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内娱,她来踹门了
作者 | 毒Sir
本文由公众号「Sir电影」(ID:dushetv)原创。
“哈哈哈,大家好,我是国际巨星辛芷蕾。”
7年之后,一语成真。
今天凌晨,辛芷蕾凭借电影《日掛中天》,摘下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最佳女演员奖。
成为继巩俐(1992年《秋菊打官司》)、叶德娴(2011年《桃姐》)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语女演员。
△ 图源:新华社
第一反应,自然是恭喜。
(不枉Sir一身老骨头蹲直播蹲到凌晨3点钟。)
7年前,辛芷蕾发博的同一天,Sir发过一篇文章,写过她的野心,写过对她的期待。
7年后,所有人都看到了辛芷蕾,也看到了她得以实现的野心。
就连面相上,一张写满欲望的肉脸也是许多人对她的第一印象。
但再多深入一点来说,一个人越大声向外界宣扬什么,和自己本身是什么,往往是两回事。
与其说辛芷蕾本来就野心勃勃。
不如说是她一次次强迫自己拥有野心。
就像独自走夜路的孩子,要大声唱歌为自己壮胆。
那,是她自己给自己的依靠。
01
久违
当颁奖人念出辛芷蕾和《日掛中天》的名字时,和她坐在一起的张颂文拼了命地鼓掌。
站在台上帮忙撕奖的赵涛,也露出一副与有荣焉的笑容。
辛芷蕾上台的第一句话是:“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国演员辛芷蕾。”
发表获奖感言时,有几秒钟,她连嘴唇都在颤抖——
“我感觉自己就像做梦一样。
说到做梦呢,十几年前我刚入行的时候,吹过一个牛,也算是一个梦想,我说有一天,我一定要站在世界级的舞台上,我想成为一个国际巨星,那时候我遭受到了很多很多嘲笑,但是你看,今天我终于站在这里了,站在这个世界级的舞台上,和那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顶级女演员们同台竞技,我为自己感到骄傲。”
内娱活人稀缺的年代。
遍布名利场最多的,是假清高和伪谦虚。
但辛芷蕾不同。
她一直都是明牌——
“现在的心情就是实至名归,能拿奖代表我很厉害,代表我们的电影很厉害”。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欸但不能说的这么那个……就是很兴奋(笑)。”
不同于国人心中那些水到渠成的大咖,比如张曼玉、巩俐、梁朝伟。
辛芷蕾的获奖,属实“爆冷”。
先说剧本,电影《日掛中天》讲述的,是两男一女因为一桩意外,陷入三角关系的故事。
就设定而言的确老旧,看过片的不少都提到。
据说导演蔡尚君一开始找的是周迅,但周迅不愿意接,这才转向别的女演员。
加上他对内娱不甚了解,辛芷蕾也不是他选的,而是作为编剧的老婆韩念锦推荐给他的。
捡漏角色而获奖,此为“一冷”。
再看。
今年威尼斯大牌不少。
梁朝伟凭《寂静的朋友》收获满堂彩,被Indiewire评价“这是一部完全属于他的电影,梁再一次证明了他为什么是伟大的演员”。
最后仍旧惜败托尼·塞尔维洛。
而辛芷蕾,除了当年《长江图》入围过柏林电影节,她对欧洲观众来说完全没有名气。
再看与她竞争影后的——
凯特·布兰切特、艾米莉·布朗特、石头姐、蕾雅·赛杜、孙艺珍,都是这类国际知名度高,甚至是国宝级别的女演员。
辛芷蕾的电影赛程最后才登场。
这也是辛芷蕾获奖,我们如此激动的原因——
中国的年轻一代和行业新血终于接班,中国电影终于又成为国际的焦点了。
02
破格
辛芷蕾的长相很有特点,锋利的眼眉,钝而肉感的唇,这让她年轻的时候没有被特别青睐。
但好处是,很容易区别于流行的白瘦幼审美。
俗话说的,“电影脸”。
而不是偶像剧脸。
朴实、寡淡的角色辛芷蕾也能演,但远不如她那些鲜明的角色出彩。
《绣春刀2》的丁白缨,素面朝天的女剑客。
辛芷蕾的妆淡,人却不淡。
她一个反手斩断了张震的剑,动作连贯、干净,堪称整部武侠电影最好的动作戏。
这场戏让一个人发现了她,谁呢?
