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 以色列轰炸卡塔尔首都,四大意图曝光,大战加速酝酿!

重大事件:以色列轰炸卡塔尔首都,大战加速酝酿!

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是基本的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精神,所以一个国家不能随便侵犯另一个国家。然而,就在刚刚,中东小霸王以色列又突破了,打着打击哈马斯的旗号轰炸了卡塔尔首都。

据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025年9月9日,以色列国防军与国家安全总局联合发布声明,承认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地区实施了精确打击。此次袭击目标明确指向哈马斯高级领导人哈利勒·哈亚及其办公场所,标志着以色列军事行动首次直接打击位于主权国家首都的敌对组织高层机构。这一事件不仅打破了中东地区本就脆弱的战略平衡,也暴露出以色列地缘战略的深层逻辑。

一、以色列的四大意图

从战术层面看,此次袭击是一次典型的“斩首行动”。据新华社与央视新闻报道,以色列军方明确表示,此次行动旨在打击2023年10月7日加沙袭击事件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然而,若结合占豪此前对以色列扩张战略的分析,其深层意图远不止于战术打击,而是另有图谋。

500

报复与威慑并重:以色列此次行动明确将目标锁定为哈马斯高级官员,体现出其“以牙还牙”的报复逻辑。辛贝特在声明中指出,哈亚长期策划针对以色列的恐怖袭击,此次打击是对加沙战争以来哈马斯持续威胁的回应。

测试美国立场:据以色列第12频道报道,此次行动获得美国总统特朗普的默许。尽管白宫未直接回应,但美国驻卡塔尔使馆在袭击后仅发布避难通知,未对以色列提出谴责,显示出某种默许态度。这种“选择性沉默”可能为以色列提供了行动空间。在这方面,其实特朗普一直都是这样,过去的一系列行动,特朗普政府也是这种态度。

瓦解外交斡旋:袭击发生前一日,哈马斯谈判代表团正与卡塔尔政府就美国提出的停火方案进行磋商。尽管半岛电视台称代表团成员“无人遇难”,但袭击无疑对谈判进程造成严重干扰。以色列此举意在削弱哈马斯与卡塔尔之间的外交纽带,延缓停火谈判的推进。说白了,以色列根本就不想停火,这和占豪之前的判断是完全一致的。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的所谓停火行动都是虚情假意,不过是极端施压下择机消灭哈马斯的策略而已。

重构中东威慑体系:此次袭击打破了“主权国家不可侵犯”的红线,向伊朗、黎巴嫩真主党,以及海湾国家等中东国家各方势力都释放出明确的“全球打击”信号。这种“无禁区”的军事威慑,与以色列空袭伊朗核设施的行动形成战略呼应,显示出其“先发制人”的战略思维。而且,以色列也发现了,打击伊朗没事,其实打击其他国家也不会有什么事,所以越来越肆无忌惮。实际上,这是又越过了一个边界,那么既然卡塔尔可以打击,其他海湾国家呢?既然这个借口可以,未来其它借口显然也可以。以色列这种突破,对未来的地缘局势将产生重大影响。因为,规则没有了,形势只会越来越动荡。

500

二、中东秩序的崩裂与重组

卡塔尔并非普通国家,他是美国的重要盟友,本土还有美国的军事基地。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当卡塔尔主权遭此重创的情况下,美国没有任何表示,甚至还做了默许,这必然会引发连锁反应,各国都会意识到,原来有美国军事基地也不等于安全,美军并不会遵守承诺保护相关国家。从历史资料看,这种“侵犯他国主权成为家常便饭”的趋势,正在改写中东地缘格局:

安全架构面临重塑:卡塔尔外交部在袭击后发表声明,强烈谴责以色列的“违反国际法行为”,并强调将展开调查。此次事件暴露出中东国家即便与美国保持密切安全合作,也难以抵御以色列的军事打击。这将迫使沙特、阿联酋等国重新评估自身的安全策略,考虑是否需要在军事上加强自保能力。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正是中国与相关国家展开军事合作的历史性契机。想想看,此时此刻,沙特是不是很想拥有巴基斯坦那样的军事体系?!

