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制造业企业工作过,中国机床与精度,能满足绝大多数军工、轻重工业品加工需求
【本文由“特离谱必败”推荐,来自《科技怪兽:瓦森纳协定 42国围猎中国的技术铁幕,真相比你想象的还要残酷》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者在这里唬人呢!
如果我没有在CNC等制造业企业工作过,真的会被作者的描述弄得有些焦虑,但是在这类企业工作后,就知道,轻重工业大多数产品的精度要不了这么高精的机床。我们中国机床的产品,包括工业母机的精度,能满足绝大多数军工、轻重工业品加工需求。
高精机床加工特种的、非标的、非量产零件时,是有特别的优势,但是同样的,加工速度慢,产能提不上来,价格降不下来。以往这类产品多半集中在超精密加工的战机零件、军民用发动机复杂零件、军舰轴承、潜艇轴承和桨叶等,以及民用汽车变速箱零件等设备上。
但是中国发展出了高精度的3D打印技术、全电混动等技术,直接弯道超车,不玩高精密零件机床加工,不玩传统驱动那套技术玩法,大大降低了这类机床的需求,那这类设备封锁作用效果也失去了大半。
加上美西方制造业衰落,产品被中国等新兴工业国打得七零八落,企业无法用高利润来维持这类机床的操作能力(这类高精加工需要的技工、维护人员好像也要特殊训练),生产这类机床的企业也没有以往那么风光。
所以急什么,没有市场的企业,以及这个瓦森纳同盟迟早要崩溃的。
另外材料这东西确实是发达国家积累多,这个没办法,材料研究太需要烧钱了,他们的成果来自前几十年前美西方富裕时期高强度投入,我们欠缺得是有些多。但是也要看到,中国在使用新技术加速材料研究上也很有经验,比如人工智能等,以及中国近年有钱了,也富裕到大手笔投入材料研究,并且已开始爆成果---比如最近的钙钛太阳能电池板、钠电池材料等等。
来日方长,我们要对自已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