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昭和年代末期,在游戏里做“东京股神”

500

股市动荡的时候,我正在游戏里“操盘”。

是的,除了模拟经营饭店、农场,现在你还可以模拟经营公司、操纵股市。

前段日子,我玩了一款称为“股票模拟器”的独立游戏《东京股神STONKS-9800》。虽然仍处于EA阶段,但游戏目前在STEAM收获超过1000条评论,其中96%好评,好评如潮。令人意外的是,《东京股神》并非由日本开发者制作,而是出自一位乌克兰开发者之手。

500

游戏将背景设置在八十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前夕的日本,玩家则扮演一位股票交易员。相比较于其他慢节奏的模拟经营,《东京股神》主打的是“短平快”和“爽感”。正像是那个纸醉金迷的年代一样,你可能一夜暴富,也可能会满盘皆输。

游戏的主要玩法非常简单,只需要盯着走势图,在交易所里进行股票的买入卖出,尽可能地获取利润,有点古早游戏《北京浮生记》那味儿。

哪怕是一点金融股票知识都没有的纯小白,也可以很快上手。甚至,它可以作为一个简易的“炒股入门教学”。如果不按暂停键进行操作交易,只是盯着走势图的红绿变化,大概几秒钟就来到了下一天。加仓减仓几番操作之后回过神来,游戏内资产翻了一倍的同时,现实生活里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

500

不止于此,游戏还涉及到大宗商品涨跌、开设公司、购置房产、投资借贷。

正如现实中的股市一样,这是一个纯讲金钱,不谈感情的世界。周末非交易日时玩家可以放松一些,开车去公园、高尔夫球场、马场、打扑克甚至是去打弹珠,以此作为紧张的交易员生活之外的调剂。从这些行动中,可能结识到来自不同公司的新朋友,也有机会获得或者失去金钱,甚至比在股票交易市场里赚的还多。

500

剧情内随机弹出的事件,更是让心情随着股市折线时上时下。只要“某某公司传出了一些小道消息”的弹窗出现,下一秒,我那自以为高明、精心计算的“抄底”就化为了泡沫。游戏也没有忘了对于玩家心情和压力值的设定,压力值增满被强行送进医院时,无法前往交易所进行买卖。这段时间,游戏内“我”的压力值是降下来了,游戏外的我看着大跌的股市、越来越少的本金和无法操作的无力,压力瞬间上升。

500

500

退出游戏时,我感慨了一句:“还好不是真钱。”

值得注意的是,游戏内的股价走势和一些相关事件,是与真实历史上相对应的。从画风、用词、设定上,可以看出开发者对那个年代和相关事件有着深入了解。如果是日本开发者,这并不算稀奇;但作者TERNOX作为乌克兰人,能制作出昭和背景的游戏就有些意料之外了。

在X上, TERNOX回复道:“有人反复问我,为什么一个乌克兰人要做一款充满PC98美学、以80年代日本为背景的游戏,这完全是因为兴趣。”作者的YouTube频道(@Тернокс)里,可以看到他盘点了大量1975到1983年间的日式视觉小说游戏,并且解释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该类游戏借助英文翻译进入西方世界,这是他开始创作相关游戏的契机。

500

500

TERNOX甚至自己承担费用,办了一个“乌克兰视觉小说Game Jam”。他表示: “我喜欢视觉小说,我想吸引更多的乌克兰人关注这一类型游戏。” 另一个理由是,“(从成本上)这是一个理想的游戏开发类型,可以吸引那些以前从未想过从事游戏开发的人。”

500

乌克兰视觉小说Game Jam

回过头浏览作者个人主页,已经公开游戏页面都有着偏向“日式二次元”的风格,一部分游戏也是以视觉小说形式呈现。主页还有一句话引起注意,TERNOX 写道:“我热衷于复古美学。” 的确,不管是游戏的UI,整体美术风格,还是内置的那些小游戏,《东京股神》都有着满满的“古早味”。

500

无论TERNOX出于对于日本文化的兴趣,还是对于复古“日式视觉小说”的怀念,《东京股神》给人的印象是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前最后的欣欣向荣。这种朦胧的幻想感,就像我们的“千禧年”“中式梦核”,日本的“昭和复古”“City Pop”,美国“黄金时代”“婴儿潮一代”……可能跨越国界不论是谁,都会无比向往或者怀念前景充满希望的年代。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