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献给新时代的投名状
在京城的一家小饭馆里,姜文和李保田两个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走到一起喝酒。
姜剔个板刷头,脖子跟脸一样粗,说话口吃;李戴一副宽边眼睛,透着一股小知识分子的精明。
姜嘴里咔八咔吧地嚼着肉,请李给一个唱卡拉OK的胖姑娘打分。李说“也就60分”。姜则认为应该给90分。两人为此展开激烈争论,谈及“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个古老话题。李两眼放光,请姜谈谈什么是“德”,姜认真地说“有脸蛋有胸有屁股,就是德”。
这是电影《有话好好说》里的一场戏。于是他问李保田:“你说这两只肘子是右边的还是左边的?”这个问题把饱学的李保田难住了。
我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的文字来叙述这场戏,是因为《有话好好说》里充满了这种带着嘎劲和“北痞”气味(“北京痞子”的简称)的幽默片段,如果不挑选一两截出来让大伙玩赏,简直是暴殄天物。这部电影我看了三回,前几天央视电影频道播出,我又看了一遍,奇怪的是,我仍然从中得到很多快乐。张艺谋的艺术灵感一直来自农村以及似是而非的“历史”,他的大多数经典电影也像是插在泥土里冒嫩芽的一根拴驴撅木头。从影二十多年,他一直对纸醉金迷的城市保持着农民式的警觉和距离,所以那些在城市里发育的评论家断言,他不会拍不敢拍即使拍了也不会拍好城市题材——你看他拍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显得多么愚蠢多么呆滞啊!一个从黄土高坡钻出来的土包子,对旧上海十里洋场的诠释是多么蹩脚啊!据说,张艺谋之所以在这部电影里大失水准,是因为他与巩俐发生了可怕的情变。但是令人吃惊的是,两年之后,张艺谋就拿出了一
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洒脱与重生,张艺谋而名模瞿颖的惹火身段估计也能让大师灵感泉涌——事实上,九年前的张艺谋就已经开始打明星牌了,姜文、李保田、赵本山、李雪健、葛优、李琦、尤勇、梁冠华等一线演员扎堆现身,阵容之豪华奢侈令人妒忌。放在今天,单是对付这拨明星大腕的片酬,就够张艺谋喝一壶的了,可他当年拍的《有话好好说》撑死了也就是个小成本电影,比日后动辄上亿元的《英雄》、《十面埋伏》的烧钱气派差得天远地远。然而,恰恰是这部小成本电影,却如剑走偏锋,如老妖喷焰,让人着实见识了张艺谋的犀利与圆滑。
书贩子姜文苦苦追求瞿颖,甚至花钱雇请民工拿着扩音器到瞿的楼下反复宣读爱的宣言。瞿不胜其烦,就告诉了大款刘德龙。刘找人在街头把姜文痛扁了一顿。姜在混乱中抢过一个挂包抡了过去,没想到那挂包里装着一部簇新的手提电脑,电脑抡到电线杆上,坏了!电脑的主人,李保田饰演的小知识分子找姜文商讨赔偿电脑的事情,而姜文则计划着如何剁下刘德龙一只爪子.后来刘德龙同意赔偿五万块钱,以了解这段是非恩怨,并且同意在一个小饭馆里完成谈判。结果姜文计划流产,大愿难酬,而此前一直劝姜文不要卤莽行事的李保田,却被种种机缘作弄变成了手持菜刀意欲砍人的凶手,被公安机关拘留。
以上为电影《有话好好说》的大致情节,故事并不复杂,却耐人寻味。这部镜头摇曳充满动感、语言活泼诙谐的《有话好好说》是国师跟八十年代的自己的告别之作。为此国师甚至不惜屈尊在电影里扮演一个收破烂的陕西农工,蹬着三轮车沿街吆喝.另外一个民工则是赵本山.这两位大师贡献了全场最大的笑点.当然啦,老戏骨李保田和姜文在搞笑方面也不遑多让.
如果说镜头晃得人有点晕,大牌演员让人发笑,那么国师的犀利在于,他把姜文那种“一把菜刀闹革命”的卤莽性格,李保田试图以理智的手段解决矛盾、最后却阴差阳错地变成以武力解决问题的实践者,但是在关键时刻却不敢动刀的小知识分子的冲动、软弱性格,都狠狠地涮了一把。而他的圆滑就在于,不管矛盾冲突如何激烈,如何横冲直撞,最后都烟消云散,归于圆满的结局。“有话好好说”是电影的主题,也是国师安身立命的经验总结和对世人的“喻世明言”,当然更是对90年代国际风云变幻的妥协。
当时姜文的挎包里藏着一把套在大信封里的菜刀,李保田并不知道,他为即将到来的谈判、和解、赔偿活动兴奋得屁股乱挪乱动。而姜文则在考虑,如何把即将赴宴的仇人刘德龙的右手剁下来,用他的话来说叫“乘其不备,一刀拿下”。这估计是一个比较麻烦的活儿,所以他老是走神,眼光在李保田的脸上和饭桌上的两个酱肘子之间游移不定。这两个黄灿灿的酱肘子,让胸怀阴谋的姜文想到了那只即将被剁下来的仇人的“爪子”,最具有象征意义的是,姜文挎包里那把锋利的菜刀,自始至终都没能舔一口刘德龙的血,更别说要剁下他的爪子,不但姜文遗憾,我也感到遗憾。分析起来,大概有几个因素促成了姜文“剁爪计划”的流产:一个是李保田知识分子的理智和权衡利弊的精明在搅局,一个是在饭馆里过生日的那个胖姐及其姐妹的温情软化了好汉的胸中块垒,一个是半路杀出的胖厨师李琦,他的“历史作用”是通过侮辱、激怒李保田,引发一场小小的“地震”,让那只墙壁上的音箱掉下来砸倒刘德龙。估计还应该算上姜文在准备行动之前所唱的那首歌《十八的姑娘一朵花》,这首俗得掉渣又甜得发腻的情歌让姜文沉浸在片刻的欢娱里,而历史往往就在这些不起眼的“片刻”中改变了走向。就像1976年所发生的一样.
不过,归根结底还是“利益”这个东西在发生决定性的作用,而各方“利益”的焦点又集中在财大气粗的刘德龙身上。这个有着一副儒商面孔的大财主,一直在左右着历史的格局。他可以用钱网罗暴力,阻止姜文的爱情计划,也可以用钱把矛盾各方召集到谈判桌上,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他可以用钱摆平一切。但是,很显然地,如果没有姜文的“一把菜刀闹革命”所造成的暴力威胁,不可一世的刘德龙也不会坐到谈判桌前。。同样地,如果没有李保田的斡旋与讨价还价,也无法达成谈判的意向,结果很可能是姜文的菜刀从挎包里跳出来,化作一道白光飞向刘德龙那只数钱的爪子。国师正如片中的李保田那样,估计没有胆量也不想把那只爪子剁下来,如果剁了那只爪子,他就无法完成一次道德说教,完成一次劝人向善的布道,也无法把理智精明的李保田变成一个“间歇性暴徒”并最终把他送进看守所。
李保田试图息事宁人的“知识分子良知”,一碰上粗砺复杂的现实就变得如此脆弱,他的英雄行为竟然被人视为疯子、流氓的撒泼,这可以视为国师的自嘲.他知道,一个资本横行的时代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