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铺黄金对手,潮宏基要去IPO了

投资界获悉,近日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潮宏基”)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冲刺“A+H”上市,中信证券为独家保荐人。

这是国内最早的珠宝品牌之一。1997年,潮汕父子廖木枝、廖创宾创立潮宏基,从百货商场的自营小金店转型,一路成长为超1500家门店的知名连锁品牌,于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如今“A+H”盛行,潮宏基也奔向了港股。

港交所正在掀起一股“黄金潮”——老铺黄金股价大涨,上市不到1年市值翻20倍;不久前周六福登陆港交所,总市值突破200亿港元。而在港交所门外,还排着一支队伍。

潮汕父子卖黄金,要IPO了

在汕头潮阳,廖创宾所在的村子几乎都以黄金加工为生。1972年出生,廖创宾16岁辍学后便随父亲在外闯荡,不到20岁就加入了父亲廖木枝的黄金代工生意。

和村子里其他人一样,廖木枝很早就干起了黄金代工的活,前期收购黄金,后委托加工再转卖,赚取部分利润。但到了1993年前后,广州、深圳等地出现一批港资、台资黄金加工企业,潮汕地区的加工作坊逐渐失去竞争力。

廖氏父子决定转型。他们承包了汕头工艺集团的黄金首饰加工车间,再招揽大量工人,把目光放在珠宝与K金首饰设计上。K金是黄金与其他金属熔合而成的合金,相比传统黄金,其硬度更高,容易造型。

1997年,潮宏基正式成立。比同乡李氏兄弟打造的周六福,以及福建人周宗文创立的周大生还要早几年。但在起步之初,珠宝行业国货势力微弱,港资品牌占据更多市场,廖创宾早早意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决定走出粤东地区。

首先是从百货商场的自营小金店代卖转型,父子俩在东北地区和江浙地区上线品牌专柜,并且自己掏钱装修,自此改变了行业的卖货模式。

在珠宝首饰市场火爆的90年代,内地珠宝款式大多来自于港台地区,不少珠宝商只是将这些款式拿来压模制作,没有多少独创性。于是廖创宾斥巨资赞助珠宝首饰设计大赛、挖掘设计师,聚焦于设计中国国风首饰。

2003年,潮宏基又孵化新锐设计师品牌“VENTI梵迪”,形成两大珠宝品牌协同发展的局面,此后三顾茅庐邀请花丝手工艺人在北京创建花丝镶嵌工作室。就这样,潮宏基逐渐打响品牌。

500

在潮宏基迅速成长的时间里,廖木枝隐退,廖创宾也渐渐劝退了早年的创业元老,大量启用职业经理人。

2010年初,潮宏基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中国A股首家时尚珠宝公司。这一年,廖创宾38岁。

目前潮宏基珠宝已在超200个城市拥有超1500家门店,是知名珠宝连锁品牌之一。截止发稿,潮宏基A股市值超130亿人民币。

老铺黄金对手

开店1500家,年入60亿

老铺黄金晋升为“港股三姐妹”之际,潮宏基在A股市场也迎来了一波涨幅,股民把它称为“小老铺黄金”。

翻开招股书,潮宏基将自己定义为一家深耕东方文化的珠宝品牌,致力于国家非遗花丝技艺。以主要品牌CHJ潮宏基为基础,公司旗下还有潮宏基|Soufflé、CHJ·ZHEN臻,以及新培育钻石品牌Cëvol,还有新收购的时尚手袋品牌FION菲安妮——以此划分为珠宝和手袋两大业务。

500

聚焦在产品上,潮宏基推出高级黄金珠宝系列、黃金串珠系列、卡通IP联名系列、K金系列等,其中,高级黄金珠宝系列借助传统工艺与非遗文化打造,与老铺黄金有着不少相似之处。

不过,相比老铺黄金的高溢价,潮宏基尽管也走中高端路线,但多款价格仅上千元,老铺黄金则万元起步,潮宏基面向的消费者也更偏年轻化,因此被视为“老铺黄金平替”。

目前,潮宏基主要通过自营店、加盟网络和线上销售三大渠道拓展品牌,此前自营店是主要营收来源,但招股书数据显示,加盟店呈逐年上升趋势,至今营收占比已经超50%。于2025年6月30日,潮宏基共拥有1542家线下珠宝店,其中国内加盟店1337家,国外开店4家。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六个月,公司营收分别为43.64亿元、58.37亿元、64.52亿元,及40.62亿元,前三年复合年增长率达21.6%。

