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商行资产破1.63万亿,存贷全市第一?
来源|中访网
责编|李晓燕
在银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区域性银行如何找准定位、挖掘潜力成为破局关键。近日,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票代码:601077.SH/03618.HK)通过线上业绩说明会,向市场传递出转型发展的清晰信号。该行党委书记刘小军提出的"金融富矿"论断,不仅揭示了其尚未被充分释放的发展潜力,更勾勒出一幅以创新动能驱动、兼顾城乡市场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从半年报数据来看,重庆农商行已展现出强劲的经营韧性。2025年上半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47.41亿元,归母净利润76.99亿元,在复杂市场环境中仍保持营收与净利双增长。资产规模突破1.63万亿元,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1.03万亿元、7652.45亿元,三项核心规模指标均实现同比扩张,且存款、贷款市场份额稳居重庆全市首位,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深入剖析不难发现,重庆农商行的"富矿"属性体现在多个维度。网点布局上,其1733个营业网点占据重庆全市金融网点三成以上,但网均资产约9.41亿元,与同业相比存在明显提升空间。若能将网均资产提升至11.55亿元,资产总规模有望突破2万亿元,增长潜力可见一斑。客户资源方面,该行服务约2947万个人客户,覆盖重庆超90%人口,但资产管理规模超300万元的财私客户数量不足万户,与区域财富特征严重不匹配,这意味着存量客户中潜藏着大量高价值开发机会,代销等中间业务收入增长空间广阔。
更为关键的是,在巩固农村与县域市场绝对优势的同时,重庆农商行在城市金融领域的"价值洼地"逐渐凸显。目前,该行公司存款占比仅13.9%,公司贷款占比54.4%,显著低于同业水平。作为扎根超大城市的农商行,这种城乡业务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恰恰成为其未来突破的重要方向——既能依托县域市场的稳固基本盘,又能通过城市金融的拓展打开增长第二曲线。
面对机遇与挑战,重庆农商行提出了明确的战略路径:用五年时间打造科技型、产业型、生态型的世界一流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并通过构建"数字驱动、产业链动、场景圈动"三种新动能,重塑核心竞争力。这一战略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基于对自身短板的精准研判与行业趋势的深刻把握。
数字驱动是转型的核心引擎。传统信贷业务中,点状分散的服务模式效率低下,而数字化转型将重构信贷全流程:通过数字化获客打破物理网点局限,借助智能化风控提升风险识别精度,依托数字化贷后管理实现动态监测。这种体系性能力的构建,既能提升城市业务服务效率,又能将金融服务更精准地触达农村市场,破解城乡金融服务不均衡难题。
产业链动则为业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摒弃过去"拼价格、拼风险容忍度"的传统展业方式,重庆农商行将聚焦产业链整合资源。在农村地区,围绕涪陵榨菜、巫山脆李等特色产业集群,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在城市区域,对接重庆"33618"现代制造业体系,通过"金融+非金融"服务实现产业环节互相赋能。这种模式不仅能提升服务附加值,更能通过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联动,建立更精准的风险预警机制。
场景圈动是构建生态护城河的关键。从依赖物理网点的传统模式,转向以场景为核心的生态服务,重庆农商行将围绕客户需求整合资金流、信息流,打造多维服务场景。无论是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服务场景,还是城市的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场景,都将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同时提升客户粘性与活跃度。
在风险管控与盈利能力提升方面,重庆农商行同样展现出成熟的规划。资产质量上,截至2025年6月末,该行不良贷款率1.17%,远低于农商行板块2.77%的平均水平,拨备覆盖率355.58%,大幅高于行业211.97%的平均水平,风险抵御能力稳居行业前列。未来,通过数智化风控升级、优化信贷投放结构、加强重点领域风险监测,该行将进一步巩固资产质量优势。
盈利能力提升则将从"三个层次"与"四个维度"协同推进。紧跟政策导向布局新业务空间,推动转型发展构建差异化优势,强化体系支撑夯实保障基础,同时在业务规模、价格水平、风险防控、运营效能上实现动态平衡。这种多维度、系统性的提升路径,将推动ROE稳步增长,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对于市场关注的不良贷款管控,重庆农商行副行长张进表示,下半年将把握宏观经济向好的有利时机,坚持"控新增"与"降存量"并重。一方面通过数智化风控升级,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风险识别与预警能力;另一方面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优质客户的投放力度,同时加强重点领域风险评估,前瞻性计提减值准备,确保资产质量稳定。
从区域经济发展视角来看,重庆农商行的转型不仅关乎自身发展,更对服务重庆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其持续深耕县域市场,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撑;而发力城市金融与公司业务,则能更好地服务重庆实体经济发展,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这种"农村领跑、城市赶超"的发展目标,既符合自身定位,也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
未来,在"三种新动能"的驱动下,重庆农商行有望实现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的全面提升。到2027年底,随着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核心指标的突破,该行将进一步巩固西部第一、全国领先的市场地位,成为兼具特色化、差异化优势的现代化农村商业银行。对于投资者而言,这家被低估的"金融富矿",正逐步释放出长期投资价值,其转型发展之路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