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小哥连三轮车都要自己租了
文源 | 源Sight
作者 | 王言
在快递企业不断通过外包模式降低成本的趋势下,很多影响很快落到快递员这一业务执行者的身上。
最近,有顺丰快递小哥告诉源Sight,现在很多站点已经要求快递员自备或是租用配送快递的三轮车。在此情况下,快递员的日常成本也被抬高。
事实上,快递行业长期存在“自带车或租车”的潜规则。此前重庆日报就报道过,不少快递公司要求员工自行解决交通工具。上述报道显示,有快递员称,虽然其直接与公司签合同,但基本上都会自带车入职。公司没有强制规定快递员必须带车,但在应聘时,如果没有车,自然就比有车的应聘者少了优势。
而从行业角度看,对于顺丰等物流企业来说,这种模式使其能快速响应政策变化,灵活调整车辆配置。同时,这种“轻资产”策略也能让企业将车辆成本转化为员工可变支出。
这一趋势背后,也是物流行业在价格战与单票价格下滑压力下做出的选择,如何持续“降本”与“增效”的平衡,仍是所有头部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的关键。
01
轻资产优势
整体看,顺丰在不同区域、不同站点以及自营和外包站点对于三轮车的运输工具的要求都存在一定的区别。
据源Sight了解,部分站点会为快递员免费提供上牌三轮车,也有站点也同样会提供三轮车,但每个月需要向快递员收取一定的使用费。而一些外包站点的员工则需要通过租借或是购买的方式自备三轮车。
来源:某平台发布的顺丰快递员招聘
事实上,对于快递行业而言,这种“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快递行业降低运营成本、规避风险的策略之一。
一般来说,快递行业车辆需求庞大,若由企业方统一采购和提供,前者需要承担车辆购置、保险、维护等高额固定成本。而在要求快递员自备或是租赁交通工具的模式下,维修、保养、电池更换等责任也不由企业承担。
过去很长时间来,物流都属于重资产行业,以顺丰为例,其多年来一直不断在运输、站点、仓储等方面机进行投资。2024年,顺丰固定资产等投资达到了98.9亿元。
此外,财报显示,截至 2025 年上半年末,顺丰固定资产为 513.3 亿元,较 2024 年末下降 5.05%,在总资产当中的占比达到23.52% ,排在第一位。
而近些年,顺丰则一直在尝试盘活固定资产。
今年4月,顺丰发行了32.9亿元规模的物流REITs,以盘活了物流产业园资产。行业观点称,举不仅提升了资金循环效率,也拓宽了融资渠道,通过将物流产业园的资产证券化,顺丰能够将原本沉淀在固定资产中的资金释放出来,用于新的投资项目,实现资产的高效利用和资金的良性循环。
另外,近几年来,顺丰也接连与各地公交集团、地铁集团展开合作,借助对方的线路、站点和运力优势实现本地物流快速布局。例如今年来,顺丰珠海公交集团合作,利用其广泛的线路网络和密集站点资源;与中山公交集团合作,借助其全域覆盖的线网体系和多元场站资源。
02
成本压力
谈到轻资产策略,就不得不提近年来在各种压力下,顺丰通过人力外包和运力外包等策略,降低运营成本的趋势。
在财报等官方资料中,顺丰将其中的外包成本主要拆分为人工和运力两类,并分别与职工薪酬、运输成本合并统计为人工成本和运力成本。
2020年,顺丰的人力外包成本为547.45亿元,运力外包成本为271.94亿元,共计819.39亿元;在2024年,顺丰的人力外包成本达到974.45亿元,运力外包成本为540.97亿元,共计1515.42亿元。
按比例计算,2024年,顺丰的营业成本为2448.10亿元,相比2023年同期增长8.67%,但在总营收的占比达到86.07%,相比2023年同期的87.17%有所下降。
图片来源:顺丰财报
不过,即便通过外包模式降低一定的成本,顺丰营业成本在营收的占比依然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
2025年上半年,顺丰的人力外包成本增长至542.80亿元,运力外包成本增长至206.03亿元,共计748.83亿元。这期间,顺丰的营业成本为1274.48亿元,同比增长10.07%,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为86.78%。
外包等方式也的确在某种程度上降低的顺丰的成本压力。上述快递小哥告诉源Sight,其所在区域外包站点员工的各项保险单月的支出在700-1000元/人之间,而这部分费用都需要由站点提供。
但无论如何,上述举措还是让顺丰在行业价格战挤压,票价不断下滑的情况下,毛利保持相对稳定甚至有所上升的态势。2022-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其毛利率分别为 12.5%、12.8%、13.9%和13.22%。
图片来源:顺丰财报
03
等待行业回暖
从行业趋势看,在“反内卷”的趋势下,快递企业的运营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今年7月,相关部门强调,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完善邮政快递领域市场制度规则,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依法依规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
国家邮政局公布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同时,国泰海通发布研报称,6月价格降幅同比环比收窄,快递“反内卷”有望推动竞争趋缓。
而在近两个月以来,广东、浙江等地区,物流的价格进行一定程度的上调,主要针对电商客户和平台。同时,业内对福建、安徽、江苏、山东等地也有一定的涨价预期。
但目前看,这一效应似乎还未传递到顺丰身上。根据官方数据,今年7月,顺丰实现营收186.57亿元,同比增长14.97%;业务量13.77亿票,同比增长33.69%。但这期间,顺丰单票收入依然下滑,单票收入为13.55元,同比下跌14.02%。
图片来源:顺丰公告
上述顺丰小哥告诉源Sight,除了特定的业务,比如省内的时效件等价格会有所上调之外,目前其所在区域的标准件价格依然没有变化,而电商件的业务还是面临着一定的竞争压力,目前并不清楚价格是否会上涨。
目前,在顺丰的各个业务板块当中,时效快递和供应链国及国际业务其营收规模最大的两个板块。
其中,时效快递一直是顺丰核心业务。2024年,该板块的营收为1222.06亿元,占总营收的42.97%;供应链以及国际业务在2024年实现营收740亿元,占营收的26.02%。
2025年上半年,顺丰时效快递营收为632.33亿元,同比增长6.84%,在总营收的占比达到44.03%。
图片来源:顺丰财报
在盈利方面看,顺丰的时效快递、经济快递、快运、冷运及医药所在的速运及大件分部为其贡献了大部分利润。
2025年上半年,顺丰速运及大件分部实现净利润53.85亿元,排在其他分部前面;同城即时配送分部实现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120.43%;供应链及国际分部在营收同比增长8.67%的情况,却依然没有实现盈利,亏损2.96亿元。
图片来源:顺丰财报
一般来说,相比经济快递等业务,时效件业务溢价较高,而在进一步渗透消费、制造领域以及其他新兴产业的情况下,顺丰有机会推动单票收益的增长。但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看,顺丰时效快递所在的速运及大件分部,营收增速已经到了个位数,时效快递的增速也仅为6.84%。
而作为快递龙头,顺丰面临的处境也是全行业的整体缩影,不断压缩成本只是缓解压力的手段之一,也许单票价格的持续回暖,才会让各家企业的日子更好过些。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