王家卫。
他找来辛芷蕾演《繁花》,在一众沪语的演员间,给她普通话的特权。
相比快人快语的玲子和开朗的汪小姐,李李总是话少的,蛰伏的。
静水流深。
是上海滩唯一一块北地胭脂才有的力量。
作为黄河路的龙头,她是别人口中的“梅花豹”、爷叔嘴里“吃肉的鲶鱼”。
性感的外表不过是迷惑性的工具,越浓,越好粉饰她生人勿近的气场。
王家卫说——
他选辛芷蕾,是因为她砍断别人刀的眼神,那正是李李该有的眼神。
许多人夸辛芷蕾的野心。
说她出身贫寒,小小年纪就要带弟弟,干活,长大后因为没能给父亲买一台电脑,在心里埋下愧疚的种子。
励志大女主,是辛芷蕾获奖后听得最多的赞美。
但野心也是有区别的。
众所周知的章子怡,另一个把野心写在脸上的演员。
她最好的角色,全都透露出向上游的“争气”。
而辛芷蕾更像是她演过的李李。
野心更像是她的一身华袍。
娱乐圈的名利场,如同卧虎藏龙的黄河路,没有野心就等着被人吃掉。
是的,人淡如菊,在娱乐圈根本就是个伪命题。
本身还没背景,你淡,谁来理你,谁要给你机会?
所以你发现,娱乐圈从不缺乏撕番位、争名利的女星。
但很少,有人像辛芷蕾这样,那么爱把野心挂在嘴上。
越是野心家,越不动声色。
辛芷蕾更像是在“秀欲望”。
她向行业尤其是导演喊话,展示自己的可能性:我是个能释放欲望的演员,你们有什么挑战常规的角色,尽管找我。
当别的女演员都在扮淑女、扮谦虚的时候,等于她跳出来说——我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接别人不愿接的角色。
这让她开创了独特的戏路。
今天辛芷蕾获奖后,网上有个说法是“85花洗牌”。
刘诗诗近年来掉队,格局变成了——辛芷蕾、刘亦菲、杨幂、赵丽颖。
Sir今天不讨论这个排列的合理与否。
只说,在网友列出的五个名字中,辛芷蕾是唯一一个不以偶像剧起家的。
她的角色是怎样?
和清纯很少沾边,大多逃不过一个共同的特质——
对欲望的绝对服从,和对规矩的绝对挑衅。
这些角色,往往都有“秩序外”的一瞬间。
在Sir看来,辛芷蕾未必是个欲望过剩的人。
这更像是她打的明牌。
是她闯荡演艺圈的竞争策略。
她可以是狐媚惑主的妖妃,生意场上斡旋的交际花,让男家长想入非非的女老师。
往后,她才迎来《日掛中天》。
片名取自粤剧,原句是“日掛中天格外红,月缺终须有弥缝”,讲述的是一对有情人历经波折,最后破壁重圆的故事。
辛芷蕾饰演的美云,夹在张颂文和冯绍峰两人之间,也就是所谓的三角恋。
根据威尼斯前方观众的战报,剧情无比炸裂。
换句话说,老“背德”了。
导演也说,这部电影的焦点就是道德,也是一个非常中国的故事。
小三、渣女、杀人犯。
预告短短五十秒,只营造了一个男人回家,发现女友和其他人同居的一幕。
面对几乎可以称作“捉奸”的场面,辛芷蕾的表现却无比淡定。
-你怎么来了?
-我们出去说吧
不关心?不在意?
结合整部片的狗血评价,更可能是不以此为耻的游刃有余。
《日掛中天》是一个典型的女主戏为重的故事。
而辛芷蕾拿下的,赢来的,正好就是这样一个以不守规矩,不按套路出牌的女性角色。
不难猜到,她将自己以往所有的“出格”都堆在了这个角色里。
获奖是爆冷,更是天人合一。
她不赢谁赢。
03
不止于“野”
在一部幕后纪录片中,辛芷蕾说了一句话:
我要是浓缩浓缩拍成个电影也挺好看
很励志
说罢,她抿了抿唇,一声不发,任由夜色将自己笼罩。
不知在沉默中,辛芷蕾会回忆起哪一桩往事。
是因贫穷催熟的年少坚韧?
早在初中的时候,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她会在放学后跑去快餐店打工。
还是因拮据酿造的终生遗憾?