其中,珠宝业务是核心业务,贡献超90%的总营收。报告期内营收分别为40.26亿元、54.35亿元、61.55亿元,以及39.24亿元,当前业绩占总营收已经超过95%。

但与之相比的是利润增长并不可观。2022年至2024年及2025年前六个月,公司净利润为2.86亿元、3.82亿元、3.59亿元、2.38亿元及3.4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17%;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9.3%、25.3%、22.6%、23.3%及23.1%。

值得一提的是,潮宏基自2010年起就开始了IP联名,包括三丽鸥、哆啦A梦、黄油小熊等,目前一共推出超过400SKU。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其获得的授权IP合作数量在中国内地珠宝企业中排名第一。可以看到公司正在进一步进军年轻市场。

但尽管黄金最近屡攀新高,黄金珠宝这一市场竞争依然激烈。按照招股书显示的“中国内地珠宝企业在珠宝市场销售收益市占率”,潮宏基仅排名第九;在黄金珠宝市场排名第八。招股书亦直言,“我们身处的时尚消费品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如无法维持竞争力,我们的销售、溢利及未来增长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潮宏基在2006年完成股改,2010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在此之前分别拿下了东冠集团、汇光国际、华安生物医药,以及深圳市西那饰品的外部资金。

在当前股权分配上,廖木枝先生、林军平先生、廖创宾先生为一致行动人士,分别直接持股约0.07%、0.01%、3.04%,通过分别拥有约51.5996%、9.1653%、8.2042%股权的汕头潮宏基投资持股28.55%,合计持股约31.67%,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黄金热”

金店正排队IPO

港交所挤满了金店公司。

最引人瞩目的是老铺黄金,股价从最初的40.5港元/股飙涨至超1000港元/股的高点,上市不到1年市值翻了20倍,与泡泡玛特、蜜雪冰城并称为“港股三姐妹”。尽管近期股价有所下滑,但最新市值仍超过1200亿港元。

由湖南人徐高明掌舵,老铺黄金剥离了传统金店的“克重计价”方式,通过入驻高端商场和强调古法工艺,把黄金卖成了“爱马仕”。不过,高昂的定价和相对滞后的调价频率,也埋下了估值泡沫的风险——年内超30%的回调就是例证。

来到今年6月,周六福登陆港交所,开盘价26.7港元/股,此后连续三天大涨,总市值突破200亿港元。背后是来自潮汕的70后兄弟李伟柱、李伟蓬,从一间珠宝镶嵌工厂起家,凭借“轻资产加盟”模式开出超4000家门店。

此外还有:3月10日,赤峰黄金成功在港股上市;6月,山金国际启动港股IPO筹备;早在17年前就实现“A+H”上市的紫金矿业,如今计划分拆紫金黄金国际赴港上市。

把时间拉长到去年,梦金园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始于山东夫妇王忠善、张秀芹,梦金园从下沉市场入手,至今开出2800多家金店,年营收接近200亿元。

“这一轮黄金热从‘大妈专属’转移到了年轻人的战场。”打开小红书,“每月定投1克金豆”教程获赞过万,金贴纸、联名手链成为社交货币。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在2024年国内金饰零售额中,18至34岁的消费者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

不过,从本质上来看,这场“黄金社交热”仍要归结到黄金自身的投资价值。这就不得不提到狂飙的金价——9月12日,现货黄金一度升至3674.27美元/盎司,突破1980年1月21日的850美元/盎司峰值(按通胀调整约为359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涨幅已接近40%。

消费者的热情也被点燃,国内一些头部品牌金店的饰品报价超过了1000元/克。金条和金币则被“抢断货”,全球连续三个季度需求增量超过300吨。

综合投行的观点,本轮金价上涨的原因包括:全球地缘政治风险,避险情绪上升;美联储降息预期与美元信用担忧;各国央行增持黄金储备。以及在赚钱预期下,投资者大量涌入,加购黄金ETF等投资工具。

“买涨不买跌”,黄金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在消费回暖的背景下,形成了一波小热潮。而从历史经验来看,每波黄金热往往会带动一批企业上——正如十五年前潮宏基和明牌珠宝相继登陆A股,周大福也走到了港交所的大门。

潮起潮落,赚钱故事永远令人躁动。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