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须避免因误判而发生台海冲突

原创 绮蝶 中美聚焦 2025年09月18日 2

500   

作者:绮蝶

近日,中美防长举行了特朗普今年上任后的首次视频通话。董军防长在通话中着重强调了台湾问题,称中国实现完全统一是“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任何“以武助独”“以台制华”的图谋和干涉都将被挫败。董军还表示,中美要坚持不冲突不对抗,这是双方共识,更是一条底线。赫格塞斯则在通话中表示,美国无意与中国发生冲突,也无意寻求中国政权变更或扼杀中国。但他同时强调,美国在亚太这一优先战区拥有“至关重要的利益”,并将坚决捍卫它们。

总体来看,中美双方都释放出避免冲突的信号,但在台湾问题上的交锋依然激烈。9月12日,美国国防大学国家战略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乔尔·伍斯诺(Joel Wuthnow)在《外交事务》网站撰文称,必须重视因误判或意外事件引发台海冲突的风险,中美需要在这一问题上加强协调、管控局势,避免“偶然事件”导致的紧张局势螺旋式升级乃至失控。

500

▲4月1日至2日,东部战区位台湾海峡中部、南部相关海域组织“海峡雷霆-2025A”演练。

伍斯诺指出,多数观察者设想了两条可能引发台海冲突的路径:一是中国大陆权衡权衡经济、军事和政治风险后,主动推进武统进程。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大陆注重以较低代价收回台湾;二是一旦台湾当局触碰政治红线,如正式宣布“独立”,中国大陆不惜一切代价,对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第一种是中国大陆主动“选择”推进祖国统一。第二种是中国应对台独的“必要”军事行动。

然而,伍斯诺认为,还有第三种可能导致冲突的情况鲜少受到关注,却可能更容易引发台海冲突:由一场偶然事件或误判引发的“意外之战”。前两种路径可以通过强化威慑和阻止台湾追求法理独立来避免,但“意外之战”的风险无法被彻底消除。由于解放军军机军舰频繁近距离飞越或靠近台湾,加上两岸内部政治动态的复杂性以及美国介入的可能性,这种战争的风险极高。

伍斯诺回溯国际战争的历史,指出许多著名的国际战役都是源于一次偶发事件。一战就是典型的例子。1914年,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遭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引发连锁反应,最终将世界拖入大战。美国独立战争也是因英军士兵违反命令开火而起。而且,“意外之战”的导火索并不一定是政治暴力,微小的军事或外交摩擦也可能点燃战火。比如,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源于中国官员登上一艘英国船只并逮捕船员,英国为维护声誉而对广州附近的中国海防要塞发动攻击,最终重创清政府。

伍斯诺认为有三大因素会提升爆发“意外之战”的风险:第一,军力的频繁接触以及摩擦频率的增加;第二,冲突各方的内部政治氛围使紧张局势难以降温,比如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媒体持续对清政府的行为进行煽动性报道,引发舆论激愤,促使英国对清王朝采取强硬报复;第三,冲突各方的盟友为维持承诺而动员军队,使争端迅速升级为大战,一战便是典型的例子。

500

▲3月3日,特朗普与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在会面后宣布,台积电将在美国加码投资1000亿美元.

伍斯诺指出,在如今的台海局势中,这三大风险因素均存在。首先,解放军对台湾岛及其周边水域的常态化巡航,海空力量越来越靠近台湾本岛。随着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决心愈发坚定,这些行动在未来还会逐渐增加;其次,在意外发生后,由于政治因素的掣肘,海峡两岸缓和冲突的机会将极为稀少。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中的核心,中方绝不会在该问题上示弱或选择撤退。而台湾当局同样不愿退让过快,因为过于软弱的表现可能会削弱其政治基础,甚至可能鼓动“独派”更为激进,进一步刺激大陆。最后,美国的介入可能会加剧台海危机。

就第三种因素,伍斯诺认为,若意外事件发生,美国可能会误判,难以分辨事件的真正起源,甚至可能将其解读为大陆武统的前奏,从而派兵介入。美国国会强大的两党压力也可能迫使总统采取行动。并且,白宫若按兵不动,可能会损害美国在日本、菲律宾等东亚盟友眼中的安全承诺信誉。因此,美国总统出于种种担忧,可能会下令快速动员美军,进而导致局势骤然升级,甚至爆发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

伍斯诺认为,要避免台海爆发“意外之战”,关键在于各方需要减少可能被误读为挑衅行为的行动。与此同时,两岸之间需要保持某种程度的沟通,以便探讨危机预防和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降级措施。

伍斯诺还建议美国不要转向“战略清晰”,而是坚持“战略模糊”,不要对台湾做出明确的“协防”承诺,否则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冲突。他认为,“协防”承诺将削弱美国在意外事件发生时决策与行动的灵活性。伍斯诺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拒绝向台湾作出具体的安全保证,这一做法值得肯定。

伍斯诺表示,在目前几乎所有的公开兵棋推演中,几乎没有人关注美国和台湾该如何应对因意外引发的危机。如果缺乏预案而只能临时应对,那将极其危险,甚至可能导致又一次因意外而引发的世界重大灾难。所以,他认为,美国与台湾还需制定在意外发生时的冲突降级方案。

这些建议部分值得肯定,但大多有偏颇之处:

500

▲9月4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阅兵和展示实力很好”,但美国不希望发生军事冲突。

第一,解放军在台湾海峡及周边区域的例行巡航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正当行为,而非美西方所谓的“挑衅”。伍斯诺在文章中将中国军方巡航描述为“冒险”,忽略了这些行动的背景,即台湾当局在外部势力(近来主要是美日菲)的支持下,不断推进“台独”分裂活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解放军的巡航、演习和靠近台湾的行动是对“台独”势力的必要威慑,也是对外部干预的回应。

第二,文章建议通过非官方渠道建立沟通机制,忽视了中国大陆对台湾当局“台独”立场的根本反对。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存在所谓“两岸”平等对话的基础。

中国大陆政府多次表明,愿意与承认“九二共识”的台湾方面进行对话,但当前台湾当局拒绝承认“九二共识”,持续推动“去中国化”和“台独”议程,破坏了两岸和平的基础。对坚持“台独”立场的台湾当局,任何形式的官方或半官方沟通都不可接受。

第三,任何形式的美台军事互动与合作都应该被叫停。文章提议美国和台湾制定应对意外事件的计划,实际上是将台湾视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这与“一个中国”原则背道而驰。

最后,从中国大陆视角看,美国的所谓“战略模糊”政策本身就是台海局势不稳定的重要推手。美国通过所谓的《与台湾关系法》(TRA)和相关承诺,持续对台军售,近年甚至开始直接提供军援,实际上鼓励了“台独”势力的冒险行为。这种政策非但不能降低风险,反而为台湾当局的挑衅行为提供了庇护。美国削减、停止对台军售,避免鼓动台独,才是降低台海冲突风险的根本之道。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