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期待的731是类似东京审判这样的电影
【本文由“驻梵蒂冈活佛王真人”推荐,来自《逸语道破:看完电影《731》心情复杂,这类文艺作品我们该怎样拍?》评论区,标题为驻梵蒂冈活佛王真人添加】
周日刚带女儿一起去看了《731》,本来我是担心泪窝浅,不打算去影院观看的,是9岁的女儿勇敢的要求去看,不能压抑孩子的爱国热情。
对于影片内容,不做过多评价,因为想要吸引更多人观影,就需要按商业片的思路叙事,而商业叙事又跟民族苦难天然相冲,既要又要难免会表达得很矛盾。
总之,影片跟我期待的不一样。我期待《731》是以类似《东京审判》的视角切入,以伯力审判为主线,以战犯们的口供展开,情景再现还原残酷的真相。遗憾的是历史上的伯力审判没有中国的参与,不过可以虚构一只观察员小组受邀观摩审判过程,观察员小组可以由记者和曾在伯力受训的抗联教导旅成员组成,也合理。影片的开头以远东军事法庭的博弈切入,苏联要求审判石井三郎为首的731战犯,在麦克阿瑟阻扰下最终让石井三郎逃脱制裁,再借情报人员之口,叙述霉国和石井三郎的龌龊苟合。然后以1949年12月初的伯力抗议大游行为引子,引出情节的发展,苏联组建军事法庭,正值新中国成立,遂邀请中国派观察员小组观摩整个审判过程,最终以1950年苏联将关东军司令山田乙三、731部队生产部长川岛清等12名日本关东军战犯移交新中国收押结束。情节紧凑而丰富,完全支持一部两小时以上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