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皇帝都信基督教,唯独朱利安是“叛教者”,他经历了什么?
拜占庭皇帝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存续千年的古老帝国,一共经历了93位皇帝。由于历史的原因,拜占庭皇帝自君士坦丁一世以来均接受基督教信仰。但其中却有一位皇帝,公开信仰异教,他就是朱利安。这位皇帝可谓毁誉参半。那么,他为政的举措和影响到底如何呢?
一、生平
朱利安皇帝,361-363年在位,执政时间不长,总共不到2年。但他却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最具争议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朱利安在任期间执行的“反基督教”政策。
朱利安皇帝雕像
拜占庭帝国历经君士坦丁一世、君士坦提乌斯二世等皇帝以来,一直奉行的是扶持基督教的政策。然而朱利安皇帝继位后,便对基督教进行打压,其动机在于他试图恢复传统的希腊—罗马宗教(多神教、异教)。
331年,朱利安出生于君士坦丁堡。他的父亲是君士坦提乌斯,与君士坦丁大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不过,生于帝王家也不见得就一定是好事。
337年,君士坦丁大帝去世,皇室储子都想成为皇帝,于是,争斗、混乱持续不断。整个君士坦丁王朝竟然就剩下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君士坦斯、朱利安以及其异母兄弟加卢斯四人。
(君士坦丁大帝)
不过后来君士坦提乌斯二世让朱利安和加卢斯远离政治,去接受严格的阿利乌派基督教的教育。实际上,那些年里,朱利安处于流放状态。直到朱利安18岁时,他的流放生涯才结束,可以被允许生活在君士坦丁堡。
351年,朱利安在小亚细亚学习新柏拉图主义,这将对他的后半生产生巨大影响。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当上皇帝以后,亟需同族人的帮助,因此355年他封朱利安为“副皇帝”,并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他。
后面数年中,由于帝国西部日耳曼部落总是闹事,朱利安前去平乱。别看他名声不太好,可是率兵打仗还是有两下子的。在他的攻击下,边境蛮族都感到恐惧,不敢再随意入侵罗马帝国。尤其在与阿勒曼尼人作战时,朱利安面临士气低下、后勤不畅等诸多困境,逐步扭转战局,最终彻底击败了阿勒曼尼人。
日耳曼部落迁徙
在君士坦提乌斯二世治下,基督教的异端阿利乌派得到迅速发展,反而正统派——尼西亚派却遭受压制和打击,二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
除了教派之间的竞争外,基督教与多神教的关系也更加尖锐起来。因为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对于多神教更加严厉。他下令禁止任何臣民参加多神教的敬拜活动和献祭仪式。而多神教在当时还有众多的信众,并且还曾经蕴含罗马帝国的政治属性。例如在公元前29年,奥古斯都决定在元老院大厅内供奉胜利女神的雕像。以后元老们每年都会在此进行焚香仪式,无非为帝国的福祉祈祷。新帝登基时也在此地宣誓效忠。
二、压迫
从历史上看,朱利安在位期间并未对基督徒进行大规模血腥的迫害,但是他敌视基督徒,反驳神学,他的很多政策压制了基督教的发展。361年12月11日,朱利安正式登基成为罗马皇帝,很快基督教就陷入了相对的困境之中。
首先,朱利安皇帝大力建立异教体系的同时,攻击基督教体系,尤其在教义方面。例如,他指责基督教圣经内容的不合理性,指责基督教教义,认为是基督教剽窃和歪曲了犹太教的教义。
