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招韩引资”,实则是“请君入瓮”

出处 | 有理儿有面

“欢迎韩国来美国投资!”——然而在韩国将钱和技术留下后,特朗普政府却借“非法签证”亮出了收割的镰刀。

当地时间9月12日,在美被捕的330人终于返回抵达韩国仁川机场,距离他们在9月4日被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拘留已过去8天。

500

然而,此次美方毫无合法理由的“突袭”带来的美韩外交摩擦以及全韩“对美反感”却远未结束。不仅是韩国国内“反特朗普”游行大爆发,甚至航站楼外还聚集大量抗议者,强烈要求美国总统特朗普道歉。示威者举牌嘲讽穿着ICE制服的“特朗普”形象,标语上写着:“你叫我们来投资,却又把我们抓走!这就是你们对待盟友的方式吗?”

曾经甘愿做“牢美”忠心小弟的韩国,为何此次“挺直脊梁”了?

这就要从十天之前说起。当地时间9月5日,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ICE)和国土安全调查局的大队人马,突然包围了佐治亚州现代汽车与LG能源解决方案合资兴建的电池工厂建筑工地,一口气拘留了475名工人,其中超过300人是韩国籍。

500

这些韩国工人可是持合法签证入境的——有的持ESTA免签许可,有的持B-1商务签证。他们漂洋过海来到佐治亚州,是为了建设一座价值43亿美元的动力电池工厂,原计划明年投产,年产能足够为30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动力。

但美国移民与海关执法局给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美国法律课”:ESTA和B-1签证不允许在美国从事建设工作,哪怕是为美国公司建设工厂也不行。

500

于是,这些技术工人们瞬间从“受欢迎的外国投资者”变成了“非法工作者”,被戴上手铐脚镣带走,场面堪比抓捕重刑犯。

一名被拘留的韩国员工在后来公开的“拘留日记”中描述道:“拘留中心一个房间挤了80人,发霉的床垫,有异味的水,连基本生理需求都难以满足。最初连毯子都没有,他只能靠朋友送来的一条毛巾保暖。直到第四天,他才被转移到两人一间的房间”。

ICE在拘留第三天才进行首次问讯,并要求工人们签署“自愿出境”文件——文件中反复出现“非法”字样。当韩国员工解释自己是合法出差时,却遭到官员的调侃和嘲讽。他感到屈辱和愤怒,却担心反驳会恶化处境,只能忍气吞声。

这些画面在韩国国内引发强烈愤慨。许多韩国人感到被盟友背叛:“这就是美国对待朋友的方式?”

事件发生后,韩国政府紧急包机接回316名被拘留人员。有意思的是,却只有1人选择留在美国——这一数字实在是太过讽刺。

这场闹剧的后续影响继续发酵。现代汽车CEO何塞·穆尼奥斯终于打破沉默,在9月11日的汽车新闻大会上解释道:“电池工厂建设阶段需要专业人员,有许多技术和设备在美国是找不到的”。

这话说得婉转,直白点好像就是:美国根本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来建这种高科技工厂!

这是美国移民当局大规模执法行动后,现代汽车高管首次公开发表的声明,也标志着原定于年底投产的43亿美元电池工厂将不可避免地推迟到2026年。

更严重的是,这一事件可能对美韩经济关系产生长期影响。

韩国最大在野党领袖李在明在上任百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坦诚:“这可能会对韩国未来对美国的直接投资产生重大影响。”

500

《日经亚洲》一针见血地指出,此事件凸显了特朗普政府两项关键政策之间的明显冲突:一是严抓移民问题,将非法移民驱逐出境;二是向拥有先进技术的外国公司施压,要求其在美国开设工厂。

说白了就是:特朗普政府既想要外国公司的投资和技术,又不想要这些公司带来的外国人员。这种“既要又要”的政策矛盾,最终以荒诞的抓捕移民借口爆发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8月底,李在明访美还带去了韩方35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当时韩美贸易协定的达成使得未来双方在造船、半导体等领域的合作备受期待。但仅仅10多天后,美方检查机构就突袭了韩企在美工厂。

但事件发生后,有韩国官员透露,特朗普竟然鼓励获释的韩国工人留在美国——培训美国人。

这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的做法,遭到了工人们的一致拒绝。有家属直言:“我绝对不会让家人再踏近美国一步”。还有工人表示:“我不认为有人还想留在美国”。

500

最新调查显示,受访的14家韩企中,已有10家明确表示正在考虑调整其在美项目计划。韩国大邱大学汽车行业专家李浩根预测:如果这种政策不确定性持续恶化,韩国汽车企业可能会彻底远离美国市场,转而将投资重心投向拉美、欧洲或中东等更为稳定和可预测的地区。

此次事件,为全世界所谓美国“盟友”敲响了警钟:

首先,美国的“盟友”地位并不能保护企业免受政策反复之苦。即使是带来大量投资和就业机会的盟友企业,也可能成为美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其次,移民政策的极端化执行已经开始反噬美国的经济利益。当技术工人连正常的工作活动都无法进行时,所谓的“重振制造业”恐怕只能是一句口号。

最后,这一事件可能会成为跨国企业重新评估美国投资环境的一个转折点。当政策风险如此不可预测时,企业自然会寻求更加稳定的投资目的地。

现代-LG电池工厂事件可能只是开始而非结束。在美国政治极化和移民问题敏感化的大背景下,类似矛盾可能还会在其他外国投资项目中重演。

500

特朗普政府似乎还没有意识到,在全球化时代,资本和技术是长脚的——它们会流向那些欢迎而不是逮捕它们的地方。一边喊着“让美国再次伟大”,一边把来帮助美国建设的技术工人戴上手铐脚镣,这种分裂的做法,最终只会让“美国梦”变成“美国噩梦”。

而对于那些曾经对美国投资充满热情的韩国企业来说,这次事件无疑是一盆冷水——美国市场机会虽大,但政策风险更大。或许真如那位韩国工人所说:“我不确定我们是否会回去”。

毕竟,谁愿意在一个随时可能把自己铐起来的地方投资呢?

图片源自网络

点击「有理儿有面」阅读原文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