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以“助老餐厅”名义建多间门面房出租,社区书记回应没有任何审批手续
纳税人报记者 李秋玲
违建门面房(李秋玲摄)
近日,有群众反映称位于青岛市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前社区康馨园小区沿街以“助老餐厅”名义修建的50多间门面房在没有任何规划、建设审批、未经消防验收的情况下,已对外出租违规运营两年有余。而面对记者的采访,社区书记纪玉琪竟直言“就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没有安全隐患”。
助老餐厅名义背后的“门面经济”
资料显示,2023年4月,大北曲前社区举行助老餐厅启动仪式,宣称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的餐厅将优先服务60岁以上失能、独居等困难人群,每月为老人发放100元就餐补助,合作餐厅“福康麦香园大北曲店”随即开业。
麦香园餐厅内部(李秋玲摄)
记者实地探访麦香园餐厅发现,该餐厅属于快餐厅模式,前来吃饭的人络绎不绝,分早、中、午三餐,菜品和主食有几十种,顾客根据自己的口味选好菜品和主食后在终端结账。记者提出如何办理老年就餐卡,工作人员拿出一张助老套餐宣传单表示,需要60周岁以上的老人,需要持身份证、社保卡到店里办理,只要是在青岛地区居住的人群即可,根据年龄和选取的菜品不同,每餐优惠3元一6元不等,每餐在5元一11元之间。
助老套餐宣传单(李秋玲摄)
康馨园小区居民对记者称,这50多间门面房的用地原为小区绿化带,社区以“孝感食堂”名义立项,建成后却全部对外出租,每间年租金3万至5万元不等,全年租金收入几百万元。
那么,这50多间门面房到底有没有规划、建设手续?每年上百万元的租金收入又是如何支配的呢?
大北曲前社区纪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些建筑“没有任何审批手续、没有报批””,并坚称“没有安全隐患”。至于年租金收入及公益支出比例,他拒绝向记者回答,理由是“没必要公开”。
大北曲前社区办公楼(李秋玲摄)
安全红线的集体失守:从程序违法到隐患丛生
青岛市城阳区自然资源局工作人员称,康馨园小区是旧城改造项目,从档案中未查到材料中门面房的规划。
城阳区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局质监一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无法查到康馨园小区门面房是否是违建,局里不留存备案材料,具体查询还需要去行政审批局或者档案馆去查。
城阳区行政审批局监管三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查不到大北曲前社区门面房的相关资料。验收备案科郭科长称,未查到康馨园小区门面房的竣工备案材料。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规,新建或改建商业用房必须依次办理土地权属确认、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环保审批、消防验收及竣工备案等手续,未经验收不得投入使用。
层层推诿背后的责任空转
违法建筑的管理权在行政执法局,那么执法部门又是如何处理这一问题的呢?
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称中队管理权已下放街道,中队归街道管理,局里需要中队人员参会都得经街道同意后才能参会。
记者联系了城阳街道执法中队的负责人苟队长,苟队长称,这个事需要落实,具体情况需要了解清楚后给记者答复。但记者之后多次联系苟队长,苟队长拒绝回答相关问题。就相关问题,记者试图采访城阳街道,城阳街道以“分管领导不在”为由拒绝回应。
同样,记者联系采访城阳区分管城建的区长时,仍被城阳区政府办公室推回街道层面。城阳区区委吕书记曾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措施”。
近年来银川富洋烧烤店燃气爆炸、廊坊燕郊小区底商爆炸、河北隆化县老年公寓火灾等惨痛事故历历在目,重特大安全事故反复警示我们,每一次程序的失守都可能酿成血泪悲剧。应急管理部安全协调司负责人称,一些地方监管存在“宽松软虚”,审批与监管“两张皮”
缺乏治本之策,安全生产存在监管真空。
编辑:邵彦霖
转载来源:纳税人报社旗下账号每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