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清美国“思想殖民”的危害,为全球提供更多公共思想产品

500

1)这两天,2025全球南方媒体智库高端论坛在中国云南省昆明市举行。本届论坛由新华社、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余家媒体、智库、政府机构及国际和地区组织的约500名代表出席。“明叔杂谈”工作室有小伙伴在现场参会、学习,我自己也在北京密切关注着本届论坛的内容。

2)在本届论坛举行期间,新华社研究院发布了两份重磅报告:全文|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全文|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

3)《回应时代呼唤 解答世界之问——中国全球公共思想产品的供给与贡献》,总结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在全球公共思想产品领域所做的贡献——在国际体系维度,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的科学体系,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果,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在国家发展维度,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为世界各国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道路借鉴;在价值观维度,习近平主席提出“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回应事关人类前途命运的终极思考。

4)《思想殖民——美国认知战的手段、根源及国际危害》,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国对全世界进行“思想殖民”的问题,剖析了美国“思想殖民”的手段、根源和危害,为中国乃至全球南方国家重视和反击美国“思想殖民”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和理论支撑。

5)在我个人看来,这两个报告在底层逻辑上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它们都涉及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创造的问题。形象来说就是,如何“让自己的脑子里装着属于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言必称美国、言必称西方”,最后沦为了美西方的传声筒和应声虫。

6)过去几年,我就美国的舆论战、思想战等问题写了多篇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这正应了那句话,“德不孤,必有邻”。对于美国在全世界发动思想战、舆论战,给美国资本主义脸上“贴金”,对中国等全球南方国家极尽污蔑、攻击之能事,越来越多的人都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击。新华社研究院用理论化、体系化、学术化的方式,敲响了全世界警惕美国“思想殖民”的警钟,也吹响了全世界反击美国“思想殖民”的号角。此举有着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应警惕“思想战”,这是美国搞垮苏联的关键一招

美国舆论战的最高境界,是在全世界培养“精美”分子

突破美国话语陷阱,重构“中国叙事”

打破美国对“民主”的叙事垄断,构建中国的“民主自信”

7)无独有偶,中国人民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翟东升这两天也再次推荐了他的一篇文章,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在文中,他对当前中国社会中的一些“自由主义者”提出了批评。他认为,为什么经济学、新闻学、语言学、哲学等学科背景训练出来的“自由主义者”会比其它学科偏多?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学科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上重文字和数学等工具性训练,轻历史和思想史方面的训练。他还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自由主义者”最喜欢人云亦云的两个认识误区:

——“近代欧洲的崛起,靠的是贸易和良治吗?显然不是,他们靠的是赤裸裸血淋淋的殖民暴力,靠的是航海带来的战争机动性优势和军费筹措潜力。”

——“新教国家带头实现的伟大的工业化和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是欧洲企业家精神或者新教伦理的结果吗?也不是,而是‘殖民-市场-战争’形成的暴力和暴利之间的循环导致的,文一教授在其新书中对此已经有很有说服力的阐述。”

8)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到了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走到了今天,中国人迫切需要在社会科学领域摆脱“西方中心主义”叙事的桎梏,突破美西方数百年来对全世界搞“思想殖民”在人们头脑中造成的思维定式、思维惯性和思维惰性,真正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鲜活、丰富和生动的实践,并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可以解释、可以支撑、可以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理论,同时,为广大全球南方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9)新华社研究院在报告中分析说,美国之所以能对全世界搞“思想殖民”,其中一个基础条件就是,美国占据了传播制高点。“今天,美国拥有数量众多的新闻媒体机构、实力强大的大型跨国传媒集团、基于互联网的社交媒体平台以及众多新型互联网科技巨头,牢牢把持着全球新闻信息传播的渠道和平台。”这其实对所有中国人敲响了警惕美国“思想殖民”的一记警钟。今天,在中国社会,还有一些人对美西方媒体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立场缺乏清醒的认知,总以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说的就是真相”,总以为CNN、BBC“报道的才是真理”。这相当于是主动把自己的“脑子”献出来,让带有严重意识形态偏见的美西方媒体去“洗”。这种做法,不仅愚蠢,而且危险。

10)与此同时,新华社研究院在报告中还提到了美国搞“思想殖民”的一个重要手段——主导学术教育“培育精英”。报告说,“为了推动美国思想在全球各地落地生根,美国凭借自身在各个学科发展中的领先地位,通过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研究资助、教师派遣等方式,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知识精英传播和灌输西方知识体系和文化精神,在精英人群中培育起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亲美’群体。”今天,中国仍坚持“开大门、走大路”,我们与包括美西方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开展学术交流仍很有价值,也很有必要,但是,中国的高校、媒体机构和学术机构等,在与美西方进行学术交流时一定要牢记意识形态的红线,时刻不忘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千万不要因为美西方一些基金会和非政府组织等提供的蝇头小利,而不知不觉做了美西方在中国社会的代言人。

相对于历史上西方资本主义传统的殖民手段,美西方对全世界搞“思想殖民”,手段更为隐秘,也更具有欺骗性。但是,要识别美国“思想殖民”活动也并不难,它有一个基本特征,那就是,把美国的一切东西都说成是好的,把美国的一切东西都吹嘘成是“普世”的。

中国网民给那些在思想上被美西方“殖民”的人送了一个外号——“殖人”。什么是“殖人”?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不理解、不认同、不支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却整天幻想把美式资本主义搬到中国来、鼓吹“全盘西化”的人,多半是“殖人”。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不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而整天为美国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艺术形式和错误的价值观摇旗呐喊,多半也是殖人。身为一个当代中国人,不把文艺作品、科研论文和工作成绩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写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上,却整天热衷于讨好美西方、乞求美西方的认可,美西方“表扬”一下,就通体舒泰,美西方没看见,就失落万分,这样的人多半也属于“殖人”。

中华文明走过了5000多年的历史,源远流长。我们要学习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真正做到“采百家之长,为我所用”,但是,我们永远不要忘了我们作为中国人的根,永远不要丢了作为中国人的魂。死搬硬套别人经验的“本本主义”在中国革命年代是没有出路的,在今天更没有出路。只有扎根中国、放眼世界、贯通古今,才能不断开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局面,才能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步一步落到实处。

新华社研究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在打破“西方中心主义”思想桎梏、在揭露美西方“思想殖民”的手段、根源和危害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期待国内有更多专家、学者一起参与进来,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为创造更多全球公共思想产品贡献中国式智慧、中国式力量。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