美国信誉面临挑战:卡塔尔是美国在中东的重要军事合作伙伴,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军在中东的重要战略支点。此次袭击发生后,美国未对以色列采取明确反制措施,暴露出其“选择性介入”中东事务的本质。

占豪在2024年1月分析中曾指出:“以色列扩张必然引发中东国家重新站队。”当前形势印证了这一判断:巴勒斯坦副总统谴责的同时,埃及、约旦等温和派国家正陷入战略犹豫,而土耳其、也门胡塞武装已明确表态支持抵抗力量。

500

三、战争机器的加速运转

此次袭击事件可能成为中东局势进一步升级的新转折点,其战争外溢效应会进一步显现:

军事打击常态化:以军承认使用“精确制导弹药”并依托情报锁定目标,这种“定点清除”模式将常态化。参考2024年8月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被炸身亡事件,未来针对中东各国境内抵抗组织领导层的打击将更加频繁。试问,在这种情况下,各国的主权在哪里?面对美国和以色列,岂不是没有主权?

代理人战争扩大:黎巴嫩真主党已宣布进入“开放式清算之战”,伊拉克什叶派武装频繁袭击美军基地。随着以色列打击范围扩大,更多地区力量将被卷入冲突漩涡,反美和反以色列力量将会越来越多,这必然给地区带来影响。

从军事部署看,以色列征召的军队和预备役规模远超加沙作战需求,这种“超常规动员”暗示其针对叙利亚、黎巴嫩的作战计划正在推进,而他对卡塔尔的轰炸,则意味着他会进一步寻求突破。占豪之前曾在分析中预警,“以色列入侵叙利亚”是必然的,现在已经兑现的。

四、中国的战略空间与抉择

面对中东乱局,中国的选择至关重要:

外交斡旋窗口期:卡塔尔、埃及等中东国家对美国“偏袒以色列”的不满,为中国推动“两国方案”提供契机。此前,中国促成法塔赫与哈马斯和解的和解,促进沙特和伊朗的和解,为当前局势提供解决思路和方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些国家都会慢慢团结到中国周围。

经济稳定器作用:中东战事升级将冲击“一带一路”能源通道安全。中国需在保持战略定力的同时,通过上合组织、金砖机制等平台构建地区经济稳定网络。与此同时,当然我们需要军事装备采取一些措施。

国际法捍卫者角色: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谴责袭击“侵犯主权”,中国可联合金砖国家推动国际法框架下的集体安全机制建设,对冲美国单边霸权。客观而言,这个时候,中国的战略空间已经打开了。

500

正如占豪此前所言:“中国是唯一能平衡中东力量的国家。”当前局势既是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的机遇,也是对“全球安全倡议”落实能力的考验。以色列此次对卡塔尔的袭击,绝非孤立的军事行动。从加沙到黎巴嫩,从叙利亚到卡塔尔,以色列的军事触角正在突破所有地理与政治边界。这种“全领域打击”模式,配合美国战略收缩期的特殊窗口,正在将中东推向全面战争的边缘。

美国把国防部改成战争部也不是偶然的,这就是要发动战争的前兆,所以美国支持以色列在中东发起大规模战争不是偶然的,其本质是美国试图以最低的成本来维持住全球霸权。说白了,美国就是用以色列作为自己的赌注,看看是不是能够通过以色列的军事扩张,来达到重新掌握中东,并继续维系全球霸权的目的。

但是,美国和以色列都忘了,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力超强的中国,你没过想干什么不和中国沟通,总想一家独大,那怎么可能呢?

当“主权不可侵犯”成为历史名词,当中东国家发现既有的安全框架无法抵御以色列的军事打击,一场涉及地缘格局、能源安全、文明冲突的超级风暴必将席卷而来。这场风暴的走向,或将决定21世纪全球秩序的根本形态。占豪认为,这种量变正在加速,质变就在前面不远处!快到了中国放战略筹码的时候了!

来源|占豪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hdGTT2FJfq4CWRdbVuJnA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