没能给瘫痪的父亲买到他心心念念的电脑;没能带肝癌晚期的姥爷,痛痛快快地吃一顿北京烤鸭。
抑或是,为了生计,难掩的欲望,迸发的勇气?
我承认我对金钱有欲望
因为我希望自己永远都不要再因一顿饭
因为一个电脑去后悔去自责
2005年,大三的辛芷蕾在校外做兼职,得到了甄子丹团队的赏识。
对方跟她说:“想当演员吗?”
那会子,辛芷蕾的“野”,已经露出苗头。
走的,尽是“野路子”。
非科班出身,直接退学,南下广州当模特,一脚踏入了演艺圈。
她的内心,雀跃得像春天的燕子:
有工资拿,有钱赚……退学的时候还从学校拿回了一万多块钱学费。
要论她的起点,其实并不算低。
出道没多久,被选上拍广告片。
导演关锦鹏,美术指导张叔平。
男主角,梁朝伟。
那时候,他们都不知道,命运的齿轮已经悄悄转动。
将近二十年后,俩人的作品会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同台竞技。
但回到那会子,梁朝伟和辛芷蕾,是影帝和一心等待爆红的……小糊咖。
很长一段时间,辛芷蕾在内娱,是一枚无人在意的小透明。
没资源、没背景、没靠山,她只能拿着简历,到处跑剧组。
出击、被拒、出击、被拒……甚至进了组,也会被退回来。
回望她的作品,或许,她的每一次露面,都来之不易。
在《拥抱星星的月亮》中,她经历了两次选角,当着众人的面儿跟导演求机会。
在《长江图》中,为了得到角色,明明是“旱鸭子”,却跟导演说自己会游泳。
她说,死了也要演。
于是……
这只“旱鸭子”,在寒冬中纵身跳进长江。
演技不掉线,嘴唇不发紫,身体不发抖。
凭着一股向死而生的勇猛,辛芷蕾终于冒出头了。
从此之后,这张“写满欲望的脸”,频频受到大众的注目。
《绣春刀2》的挥刀、《演员的诞生》的争议、《庆余年》的海棠朵朵、《繁花》的李李……
辛芷蕾的名字,成为了欲望和野心家的代名词。
可事实上,内娱从来不缺野心家。
但为什么,只有辛芷蕾攻垒成功了?
或许,是看演员自身。
演技、脸蛋、气质、潜能……
或许,更看打碎自己重组的勇气。
Sir前面提到的幕后纪录片,其实是《初步举证(中文版)》的幕后纪录。
从未涉足过话剧表演的辛芷蕾,首次挑战话剧,便是大型独角戏。
彼时的辛芷蕾,正在拍摄《繁花》,其实已经不缺代表作了。
但她想挑战自己,对此,王家卫只留给她两个字:“你狠。”
背上百页台词、分饰24个角色、记下所有舞台调度……
整个台上,孤军一人,这就是独角戏的难度。
但最打动Sir的,是跟独角戏无关的一场眼泪。
距离《长江图》的拍摄,已经过去近十年了。
辛芷蕾还在纪录片里反省,当时的自己,“不会哭。”
扣眼珠子、怼冒凉风的唇膏……硬着头皮顶着上,逼得导演无奈地调整镜头。
后来,辛芷蕾已经掌握了,技术上的快速哭法。
按理说,这是一种进步、一种成功。
但辛芷蕾,偏要追求一种“失败”。
没有眼泪我就不给眼泪
她要等待“感受”,等待“情绪”,等待真情实感。
而不是嘴巴一咧、眼泪一流,“呜呜哇哇”便完事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
Sir想起各种所谓“炸裂”的哭戏名场面。
也想起来,另一个“不会哭”的经典场面。
在追名逐利上,这些人,也算是野心家。
但却从来不是,能让观众心悦诚服的野心家。
所以,回到辛芷蕾身上。
若论辛芷蕾,岂是“野心”二字可以简单概括?
她的姿态,是随时出击的豹,是野心勃勃的虎,是精准灵动的蛇。
而此刻,我们更愿将她比作一尾鲶鱼,悍然闯入那沉寂如沙丁鱼罐头般的内娱困局。
去搅动那潭死水,去唤醒沉睡的生机,最终卷起一场飓风——
让演员的价值,从此不再锚定于流量与粉丝的嘶鸣,而是重新归于演技与作品的回响。