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与比亚迪,“瑜亮之争”2025
本文系基于公开资料撰写,仅作为信息交流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宁德时代与比亚迪,都是以电池起家,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两家走出了截然不同的路线。
一家仍然聚焦动力电池及储能。一家横向式,从电池到芯片设计、整车制造;电子业务(手机部件、AI服务器);储能及光伏;轨道交通等,业务种类繁多。共性是全球布局,海外收入占比均在35%左右。
未来,你更看好哪家?
01
5年5倍,核心为业绩支撑而非拔估值
欲知前路,须看来路。先回顾一下企业近十年的发展。
宁德时代2011年成立,2018年上市,现市值16100亿元,收盘价353.42元(截至2025年9月16日,下同)。
鉴于2018年-2019年为宁德上市一年半的期间,股价表现仅筛选2020年至今时段。
比亚迪1995年成立,2011年上市,现市值9828.34亿元,收盘价107.8元。
2020年以来宁德时代市值上涨了500%左右,比亚迪股价上涨了600%左右(均为前复权,已考虑分红再投资及拆股等情况)。从股价涨幅上来看,比亚迪更优。从股价上涨的归因来看,2020年初二者PE分别为53倍及46倍,而今分别为27倍及23倍,故其核心支撑为业绩增长,而非拔估值。
图:2020年以来比亚迪及宁德时代股价,单位:元
鉴于二者行业密切关联,其股价走势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宁德时代股价历史性高点为今年9月15日,最高触及371.52元,创下新高,人称“宁王”。
而比亚迪通过造车及出海,延伸了股价第二生命线。曾在2022年7月及2025年5月股价不断创新高。
02
最乐观的股价预期未实现,是因为估值的锚错了
重读最乐观及最悲观时的研报,特别有意思的点就在于未来的预测。非针对某卖方,相反,我觉得这份报告挺值得一读。迄今为止对宁德时代股价最乐观的预估即在2021年11月,目标价837.3元。
测算逻辑基于新能源车的增长及储能十年黄金赛道,其吊诡的点在于,逻辑顺,业绩预测全实现了,甚至略有低估,但是股价走势却谬以千里。
图:2021年至2023年业绩预测
图:2020年至2025年半年报实际业绩
2021年11月至12月初宁王的PE从148倍拉升至161倍,市场对新能源板块的追捧不亚于当前的算力。
业绩预估也极其乐观,如上表所示,2021年至2023年净利润分别增长123.6%、83.77%、47.56%,相比2020年净利润增长了5倍。而实际业绩是净利润增长了6.9倍,反而是低估了。
但是谬误的一点在于,股价跟随预期而变:
2022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从2021年的159.8%降至93.4%,2023年进一步回落至37.9%,动力电池需求边际放缓。市场对行业长期增长空间的预期从"爆发式"转向"平缓式",导致估值体系重构。2023年宁德时代产能利用率降至70.47%,行业整体产能过剩问题凸显。库存积压和价格战压缩了利润空间。
所以,动辄百倍的PE,需要业绩(树上花)、预期(心里花)、股价(纸上的花)三花共振,一旦业绩跟不上,或预期向下,股价亦将迎来估值重塑。
回溯比亚迪相关股价预测,最乐观的预测在2025年。花旗集团在5-月预测其股价(按1拆3后)分别为229.33元、242.33元、233元,相对当时基准日上涨空间在79%左右。采用PEG估值,估值取决于未来三年利润增速及PEG系数。
从过往的营收增速来看,宁德时代已从2021年-2022年的高速发展步入平缓期,2024年营收同比下降9.7%,2025年上半年仅增长7.27%。
与营收增速不同的是,2024年、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01%、33.33%,归因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下行、产能利用率优化及产品升级带来的毛利率显著提升;销售及财务费用高效管控;海外业务高增长与高盈利。
图表4 宁德时代2018年以来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相比宁德时代,比亚迪多了整车及其他业务,营收规模大很多,但其归母净利润逊色很多。得益于新能源车放量增长,2022年及2023年其净利润分别增长445.86%、80.72%。
2024年以来其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大幅放缓,2025年半年报增速放缓至13.79%,与国内新能源车市场频繁以价换量有关,而海外扩张又面临着关税战等影响。
图:比亚迪2018年以来营收及净利润情况,单位:亿元,%
03
未来的发展,你更看好哪家?
上述两家,毫无疑问,都是中国制造的佼佼者。但是,如果只能选一家的话,你会选谁?
每个人肯定都有不同看法,我先来说说我的逻辑:
1.好的赛道不会进入低毛利。
沿用段永平的观点,好的赛道不会进入低毛利,低毛利的本质是产品差异化不足,企业需要通过以价换量。
从过往年份来看,宁德时代销售毛利率多在25%以上,ROE常年在24%左右。比亚迪销售毛利率在17%左右,ROE波动较大。
图:2018年以来销售毛利率
图:2018年以来ROE情况
2. 投资也是审美,相比业务多元化,我更相信极客主义。
关于多元化,段永平认为,多元化是“企业失败的开始”,尤其是企业为分散风险或盲目追求规模而跨界。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看似安全,但每个篮子都可能被打碎,最终失去所有鸡蛋”。此外,多元化还会面临企业资源的稀释,导致核心业务投入不足。当然多元化衡量的尺度是不一的,判断标准包括:客群的重叠性;技术共享;供应链协同等。
比亚迪从电池起家,延伸至整车制造、储能及光伏,尚可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电子业务、轨道交通等与其电池则关联不大。
而宁德时代从电池起家,聚焦动力电池及储能,在锂矿资源有一定投入,技术深度共享,业务关联度明显更高。
要么第一,要么唯一。极客主义方能走得更远。
宁德时代已是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与第二名比亚迪拉开了极大的差距。当然了,比亚迪是国内乘用客市占率第一的企业,但是国内18家汽车企业2024年净利润合计895亿元,仅为丰田的38.3%。低毛利亦是产品竞争力的体现。
图:2024年全球动力电池公司市场份额
以上,仅就目前的基本面逻辑而言,我更“偏袒”宁王一些。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欢迎大家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