足的状态,导致社会财富一直积累不起来。有些学者从九十年代就开始说印度有人口红利,全都属于纯扯淡。
3、印度劳动参与率极低,导致总劳动力远低于中国,“人口红利”根本没有得到利用,反而存在着极为惊人的就业问题。印度教育问题一贯被人诟病,但事实上印度最严重的是就业问题。由于工业无法吸纳足够的就业人口,导致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农业和服务业,更有数以亿计的青壮年根本不被统计为劳动力。
4、印度已经进入了出生率快速下降,老龄化快速上升的阶段,所谓的“人口红利”事实上稍纵即逝。可怕的是,印度面对老龄化的快速临近,他们所积累的资源远少于中国,因此他们根本不愿意面对老龄化的问题。印度的老龄化,注定是人道主义灾难级别的,甚至很大可能,我们会发现印度的老龄化统计数据在某个阶段莫名其妙的停滞下来——相当大的一部分老人“消失”了。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历史上已注定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政策,足可以排进前五。由于计划生育的存在,我国的人口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契合度相当的高。当然,计划生育政策如果提前五年退出会不会更好,这个问题是值得商榷的。但是现在的中国本身就站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成就之上,否定脚下的基石,是一种愚昧。
印度恰恰是因为计划生育的失败,造成了它的人口发展历史和它的经济发展完全对冲。本可以高速发展的时代劳动力长期不足;需要经济转型的时代,就业压力过大;转型失败,就快速进入老龄化。
印度这样一个国家,存在着严重的内在结构性矛盾。但是,最显而易见,也最具灾难性的结构性矛盾就是它的人口结构。自从21世纪初,某些所谓的人口学者,开始拿我们的老龄化问题来攻击我们的国家政策以来。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个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开始陆续爆炸。但是我相信,要不了一代人,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比这些人口炸弹加起来还要强大的,印度人口问题的爆炸。
印度这个国家,一定会死在没有搞好计划生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