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有服务、呷哺有性价比,卡在中间的西贝还剩什么牌?
近日,罗永浩在微博上毫不留情地吐槽西贝:“好久没吃西贝了,今天下飞机跟同事吃了一顿,发现几乎全都是预制菜,还那么贵”。此条微博一经发出,就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瞬间激起千层浪。
面对罗永浩的质疑,创始人贾国龙不仅手持罗永浩用餐菜单,坚称西贝无一道菜是预制菜,强调事件严重损害品牌商誉,还明确表态“一定会起诉罗永浩”。双方你来我往的激烈交锋,使得这场风波迅速发酵,相关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
这场舆论风暴,也给西贝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透露,事发后仅三天,西贝就有高达200万的日营收蒸发。
风波显真章
曾经,西贝凭借其独特的西北风味、热情的服务,在消费者心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可如今这场预制菜风波,就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西贝内部潜藏已久的问题。
一来,西贝在消费者心中的价格定位都偏高。一个古法戗面馒头售价21元,一份葱油菜心标价46元,人均消费近百元。在过去,消费者或许还能接受这样的价格,毕竟他们认为自己品尝到的是新鲜现做的美味佳肴,享受到的是高品质的用餐体验。
然而,此次预制菜风波彻底打破了这种平衡。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花高价购买的菜品竟然是预制菜时,一种强烈的受骗感涌上心头。他们觉得自己的钱花得冤枉,没有得到应有的价值回报。这种价格与价值的严重不符,使得西贝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性价比低成为了西贝被诟病的一大痛点。
二来,在西贝的这场风波中,菜品品质把控问题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从媒体实探西贝后厨的情况来看,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儿童餐中的鸡翅和西兰花都是冷冻包装,鸡翅保质期9个月,西兰花保质期24个月。这些冷冻食材的长时间保存,让消费者担忧其营养成分是否流失,是否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餐饮品牌来说,品质是立足之本,一旦品质把控出现问题,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西贝原本在消费者心中树立的干净、卫生的形象,因为这些品质问题而逐渐崩塌,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也会对西贝多一份顾虑。
三来,从危机公关处理来看,西贝的应对显得十分慌乱和不当。内部管理和沟通问题,不仅影响了西贝在此次风波中的应对效果,也让消费者对西贝的管理能力产生怀疑,进而影响品牌形象。
首先,在罗永浩最初吐槽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第一时间选择否认并宣称要提起诉讼,这种强硬的回应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让事件进一步发酵。其次,之后又迅速开放后厨参观,却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导致后厨的一些问题被曝光,陷入“自证变自曝”的窘境。再有,在道歉信中,“顾客虐我千百遍”的表述更是让人觉得西贝没有真正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而是在情绪化地责怪顾客。
当高价人设撞上冷冻现实,西贝一夜从“贵得有理”变成“贵得可疑”。
赛场对手画像
在竞争激烈的餐饮市场中,西贝并非独自“战斗”
一方面,海底捞以其极致的服务在餐饮界独树一帜,成为众多消费者心目中服务的标杆。
在服务方面,极致的服务体验,是海底捞在市场竞争中的一大核心优势,也让许多消费者愿意为其服务买单。比如:从进门时热情的迎接,到用餐过程中贴心的服务,如为顾客提供免费的美甲、擦鞋服务,为小朋友准备专属的游乐区和玩具,甚至在顾客生日时送上惊喜的庆祝仪式,这些细节都让顾客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怀。
在菜品方面,作为火锅品牌,海底捞锅底种类丰富多样,从经典的麻辣锅底到养生的番茄锅底、菌汤锅底等,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菜品的新鲜度和品质也一直保持较高水准,严格的食材采购标准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了每一份食材都新鲜、安全。
在价格方面,海底捞的定位与西贝有相似之处,都属于中高端价位。其人均消费通常在150 元左右,部分一线城市的门店人均消费可能更高。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由于其优质的服务和菜品品质,依然拥有大量忠实顾客。与西贝相比,海底捞在价格上并不占优势,但凭借其独特的服务和菜品特色,在市场中站稳脚跟,这也对西贝构成了巨大的挑战。
另一方面,呷哺呷哺则以高性价比在火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与西贝形成鲜明对比。
呷哺呷哺定位为大众火锅,价格亲民,人均消费大多在30 - 80元之间。这种价格优势使得呷哺呷哺吸引了众多追求实惠的消费者,尤其是学生群体和上班族。在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者消费观念逐渐趋于理性的今天,高性价比的餐饮品牌更受青睐,呷哺呷哺正好顺应了这一趋势。
与西贝相比,呷哺呷哺在价格和就餐形式上具有明显优势。
西贝的中高端定位使得其价格相对较高,而多人聚餐的就餐形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受众群体。在市场竞争中,西贝需要思考如何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优化价格策略,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同时,也可以借鉴呷哺呷哺的一些创新做法,如推出更多适合单人就餐的菜品和套餐,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上有海底捞锁死体验天花板,下有呷哺呷哺横扫价格地板,西贝的“中间客”正在被两端掏空。
突围新征途
面对这场“预制菜风波”带来的重重危机,如何破局成为摆在西贝面前的关键问题。
首先,西贝需优化价格策略,提高性价比。在定价方面,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了解消费者的价格敏感度和竞争对手的价格策略,合理调整菜品价格。
对于一些成本较低的菜品,可以适当降低价格,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对于一些特色菜品和高品质菜品,要确保其品质和口感能够匹配价格。西贝还可以通过加强供应链管理,优化采购、储存和配送环节,降低成本,在不影响菜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利润空间,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菜品。
其次,拓展多元业务是西贝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西贝可以将一些特色菜品、食材或调料进行包装,通过线上线下渠道进行销售。例如,将西贝的招牌莜面、酱料、牛肉干等产品制成零售包装,在门店、超市、电商平台等渠道销售,让消费者在家中也能享受到西贝的美食。
此外,开展跨界合作也是西贝拓展业务的新思路。西贝可以与其他品牌或行业进行合作,推出联名产品或活动,借助双方的品牌影响力和资源优势,实现互利共赢。
比如:与儿童教育品牌合作,推出亲子美食教育活动;与运动品牌合作,开展健康饮食与运动的联合推广活动等。通过拓展多元业务,西贝能够分散经营风险,为未来的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总而言之,西贝在“预制菜风波”中无疑遭受了沉重打击,品牌形象受损、内部问题暴露、市场竞争压力增大,每一个问题都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威胁着西贝的发展。但危机往往与机遇并存,这场风波也为西贝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身、变革创新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