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联盟,美国保护伞漏风了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当地时间9月17日,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一项共同防御协议。
协议几句话就能概括:谁打其中一个,等于打两个。
意思就很直接,如果以色列真敢空袭沙特,巴基斯坦也会出面。
这不是普通协议,这是结成了实打实的军事同盟。
巴基斯坦作为伊斯兰世界唯一有核国家,这回直接给沙特撑起了核保护伞。
促使双方抱团的直接导火线,是以色列对卡塔尔的空袭。
就在协议签署前几天,以色列在72小时内袭击了6个国家,连美国铁杆盟友卡塔尔都不放过。
卡塔尔首都多哈的使馆区遭袭,然而那里号称由层层美制防空系统保护。
这一事件让中东各国意识到,美国的“保护伞”未必可靠。
焦虑就在这里:以色列要是哪天看沙特不顺眼,会不会也来这么一出?
这次卡塔尔挨打,美国毫不犹豫偏向以色列,让沙特彻底明白了,真正遇到事,美国是不会替海湾国家挡子弹的。
沙特王储也很清楚,与其指望不靠谱的美国,不如找个靠谱队友。
问题是,中东找谁都不放心。
邻近的海湾国家军力同样羸弱,其他阿拉伯国家也撑不起局面,和伊朗结盟几乎不可能,土耳其是北约的一员,更是没法指望。
沙特在这片区域往外扫了一圈,候选名单基本清零,巴基斯坦就成了最佳选择。
事实上,沙特和巴基斯坦并不是第一次走近。
两国关系一直铁得很,早在1951年,两国就签了《巴沙友好条约》,奠定了同盟基础。这次升级到军事同盟,是水到渠成。
但核心驱动是什么?
是中东国家对自主防御的觉醒。美国霸权松动,大家得靠自己了。
沙特长期依赖美国安全保护,但近年来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甚至与沙特因OPEC+减产等问题关系降温。
沙特自身军力虽装备精良,但实战能力不足。
其军队被称为“老爷兵”,武器系统杂乱且兼容性差,难以应对地区威胁。
尤其是面对以色列的军事优势和伊朗的潜在挑战,沙特急需外部强力支援。
巴基斯坦之所以能被沙特选中,根本在于其崛起的军事实力。
2025年5月,巴基斯坦在与印度的冲突中表现耀眼。
其空军使用J-10CE战斗机和霹雳-15E导弹,取得了击落印度6架战机(包括“阵风”和Su-30MKI)而自身零损失的战绩。
巴基斯坦空军的优势在于其成体系、无短板的武器系统,兼容性强且经过实战检验,成为发展中国家空军的范本。
更重要的是,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拥有约170枚核弹头及中程弹道导弹,威慑范围可覆盖中东地区。
沙特官员在协议签署后明确表示,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
这份共同防御条约,可不是虚头巴脑的外交辞令。
它明确规定,任何对沙特或巴基斯坦的外部侵略,都将被视为对两国的攻击。
沙特官员在回应外界质疑时,直接撂下狠话:“协议涵盖所有军事手段,是全面的。”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核武器也包括在内。
巴基斯坦手里握着大约170枚核弹头,还有射程覆盖以色列的中程弹道导弹,比如“沙欣”系列。
这意味着啥?
一旦以色列敢动沙特,巴基斯坦的核武库就能瞬间激活,让以色列吃不了兜着走。
为什么巴基斯坦这么靠谱?
因为巴基斯坦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那是铁杆中的铁杆,从经济到军事合作深入骨髓。
沙特选巴基斯坦当核保护伞,其实是借力打力——既震慑以色列,又拉近了与中国的影响力。
这步棋,妙就妙在它用核威慑消解了焦虑,点燃了希望。中东国家终于明白,安全不能外包,得自己攥在手里。
这次结盟,远不止是两国的事,它正在重塑整个中东的地缘政治。
首先,它打脸了美国主导的安全体系。
过去几十年,中东富国交着“保护费”,结果关键时刻美国掉链子。
沙特转向巴基斯坦,标志着一个新时代:中东国家开始抱团取暖,用自主联盟替代外部依赖。
这背后是强烈的民族情绪——阿拉伯世界要团结起来,抵御外侮。
这一协议标志着中东安全逻辑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过去的逻辑是“依赖美国”,现在逐渐转向“自力更生+多元合作”。
沙特不是唯一这么做的国家。
伊朗依靠自主研发的弹道导弹反制,土耳其也在寻求发展自主国防工业,美国的单一霸权正在被削弱。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东国家在安全选择上,开始更多考虑中国、俄罗斯的装备与合作。谁能真正提供可靠的威慑力,谁才是可信赖的伙伴。
其二,核威慑的加入,让以色列不得不三思。
内塔尼亚胡政府再嚣张,也得掂量170枚核弹头的分量。巴基斯坦的导弹技术不是吃素的,能精准打击以色列本土。
更关键的是,中国因素隐现其中——巴中合作确保了巴基斯坦的军事可靠性,沙特这招既实用又聪明。
它贩卖的不仅是焦虑,更是希望:中东国家能靠自己维护和平,不必看别人脸色。
最后,这事件对全球格局也有涟漪效应。
中东的稳定,关乎全球能源安全,沙特巴基斯坦的举动,其实是在为和平加码。
回头来看,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只是个导火索,它点燃了中东国家的自救之火。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同盟,用核武器筑起一道高墙,告诉世界:别以为我们好欺负!
这不仅是两国的事,更是整个地区从焦虑走向希望的转折点。
而对巴基斯坦,和沙特联手同样是条件优越的买卖。
核威慑和空军实力是它的优势,但经济压力让它在地区博弈中缺乏持续投入能力。
巴基斯坦经济面临挑战,2024年中央政府债务高达71.64万亿卢比,较往年增长10%。
沙特的资金可填补这个空白,更重要的是,和沙特签协议能让巴基斯坦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拔高,间接牵动中东的安全态势。
协议签署后,沙特立即追加50亿美元存入巴基斯坦央行,缓解其外汇短缺危机。
此外,沙特还将投资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和能源项目,并扩大双边贸易。
作为回报,巴基斯坦将向沙特派遣更多军事人员和安全部队。
未来三年,巴基斯坦将向沙特增派1万名安全人员,负责守卫油田和朝圣路线。
两国还将共建“红海—阿拉伯海”军事通信链,实现导弹系统数据共享。
这一协议直接影响中东和南亚的力量平衡。
对印度而言,巴基斯坦获得沙特支持后,其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战略优势被削弱。
若印度再对巴发动攻击,可能面临沙特的军事反制。
随着巴基斯坦的核保护伞悄然张开,沙特各地的美国防空系统仍然指向天空。
但今后,这些系统为谁而战、保护的是谁,答案已经与过去不同。
真正的战略大师,从不炫耀枪炮,而是默默重塑棋局。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