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众”,这是真正的“国之重器”

2025年的9月,必然会在中国人心里留下一道深刻印记。月初,一场声势浩大的国家纪念仪式给全国人民开了一堂浸润心灵的国防教育公开课,威武的解放军方阵、先进的武器装备,激荡起无数人心中的热情与豪情。月末,就在全民国防教育日前夕,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在长春开幕,军民再赴一场蓝天之约,公众对国防的关注和热情在这片黑土地持续升温。

500

本次活动的诚意也必不会让这样的热情冷却:规模最大、内容最多、体验最新。运油-20A、空警-500飞行展示,“八一”“蓝鹰”“天之翼”联袂表演,现役及退役经典装备展示,观众直呼“根本看不过来”!更难得的是,现场还安排了两型飞机座舱、两型飞机货舱对公众开放体验、歼-20首次静态展示、首次轰炸机编队通场……当一款款曾经神秘的武器装备,近距离呈现在公众面前,传递的不仅是国防建设日益增强的技术自信,更是一种人民军队与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开放姿态。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开放姿态与民众之间良好的回应。尽管展场总面积扩容一倍,现场依然人流如织,还有不少网友高呼“一票难求”。到不了现场的网友调侃:“人、从、众,你在现场看飞机,我在网上数人头”。这种积极的回应,恰恰反映出我们的国防观念正在社会层面发生深刻转变:国防不再只是军事爱好者群体关心的话题,而是真正成为了大家共同关注的焦点。回想九三阅兵当天,一个个新鲜的装备名词如阅兵方阵般整齐地排满热搜榜。网友当时笑称“不认识”“军盲时刻”,这种自我调侃可以看出大家对于国防事业的自发关心与主动学习的积极意愿。这份热情,既源于对空军发展、国家强盛的自豪,也包含着对和平的深切珍惜——因为我们经历过欺侮和贫弱,才更懂得强大的意义。

500

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开幕前一天,“九一八”的警钟又在全国各地鸣起。这片因航展沸腾的黑土地,曾见证民族至暗时刻。“九一八”事变后的凌晨,东北军装备先进的东塔机场,本应是守护这片天空的坚固屏障,却遭日军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机枪扫射。耗重金购置的百架飞机被日军夺去成为屠杀同胞的武器。沃野化为焦土,城市变为废墟,同胞惨遭屠戮。

沉痛的历史提醒我们:要更清醒地认知力量的本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最艰难时期所言:“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500

在2025空军航空开放活动和长春航空展现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都清晰看到“人” 的力量:飞行表演队员精湛技艺背后是数年如一日的艰苦训练;地勤人员一丝不苟的保障工作是飞行安全的基础;军工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攻关研发才有了“国之重器”的技术突破;还有从全国各地奔赴而来的观众,他们眼中的光芒、自发的欢呼,更是国防建设最坚实的社会土壤。 国防从不是军队的独角戏,而是 “众” 人共担的责任。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刚刚落幕的北京香山论坛上探讨的话题再次告诉我们,国际安全环境的复杂性前所未有,世界正行走在危险与动荡的边缘。人民军队越是强大,国家才越安全,人民才越安心。正因如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巩固全民国防意识,推动国防教育走进日常、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国防、人人支持国防、人人参与国防”的社会氛围。

500

夜幕降临,最后一架表演机平稳降落,但展场上的人群久久不愿散去。这场航空盛会或许会暂告一段落,但它的影响远未结束。它在每个人心中种下的国防种子,必将在未来开花结果;它凝聚的军民合力,必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涌动。在这片被钢铁羽翼守护的天空下,一首军民融合、共筑国防的壮丽诗篇正在被书写。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