跻身全球四朵超级AI云,阿里云凭什么?
导语:作为全球四朵超级AI云中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作为中国云计算领域中唯一具有全栈AI能力的企业,阿里云在数十年一遇的人工智能时代值得我们更大期待。

路言/作者 砺石商业评论/出品
1
机会与能力,是一个企业业务成功的最关键的两个要素,这在近两年高速增长的阿里AI云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除了以模型取胜的OpenAI、GPU王者英伟达为代表的明星企业获得巨大成功之外,公认最清晰且潜力最大的货币化路径便是AI云服务。如果人工智能是这个新时代的“电力”的话,那么AI云就是输送AI“电力”的“电网”。而作为中国传统公有云领域领导者的阿里云,无疑是这次AI云市场爆发最具潜力的受益者之一。
人们熟知,传统云计算基础设施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计算、存储、网络、数据中心、安全与运维管理等几个模块,而AI云则在这些基础之上增加了数据准备、模型训练、推理优化与AI应用开发等全新的产品与服务。谁具有更大的差异化优势,那么这次新技术浪潮的机会就会被谁抓住。
近日,国际权威市场调研机构英富曼(Omdia)发布了一篇《中国AI云市场,1H25》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中国AI云市场规模达223亿元,阿里云以35.8%的市场份额绝对领先,超过2到4名的市场份额总和。报告还预测,中国AI云市场在接下来几年还将迎来持续爆发式增长,销售规模在2025年全年预计达518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1930亿元规模。

那么,阿里云是如何把握住AI云的市场机会的呢?在未来的长期竞争中,其是否又能够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呢?
2
为了了解阿里云的长期发展,笔者先对全球AI云市场的整体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发现有4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在行业中遥遥领先。其中,除了中国的阿里巴巴集团,另外三家分别是美国的微软、亚马逊与谷歌。总结这四家全球超级AI云巨头,它们的共性要素有四个。

第一,每一家企业每年都有着千亿级别的基础设施投资。第二,每一家企业都有着百万级服务器的计算集群与顶级的云调度能力。第三,每一家企业都有着世界一流水平的大模型。第四,每一家企业都有着自己的AI芯片设计与布局能力。
从上述这四个共性要素可以看出,AI云绝对是一个巨头生意。在此背后,是因为云业务需要强大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要想盈利,就需要企业在前期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拥有足够大的用户规模,这都是中小企业所无法实现的。而阿里巴巴集团正好满足上述4个共性要素,一方面其有着充沛的资金支持,可以支撑庞大的基础设施投资与技术投资;另外一方面其在传统公有云时代积累了中国最广大的一批固定客户群,同样的资本投资相较其它企业有着更高的回报率,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云在今年敢于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的核心原因。
对上述四家全球超级AI云巨头进一步研究,笔者发现它们又可以分为两种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以微软、亚马逊为代表的“云+生态”模式,二者均拥有全球领先的公有云业务和AI芯片布局,但在大模型上选择了与外部伙伴深度绑定,其中微软绑定的是OpenAI公司,亚马逊绑定的是Anthropic公司。
第二种是以谷歌与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全栈自研”模式,二者分别在云、大模型与AI芯片三个领域都具备很强的自研能力。目前有大量观点预测,这种垂直整合的全栈自研能力有可能有着更强的发展后劲。例如,华人著名投资者段永平便预测谷歌有可能会是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美国科技企业,也有越来越多投资者认为阿里巴巴才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最具潜力的企业。最近阿里巴巴集团持续上涨的市值,很大程度便源于投资者的这一判断。

具体来看阿里巴巴在AI领域的全栈自研能力。其中,在AI IaaS层,阿里云在全球29个地域开放了90个可用区,为客户提供GPU弹性算力和灵骏大规模AI训练集群服务,并且拥有高性能存储CPFS和高性能网络HPN7.0。据阿里相关负责人介绍,阿里云旗下的灵骏智算集群万卡规模性能线性度超过96%,并行存储吞吐20TB/s,万卡规模下网络带宽利用率超过99%,可支持单集群十万卡级别AI算力规模,表现远超国内同行。
在AI PaaS层,阿里云能够提供人工智能平台PAI、大数据计算MaxCompute与推理服务EAS等服务,覆盖主流AI框架,可实现一体化的模型训练、数据处理和模型部署。有的国内云厂商在AI PaaS层是缺失的,不是不想做,而是这是个对工程化水平要求极高的领域,积累不够自然做不来。
在AI MaaS层,阿里云通过开源生态建设推动AI普惠化,甚至连MaaS(模型即服务)这个概念,都是阿里云最早在业界提出的。一方面阿里云上提供阿里自研的通义系列大模型,另一方面提供DeepSeek、Llama等开源大模型的API、模型微调及AI应用开发等服务。其中,阿里自研的“通义”大模型积极推行“全尺寸”“全模态”“多场景”的全面开源,衍生大模型数量突破17万,以17.7%的市场份额位居中国大模型企业市场领域的行业第一,简单来讲就是中国企业选择最多的模型。对于消费者和中小企业来讲,阿里云的开源模式,大大降低了顶配大模型的使用门槛和成本,同时在开发时也更加灵活,这受到了大量企业客户的青睐。
另外,在AI芯片领域,之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曾在财报会议上称阿里有“后备方案”,引起了外界的诸多猜测。
目前从行业的一些确定性趋势来看,未来AI云的增长将主要源于多Agents合作、上下文工程、AI安全、大规模API调用等需求来驱动,这些需求对AI云厂商的复杂工程能力与垂直整合能力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而阿里云的全栈自研能力正好在这些领域有着同行没有的显著优势,这构筑了其牢固的护城河,也为其接下来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3
在自由经济市场中,有两类群体是嗅觉最为敏锐的。一类是用真金白银进行实业投资的企业家,另一类是用真金白银购买上市公司股票的投资者。

阿里巴巴集团决定三年投资3800亿人民币进行AI基础设施的投资,一定是因为以吴泳铭为核心的决策层看到了其它企业没有看到的机会。而大量投资者在今年踊跃买入阿里巴巴集团上市公司股票,一定是因为他们看到了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云,在AI领域正展现出越来越强的领导者潜质。
阿里云的财务表现也确实证明了企业家与优秀投资者的产业先见。最近两个季度,阿里云的营收增速分别达到18%和26%,AI相关收入更是连续8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在AI业务的助力下,阿里巴巴集团的股价在近日也创下近四年新高,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不过这一切都还只是刚开始,作为全球四朵超级AI云中的唯一一家中国企业,作为中国云计算领域中唯一具有全栈AI能力的企业,阿里云在数十年一遇的人工智能时代值得我们更大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