其次,朱利安时代,基督教实际上还是一个新型宗教。由于历史较短,很多基督徒较为尊崇更为古老的希腊文化。他们吸收古典文明的成果(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人著作),阅读相关书籍。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基督徒进入学校教学。可是朱利安上台后逐渐排挤基督徒教师,强迫他们在基督教和希腊文化中二选一。甚至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教师提名都要由朱利安批准,任何让他不满的教师都可以被罢免。他更不允许基督徒教师宣扬宗教教义,还规定除非基督教教师改信多神教,否则就撤销其教学资格,并且不允许基督徒在公立学校学习。
君士坦丁的受洗
第三,取消基督徒的所有政治待遇。在朱利安之前,基督徒在帝国已经拥有较好的政治待遇,比如,教会可以拥有大量财富,还拥有一部分司法权力,主要是民事审判权。基督教神职人员免除法定税收和其他公共义务等。由于享有大量特权,很多人被吸引进基督教。据说君士坦丁一世统治期间,有一年,罗马城有多达12000名男性接受了洗礼。
然而,朱利安上台后,基督徒的这些特权很快就被取消了。表面上,他依然宣布帝国境内所有宗教平等。实际上,他企图迫使全国人民信仰传统罗马宗教(多神教)。不久,他便利用手中的权力保留授予道路通行许可证。许可证只授予他自己的多神教亲信。而基督教神职人员的自由通行、运输权力被剥夺,甚至还规定基督徒不得使用驿站。教会获得遗产赠与的权利也被取消。以前被免除的公共义务(参军、税收)又开始重新履行。基督徒不许开展会议,不得在公共场所布道。总之,自君士坦丁一世以来基督徒所有的政治待遇统统一笔勾销。
(罗马帝国的基督教)
此外,朱利安皇帝也想尽办法削弱基督教的经济实力。他将前任皇帝拨给教会用于慈善救济的经费转拨给罗马多神教大祭司,用于异教的祭礼和敬拜。他怂恿多神教徒夺回自己的教产。还有一些信仰基督教的城市经济受到打压,逼迫基督徒缴纳沉重的税收。
朱利安压制基督教办得不亦乐乎,然而他的寿命却很快走到尽头。
三、骤然离世
罗马帝国有一个强大的邻居——波斯。两国之间长期对抗长达数百年时间。363年春季,朱利安皇帝集结强大的军队进攻波斯帝国。战争初期,罗马帝国占领了不少地方,但是还没能攻下波斯的首都泰西封。
波斯帝国
这年3月,朱利安率领大军进行远征,他计划攻下美索不达米亚。朱利安来到波斯城市安纳塔,很快该城投降,朱利安将民众迁往叙利亚。接下来,罗马军队势如破竹,接连攻下数座城市。
363年5月29日,罗马军队度过幼发拉底河,经过激烈战斗,攻下都城泰西封,罗马军队还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波斯国王沙普尔二世想求和但被拒绝。然而,波斯的残余力量依然强大,他们躲进大城市内避免决战。罗马军队这边,一方面他们缺乏攻城经验,另一方面军队将领不和,致使没能按时与朱利安汇合,这些不利因素使得战争变得胶着起来。
(沙普尔二世)
为了减少损失,朱利安决定率军离开两河流域向波斯其他内陆城市挺进。6月23日,朱利安突然下令烧毁自己的运输船,此举至今仍令人不解,但此事的后果对远征军极为不利,再加上波斯军队采取了坚壁清野的策略,导致罗马军队出现士气低迷,军粮供应不足的局面。朱利安也不得不决定撤回边界。
363年6月26日,双方军队在马兰加遭遇。朱利安未穿铠甲便上马支援受到攻击的军队。这时,一支标枪不知从哪里掷来,刺入他的肝部。朱利安失血过多陷入昏迷,当天夜里就不治身亡。
文史君说
客观上说,朱利安并不算是无能昏庸的皇帝,他热爱文化,注意减轻民众负担(基督徒除外)。他最受人们争议的一面是他对待基督教的态度,他妄想通过手中的权力压制人们的宗教信仰,可最终也没有成功。在他死后,新的皇帝将他的宗教政策彻底来了一次扭转,从此拜占庭帝国的基督教化再也不可逆转了。
参考文献
吕丹彤:《“背教者”朱利安在拜占庭文献中的多重形象探析》,《世界历史评论》2025年第1期。
张娓:《拜占庭皇帝朱利安复兴多神教的原因析论》,《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5期。
董晓佳:《试论拜占庭帝国皇帝朱利安复兴多神教政策对基督教会内部争端的影响》,《外国问题研究》2024年第1期。
张娓:《试析拜占庭皇帝朱利安打击基督教的举措和影响》,《基督教学术》第22辑 。
张娓:《试析拜占庭皇帝朱利安复兴多神教的举措和影响》,《基督教文化学刊》2021年第45辑。
康健:《朱利安基督教政策研究》,内蒙古民族大学,2024年。
(作者:浩然文史·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