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甲子庆生丨北大名家名言摘录
2018年5月4日,北京大学迎来双甲子校庆日。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1912年改为现名。
北京大学始终当之无愧地位列中国最顶尖学府之列,120年的办学历程中,在这里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站立时代涛头的思想家与教育家。
本文将梳理北大历史长河中诸多名家留下的名言与语录,尽管时代早已变迁,但很多语句如今读来仍历久弥新,引人深思。
蔡元培

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
1.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2. 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 学生在学校内,既要有活泼进去的精神,又要有坚实耐烦的精神。有第一种精神,所以有发明、有创造。有第二种精神,利害不为动,牵制有不受,专心一致,为发明创造的预备。
4. 知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5. 人的健全,不但靠饮食,尤靠运动。体育可以帮助人们经受对体力和脑的锻炼。
6. 教育者,非为己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
7. 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使仅仅灌注知识、练习技能之作用,而不贯之以理想,则是机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类也。
梁启超

学者、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戊戌维新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起草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最早的章程—《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 至于将来能否大成,大成到什么程度,当然还是以天才为之分限。我平生最服膺曾文正两句话:‘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将来成就如何,现在想它作甚?着急它作甚?
一面不可骄盈自满,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我一生学问得力专在此一点,我盼望你们都能应用我这点精神。
2. 学习不必太求猛进,像装罐头样子,塞得越多越急,不见得便会受益。
3. 学其所用,用其所学。
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马寅初
经济学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名誉校长等。为中国研究西方经济学的先驱之一,对中国的人口控制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独到的具有远见卓识的见解。
1.绝不向以力服人而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2. 学习和钻研,要注意两个不连良,一个是“营养不良”,没有一定的文史基础,没有科学理论上的准备,没有第一手资料的收集,搞出来的东西,不是面黄肌瘦,就算畸形发展;二是“消化不良”,对于书本知识,无论古人今人或某个权威的学说,要深入钻研,过细咀嚼,独立思考,切忌囫囵吞枣,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粗枝大叶,浅尝辄止。
3. 所谓北大主义者,即牺牲主义也。服务于国家社会,不顾一己之私利,勇敢直前,已达其至高之鹄的。
陈寅恪
历史学家,学部委员。曾兼任北京大学教授。对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蒙古史,以及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和佛教经典,均有精湛研究。
1.大学精神的本质在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2.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3.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
4. 陈寅恪每次讲课,开宗明义就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讲过的,我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傅斯年
学者、教育家。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文科研究所所长、代理校长等。1918年参与发起组织“新潮社”,创办《新潮》月刊。五四运动爆发时,担任游行总指挥。
1.凡一种学问能扩张他研究的材料便进步,不能的便退步。
2. 一天只有21小时,剩下的3小时是用来思考的。
3. 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
钱穆

历史学家。曾任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等。撰写有文史专著80多种,主要有《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等。
1.读书当一意在书,游山水当一意在山水。乘兴所至,心无旁及。
2. 思想必然是公共的,尤其是所谓时代思想,或某学派的思想等,其为多数人的共同思想,更属显然。凡属大思想出现,必然是吸收了大多数人思想而形成,又必散播到大多数人心中去,成为大多数人的思想,而始完成其使命。
3. 如你能把自己的心,层层洗剥,节节切断,到得一个空无所有,决然独立的阶段,便是你对人生科学化已做了一个最费工夫而又最基本的实验。科学人生与艺术人生,在此汇通,在此绾合了。
胡适

学者、教育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大研究所哲学门主任、英文系主任、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校长等。1917年发表新文学运动的第一篇文章《文学改良刍议》,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1.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2.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时间。
3.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4.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悠悠百二十年如一阵风,但历史的浪涛卷走了尘埃,却留下了珍宝,北大历史上诸多思想家、教育家的谆谆教诲与切身体悟至今仍在耳畔时刻警醒、启迪着当下的我们。
北大,是无数中国卓越的知识分子用毕生心力堆砌出的神圣学术殿堂,也是无数学子寒窗十载的一个梦。北大,因其人才而卓越,因其积淀而厚重,因其思想而伟大。
祝北京大学120年生日快乐,下一个甲子,必然成为更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